内固定与肱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比较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与肱骨头置换(humeral hemiar-throplasty,HHA)治疗高龄患者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手术治疗78例高龄(≥80岁)复杂肱骨近端骨折(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46例采用LPHP内固定(LPHP组),32例采用HHA(HHA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发症、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ASE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术中并发症.HHA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显著优于LPHP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视次数、术后输血、住院天数和围术期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获得随访12~18个月,平均随访(13.87±2.84)个月.不良事件,LPHP组为14/46 (30.43%),HHA组为5/32 (15.6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两组主动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HHA组的前屈上举ROM小于LPHP组,而HHA组的Neer、ASES和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LPHP组,但是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后即刻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的肩肱间间隙(AHI)和肱骨颈干角(HNSA)均无显著改变(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AHI的HNS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LPHP组46例中,9例内固定螺丝钉松动或穿出,5例肱骨头缺血坏死,11例骨折愈合不良,包括骨折未愈合、延迟愈合等.HHA组32例中,3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肱骨大小结节愈合不良.[结论]两种治疗高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均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行HHA更有利于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改善肩关节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模型中铁死亡的发生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基因.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和TBI组,采用普鲁士蓝(Perl′s)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TBI大鼠脑组织发生铁沉积和铁死亡的情况;转录组测序初步鉴定TBI大鼠脑组织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 genes,DEGs),将DEGs与数据集GSE111452比较,选择共有的DEGs,再将共有DEGs与铁死亡数据库比对,最终筛选出与铁死亡密切相关的DEGs;
脓毒症相关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sepsis associated capillary leak syndrome,SACLS)是一种以广泛且可逆的毛细血管渗漏为病理基础,以低血压、血液浓缩和低白蛋白血症为临床特征的脓毒症相关继发疾病.SACLS在一定程度上可加速脓毒症患者病情恶化,因此干预治疗SACLS对脓毒症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SACLS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进行总结,分析各类血管活性因子在血管渗漏中发挥的作用,讨论SACLS患者的液体复苏治疗进展,以期为临床优化SACLS的诊疗手段提供帮助.
[目的]探讨精准定位责任神经根联合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8月在本科手术治疗76例多节段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精准定位责任神经根后,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分为两组:38例行选择性开放椎管减压(开放组),38例行内镜椎管减压(内镜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内镜组手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