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825名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rush poppers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web9737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广东省部分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SM) rush poppers使用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4年3—8月通过华南地区某男男同性恋网站招募调查对象,纳入男性、16岁以上、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广东省内在校学生者,共833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有效率为93.4%(825名)。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HIV检测、最近3个月的性行为情况、rush poppers等物质使用情况及进入同性恋圈子的时间(入圈时间)等。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行为调查对象rush poppers使用情况的差异,采用多因素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rush poppers使用的相关因素。

结果

825名MSM的年龄为(24.3 ± 3.3)岁,其中14.8% (122名)的MSM最近3个月使用过rush poppers。做过HIV检测的MSM rush poppers使用率为16.7%(92/551),高于未检测者[10.9%(30/274)] (χ2=4.80 ,P=0.028);最近3个月有肛交的MSM rush poppers使用率为16.8%(93/553),高于未肛交者[10.7%(29/272)](χ2=5.48,P=0.019);最近3个月有多性伴(性伴数≥2)的MSM rush poppers使用率为19.3%(45/233),高于无多性伴者[13.1%(77/589)](χ2=5.14,P=0.023);最近3个月有临时性伴的MSM rush poppers使用率为18.0%(68/378),高于无临时性伴者[12.1%(54/447)](χ2=5.68,P=0.017);曾感染过性病的MSM rush poppers使用率为23.4%(18/77),高于未曾感染性病者[14.0%(104/743)](χ2=4.85,P=0.028);入圈时间≥5年的MSM rush poppers使用率为18.0%(71/395),高于入圈时间≤1年和2~4年者[10.7%(19/178)和12.5%(26/208)](χ2=6.41,P=0.041)。做过HIV检测、最近3个月有临时性伴或入圈时间≥5年的MSM使用rush poppers的可能性较高,其OR (95%CI)值分别为1.70 (1.07~2.70)、1.67 (1.12~2.50)及1.87 (1.05~3. 31)。

结论

广东省部分学生MSM rush poppers使用率较高;做过HIV检测、最近3个月有临时性伴及入圈时间≥5年是其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价艾瑞昔布治疗膝O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单臂的研究方法。口服艾瑞昔布100 mg每日2次,疗程8周。比较基线和治疗后8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OA指数(WOMAC)VA 3.0总评分,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计量资料采用协方差分析。结果共入组2 413例患者。治疗后8周WOMAC VA 3.0总评分较基线降低了(15±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9,P<0
目的总结自身免疫病(AID)合并艾迪生病(AD)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5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AID合并AD的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男性7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33岁[四分位区间(IQR)28~44]。AID包括AS(3例,30%)、SLE(2例,20%)、RA(1例,10%)、SSc(1例,10%)、MCTD(1例,10%)、大动脉炎(1例
期刊
目的通过观察骨形成蛋白-7(BMP-7)对炎症因子IL-1β刺激大鼠软骨细胞后对软骨细胞代谢的影响。方法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BMP-7(50、100、200 ng/ml)、氨基葡糖(5%、10%、20%)对炎症情况下(IL-1β刺激24 h)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荧光检测BMP-7(100 ng/ml)、氨基葡糖(10%)以及BMP-7(50 ng/
目的探索RA住院患者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取样,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134例RA住院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8±2.1)分,处于偏低水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疼痛、疲劳及抑郁是患者自我效能感的负相关因素(OR值分别为0.194、0.251、0.267,t值分别为-2
目的本研究使用激光扫描检眼镜(SLO)评价双侧中央暗点患者使用棱镜后的眼球运动反应。方法本预试验共招募6例有双侧中央暗点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以及6例正常视力的志愿者。首先用Nidek MP-1微视野仪确认患者的中央暗点和优选视网膜注视点(PRL),然后用Rodenstock SLO,在将视标投射在优选视网膜注视点时拍下实时视网膜像,接着在受检者眼前加入6~8 PD的棱镜,要求受检者保
目的应用自适应光学矫正高阶像差结合视知觉学习方法治疗难治性弱视,评价矫正高阶像差与不矫正高阶像差对视知觉学习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9月到2014年6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视觉训练工作室训练的难治性弱视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实验组在应用自适应光学系统矫正低阶像差和高阶像差的基础上进行视知觉学习,对照组应用自适应光学系统只矫正低阶像差后进行视知觉学习。2组对象
目的观察和探讨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小角度外斜视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对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的小角度外斜视患者(远距客观外斜视≤25 PD且近距客观外斜视≤35 PD),随机选取有意愿在医院内行每周2~ 3次视功能训练的4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随机选取40例患者仅予配镜治疗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年龄7~ 14岁,排除眼部其他疾病,视力正常。由同一位医生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