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认识和理解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l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音乐引入学生课堂,是要培养学生美的感受,享受美好生活,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本文分析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积极培养学生欣赏音乐,以及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建议。
  
  1 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
  
  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与相互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促进音乐艺术发展的内因。音乐的表现内容受社会变革的制约而要服务于它,音乐的表现形式受内容的制约而要适应于它;反之,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功能,音乐形式的变革则具有促进音乐的内容继續深化的作用。这就是音乐艺术在表现社会、表现人的思想、表现大自然中,内容与形式对立统一的美的本质。所谓审美,是指人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在心理和生活上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美的感知、体验和创造的一种主体实践活动。音乐的审美是一个复杂的、丰富的、深刻的综合性生理感受和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在欣赏者的主观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客观的音响感知、心灵的情感体验和自由的理性创造3个互为关联的环节来达到审美目的的。
  总而言之,音乐的美存在于音乐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和完全结合之中。离开有血有肉的、具有丰富思想性的音乐内容和有章有法的、符合审美逻辑的音乐形式,这样的音乐决非人类所要追求的美的艺术[1]。
  
  2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
  
  欣赏者欣赏音乐时经过音响感知、情感体验的审美层次,在深刻感受、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美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主观经验,凭借内心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自由的回忆、联想、想象、幻想,使作品的美和自己的审美享受得以升华,这称为“第三创造”。一个有着丰富想象力和强烈创造力的欣赏者,对艺术作品欣赏决不会只停留在感知、体验、理解、把握的程度上,因为人对艺术的创造,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音乐欣赏由浅入深有这么一个过程,即从感性(被音乐感动)到理性认识(探究音乐知识)又回到感性认识(更深层次的欣赏)这样3个阶段。这是欣赏音乐的必经之路。一个学习乐器的人也许不一定就是一个很好的音乐欣赏者,因为他关注的是技巧。表达与理解不是一回事。音乐有自己的语言,就像舞蹈中的一招一式都有自身的表达含义,音乐里的和弦、乐谱、速度、调性也有其含义。在刚一开始,音乐能从感官上打动你,让你激动,让你欣喜。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审美活动。可如果就此而已,还是没办法去真正聆听音乐。
  学会欣赏音乐有益身体健康。医学专家发现,专职从事音乐的人听觉系统和心理控制力往往比一般人发达得多,其神经系统中由神经细胞组成的灰质的面积甚至能达到正常人的2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发表的一份医学报告指出,如果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多听旋律优美的音乐,就可以适当减轻心理压力并稳定情绪。这是由于引起恐慌的皮质素、促肾上腺皮质素等激素的分泌量大大减少原因。有医生做过这样的实验:把患者分成2组,让一组享受音乐,而另一组则像平常一样;然后把有关身体状况的坏消息告诉他们,并马上测试2组人的肾上腺激素的分泌状况;结果显示,那些听音乐的人体内激素分泌量明显低于没听音乐的那一组,因此在得到坏消息时表现得较为平静镇定[2]。
  
  3 从社会生活入手,努力提高 音乐教学效果
  
  3.1 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真实体验关注是靠眼睛去观察、靠脑子去思考,但仅仅这样还不够,音乐教师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可以是节假日,也可以是课堂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去,到大自然去,亲自领略一下大自然的风光,亲自经历一下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亲自感受一下他们的甜酸苦辣。尤其是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步的一面,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情感,尤其是劳动人民那种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精神和那种豁达大度、开朗乐观的性格。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关注命运坎坷、多灾多难的不幸的人们,描写他们的生活,品味他们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当然也要适当引导学生关注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另一些人扭曲变形的人格,以让学生对社会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和体会。
  3.2 培养真情实感,用内心歌唱要想让学生从内心发出声音,首先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实际生活经验的积累。对社会生活一无所知的学生,唱出真情实感是根本不可能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既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关注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又要引导学生面向社会关注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只有引起他们关注,才能引起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情感,表达出异于别人的独特感受,发出内心的声音,用歌声表达情感。
  3.3 欣赏音乐时要保持情绪,逐步提高音乐兴趣
其他文献
在网络环境下,依据博客的多元性,张扬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依据博客的交互性,实现评改互动;发挥博客的共享性,体验写作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博客指的是网络日志,又指写作者或写作地。博客作为网络的时尚工具,走进语文课堂,也走进学生的心里。笔者创建的班级博客赢得全班学生的热情参与,家长们的大力支持,还有同行的极大关注。很多班级也相继开通班级博客,学校在校园网站上建立博客圈。
以纳米MoS2颗粒为分散相,用化学复合镀的方法制备出Ni—P/n—MoS2复合镀层,并研究纳米MoS2颗粒在镀液中的添加量对镀层组织结构、显微硬度、纳米MoS2复合量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其关键在于如何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对教材的重新构建。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认真专研教材。明确
摘要 在J2EE的框架之上介绍B/S模式下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讨论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中资源检索的技术实现和数据库连接池的管理。  关键词 J2EE;资源检索;数据库连接池  中图分类号:TP311.1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33-0080-02  Development of B/S Instruc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借助于HST-100高速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载荷的波动大小对C/C复合材料/铬青铜摩擦副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对磨损表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载荷波动的加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不断增加的教育经费,使高校财务报帐工作日益繁锁和复杂,在现有人员编制不变的情况下,财务人员艰辛工作,仍然不能有效改变教职工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与学生使用学具相结合,就能给数学教学增添无穷魅力,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调动学生思维的  积极性与创造性    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面对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理解抽象数学概念,难免枯燥乏味。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式网络等方式克
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导致大量农地被征收。为保证征收行为的合法化,各个国家对征收的公共利益作出了界定,由于我国法律对公共利益界定不明确,导致许多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侵害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