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班风与教师的日常管理妥当与否有着重要的关系,但是,要想真正实现班级管理的科学化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特殊的叛逆时期,他们个性鲜明,渴望认可。为此,文章以“初中班主任管理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如何切实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1引言
班级管理的好坏对于学校在社会的口碑和声誉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学生性格的养成和塑造也是尤为关键的。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青春叛逆期,面对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个体,班主任的工作并不好做。如果不能与学生好好沟通的话,是很难真正将班级工作做好的。由此可见,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行为”的研究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行为的要点分析
要想真正做好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应该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2.1诚恳亲切,以诚感人
师生之间的交往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出于师生之间的特殊身份,要想真正成为朋友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诚实、守信,以此获取更多源于学生的尊重。从表面来看,诚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个标准。
教师在于学生交往的时候,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过高的位置上,端起教师的架子,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进而产生某种程度的抵触情绪;相反教师要放下教师的架子,真诚对待班级的每一个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视他们如朋友,逐渐赢得学生们的信任,让他们乐于和教师相处,从而为后续情感的交流和思想沟通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来看一则实例,班级里有这样的一个学生,不爱说话,很喜欢在一些小书摊上买一些初中生都普遍喜欢的杂志,但是很少与他人交流。通过观察发现,虽然他言语少,但是在写东西的时候,却头脑清楚,有见解,有思想。于是,我们试着去接近他,走近他,在恰当的时机给他一个鼓励,有时候是言语上的,有时候是肢体动作方面的,无意总拍拍他的肩膀。慢慢地,发现学生有了变化,眼神中有了自信,开始与身边的人交流。
2.2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特殊时期,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只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会主动去观察,去模仿。因此,对于初中的班主任来说,一定要了解并掌握初中生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去开展日常的教育活动。具体来说,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为学生树立模仿的典范。因此,班主任一定要积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个人素质,身体力行,用自己的魅力去影响学生。
2.3张弛有度,有松有严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怎样把握好其中的“度”,其实是非常有学问的。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既不能过分地溺爱学生,放纵学生,让学生为所欲为,这样反而会害了他们;也不能约束太紧,让学生提到老师就闻之色变,不敢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好像一个木头人。要做到张弛有度,有松有严,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好像池塘里不能没有水一样。作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教师将自己的一腔爱心,全部都播撒在孩子的身上。很多班主任都会有深切的体会,就是当学生明白教师真心地去呵护他们、关心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懂得了教师的好,无论教师是批评他们还是斥责他们,学生都不会生气,而是乐于接受,这就达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反之,如果教师没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即便他的教学手段再高明,教学目标再明确,只怕也得不到学生的青睐,因为学生没有亲近他的欲望。要做到张弛有度,首先需要亲近学生,让学生知道教师是在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管理班级,并让班干部帮助,行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将会带来班级的崭新局面。
2.4公平公正,不偏不袒
做班主任要公平公正,不偏袒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任何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表现如何,学习成绩优秀与否,都渴望得到认可,尤其是源于教师的认可。尤其是对于那些所谓的“后进生”来说,他们由于学习基础薄弱,自信心不足,在班级中的表现也相对一般,很难获取班主任的注意。为了博得存在感,很多学生选择另辟蹊径,采取所谓的“英雄”行为来博得教师的关注和认可。这些方式可能是可笑的,甚至是幼稚的。但是,如果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多一些耐心,多一份公平的,換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的话,可能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基于这种现象,笔者认为班主任可以加强与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给后进生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在提问的时候,注意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对于班主任来说,可以在班级活动中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感受,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班级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人人都有主人翁的姿态。
3结语
综上所诉,我们不难看出,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仅需要耐心和爱心,同时也需要技巧和方法。为此,笔者建议教师一定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领路人,引导其尽快成长为身心健全的、合格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蓝炳云.农村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浅谈[J].才智,2012,31:59-61.
[2]黄庆坤.浅谈现代教育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定位问题[J].基础教育研究,2012,10:33-34.
