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设计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_yv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新理念的感召下,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情境设计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教学应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 在生活、活动和游戏的情境中,容易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创设良好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多种方式,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同数学内容来思考,可以分为故事式情境、活动式情景、生活式情境和问题式情境.
  一、故事式情境
  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 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 而创设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条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的形式. 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情境,画面上有小猫的一家,其中猫爸爸、猫妈妈以及猫姐姐都钓到了数量不等的小鱼,只有猫弟弟空手而归,从猫弟弟懊恼的表情中,“0”也呼之欲出了. 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到,猫弟弟一条也没有钓到,“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
  二、活动式情境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 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 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度也是十分有利的.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让学生一起搭积木,在游戏中感知物体是有不同形状的;再引导学生把其中一些物体进行分类,依次观察每类物体,然后分别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图形,初步认识这些形状;再让学生依次摸一摸,再次感知每类物体的主要特征,并在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类物体的特点,形成不同物体形状的表象. 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历了观察分类——形成表象的过程,加深了对不同形状物体的认识.
  三、生活式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教材创设了三个小朋友到商店购物的活动情境,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实际购物或模拟购物. 如买1元笔记本时,使学生体会到“10角就是1元”,并通过数出10角的活动,抽象出“1元=10角”. 同时,可让学生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认识并熟悉人民币,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积累丰富的购物经验,为使用人民币做准备.
  四、问题式情境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有挑战性”的数学更感兴趣. 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中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受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地思考”. 如,在讲《比例尺》一课时,教师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学校教学楼的平面图,尽管学生认真努力,但画出来的平面图五花八门、不尽如人意. 老师让学生找出画不好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认为,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方向不知道怎么确定,一个是不知道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画多长. 因此造成所画的平面图不是自己头脑中理想的结果. 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你们认为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怎么画就准确了. 学生积极思考,认为应当把实际的长度都缩小相同的倍数画在纸上. 我们看到在这里,教师没有上来就讲比例尺的知识,而是创设让学生画教学平面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从而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的来龙去脉,解决了数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使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了有用的数学.
  合理有效地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 同时,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效能主要是引趣、激动和诱思. 虽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数学学习仅凭兴趣是远远不够的. 为此,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要以真实性为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则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并要以“发展性”作为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 让数学课堂教学在适度改变其枯燥乏味面孔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最终折服并受益于数学的理性思维.
其他文献
《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中的核心课程,能否学好这门课程对以后的学习及今后所从事的会计工作至关重要,《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又以内容多,知识点多,重难点多而闻名,学生在学
针对日光温室滴灌系统堵塞,简要分类分析了不同堵塞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从选地、施肥、选种、田间管理等方面对玉米套种菠菜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对数学与生活所作的精彩描述. 正因为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数学教育的生活化”就成为世界各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共同点.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这就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活
技术与市场的关系现在已经被学术界与企业界所认同,但是对于二者有如何的关系,确实许多专家与商业人士都无法明确地说明。因此出于理论与实践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国外对二者
LASCAM,作为一个概念水文模型,是由西澳大利亚水文局和水资源研究中心在西澳大学联合进行开发的,项目的目标是针对西澳大利亚西南部的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开发出能预测大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