[3]陈芳敏.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
[4]吴德琴.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
[5]刘建.班级管理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6]袁川.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1引言
班级管理的好坏对于学校在社会的口碑和声誉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学生性格的养成和塑造也是尤为关键的。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青春叛逆期,面对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个体,班主任的工作并不好做。如果不能与学生好好沟通的话,是很难真正将班级工作做好的。由此可见,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行为”的研究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行为的要点分析
要想真正做好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应该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2.1诚恳亲切,以诚感人
师生之间的交往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出于师生之间的特殊身份,要想真正成为朋友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诚实、守信,以此获取更多源于学生的尊重。从表面来看,诚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个标准。
教师在于学生交往的时候,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过高的位置上,端起教师的架子,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进而产生某种程度的抵触情绪;相反教师要放下教师的架子,真诚对待班级的每一个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视他们如朋友,逐渐赢得学生们的信任,让他们乐于和教师相处,从而为后续情感的交流和思想沟通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来看一则实例,班级里有这样的一个学生,不爱说话,很喜欢在一些小书摊上买一些初中生都普遍喜欢的杂志,但是很少与他人交流。通过观察发现,虽然他言语少,但是在写东西的时候,却头脑清楚,有见解,有思想。于是,我们试着去接近他,走近他,在恰当的时机给他一个鼓励,有时候是言语上的,有时候是肢体动作方面的,无意总拍拍他的肩膀。慢慢地,发现学生有了变化,眼神中有了自信,开始与身边的人交流。
2.2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特殊时期,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只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会主动去观察,去模仿。因此,对于初中的班主任来说,一定要了解并掌握初中生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去开展日常的教育活动。具体来说,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为学生树立模仿的典范。因此,班主任一定要积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个人素质,身体力行,用自己的魅力去影响学生。
2.3张弛有度,有松有严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怎样把握好其中的“度”,其实是非常有学问的。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既不能过分地溺爱学生,放纵学生,让学生为所欲为,这样反而会害了他们;也不能约束太紧,让学生提到老师就闻之色变,不敢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好像一个木头人。要做到张弛有度,有松有严,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好像池塘里不能没有水一样。作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教师将自己的一腔爱心,全部都播撒在孩子的身上。很多班主任都会有深切的体会,就是当学生明白教师真心地去呵护他们、关心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懂得了教师的好,无论教师是批评他们还是斥责他们,学生都不会生气,而是乐于接受,这就达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反之,如果教师没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即便他的教学手段再高明,教学目标再明确,只怕也得不到学生的青睐,因为学生没有亲近他的欲望。要做到张弛有度,首先需要亲近学生,让学生知道教师是在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管理班级,并让班干部帮助,行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将会带来班级的崭新局面。
2.4公平公正,不偏不袒
做班主任要公平公正,不偏袒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任何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表现如何,学习成绩优秀与否,都渴望得到认可,尤其是源于教师的认可。尤其是对于那些所谓的“后进生”来说,他们由于学习基础薄弱,自信心不足,在班级中的表现也相对一般,很难获取班主任的注意。为了博得存在感,很多学生选择另辟蹊径,采取所谓的“英雄”行为来博得教师的关注和认可。这些方式可能是可笑的,甚至是幼稚的。但是,如果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多一些耐心,多一份公平的,換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的话,可能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基于这种现象,笔者认为班主任可以加强与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给后进生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在提问的时候,注意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对于班主任来说,可以在班级活动中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感受,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班级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人人都有主人翁的姿态。
3结语
综上所诉,我们不难看出,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仅需要耐心和爱心,同时也需要技巧和方法。为此,笔者建议教师一定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领路人,引导其尽快成长为身心健全的、合格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蓝炳云.农村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浅谈[J].才智,2012,31:59-61.
[2]黄庆坤.浅谈现代教育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定位问题[J].基础教育研究,2012,10:33-34.
[3]陈芳敏.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
[4]吴德琴.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
[5]刘建.班级管理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6]袁川.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