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乐”课堂让小学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13859315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最基础的语言学科,能为学生今后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文章以小学语文“融·乐”课堂为重点,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融·乐”元素的“研学后教”课堂更高效,将游戏、信息技术、合作探究更充分地融入课堂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融·乐”课堂;语文素养
  我国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当然也应该随之改进。如今,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的课堂上应该更多地思考:教师怎样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有所创新?如何在“融·乐”课堂中渗透有“语文味”的教学?努力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学习兴趣,进而爱上语文,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真正提升。
  一、“融·乐”课堂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根本,“融·乐”课堂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理念。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思维的发育水平不尽相同,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学好语文必然要抓好基础,教材内容则是基础。笔者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基础在于兴趣。怎么培养兴趣?方法有很多,可以从学生喜欢的方向入手改进教学方式,创建“融·乐”课堂。比如,学生喜欢动、喜欢闹、喜欢小动物、喜欢看动画等等,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寻找学生更喜欢、更感兴趣的点,将其融进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感兴趣的书和动画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比如,在部编版小学《青蛙写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幻灯片,让青蛙、蝌蚪、水泡、荷叶上的露珠等等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下雨时池塘里的景象,更有学习的兴趣。总之,教师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多融入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在教学的选材上努力做到更加有趣、更贴近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觉得有新意而感兴趣。长期坚持下来,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就会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这样对语文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融·乐”课堂,提升语文素养
  教师也要转变观念、转变模式、转变位置,努力去调动学生,尤其是部分不主动参与教学的学生,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让学生主动学习,融入语文教学中来。教师努力改善语文课堂中沉闷枯燥的教学氛围,努力使语文课堂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入快乐和趣味的教学课堂。学生有兴趣和热情高涨,主体性地位确立了,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才能真正高效地学习。在课堂上,要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比如,在《比尾巴》这一课的教学中,讲到公鸡的尾巴,教师可让学生上讲台讲讲公鸡的尾巴是怎么样的,教师和其余学生一起听讲、一起提出问题、一起讨论问题,这样的“融·乐”课堂的学习效果,往往出人意料地好。增强学习乐趣的学生,其语文素养一定会有所提高。
  三、“融·乐”课堂充满“语文味”的方法
  (一)把游戏融入语文教学中
  小学生天真活泼,喜欢玩游戏,教师可以用组织游戏的方法,把快乐融进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比如,在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中,可以把以前学习过认识的字,如“大”“小”“十”“干”以及一些偏旁、部首等等,做成一张张卡片,学生一人拿一张卡片,通过各种组合就会出現一个新的字。比如“干”和“一”可以组成“王”字,“大”和“十”可以组成“本”字,“小”和部首撇组成“少”字等等。学生自由组合,组对了的学生就站在一起。教学中融入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汉字的结构和组成方式,让学生提高识字的兴趣和效率。
  (二)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整合
  研学后教3.0的课堂要强化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与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下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和比对,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而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和交流。
  (三)合作探究,融入学习乐趣,提升语文素养
  在“融·乐”课堂的教学中,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中融入互助、竞争的乐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合理地安排每个小组人员,让不同语文基础的学生相互合作。学生之间更有共同的语言,能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在《文具的家》的教学中,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教师提出问题:“贝贝的妈妈是通过怎么样的方法让贝贝理解到文具的重要性的呢?”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讨论,融入教学中去,最后找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更顺畅有趣,更容易理解,更能起到带动基础稍差的同学的作用。在分组学习的方法中,还可以把小组比赛的形式融入课堂教学中去,比比看哪个组的学生讲得更好。比如,可以按汉字的演化构成,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或者每个组按“象形”“会意”“形声”三个部分来分工合作,在家里各自学习、准备资料,在课上整理汇总,再给大家讲一讲汉字的故事,讲一讲汉字的演化过程、汉字的结构等等。在这个融入了互助和竞争乐趣的学习过程中,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也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由来,更深刻地理解语言文字,对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对于今后的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让课堂的教与学在轻松、快乐、合作、探究、体验、启发、分享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融入了乐趣、感兴趣的课堂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融·乐”课堂把趣味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才能真正培养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敏.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J].小学生(中旬刊),2020(05).
  [2]梁少英.语言的温度——让小学语文“研学后教”课堂充满“语文味”[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4(11).
  [3]张海燕.不能缺失的家常味道——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J].陕西教育,2011(11).
其他文献
在现今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及枯燥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引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而将英语绘本引进英语教学的课堂能为教师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将英语绘本与小学
前置学习是数学学科学习十分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数学课前学习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布置前置性作业,能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学习效果及质
大家好,我叫小明,我是一名在读四年级的小学生,我有着一头乌黑亮泽的头发,我妈妈总说,这是她送给我最好的礼物,因为我的黑头发是妈妈遗传给我的.rn我的双眼就像两颗黑宝石一
期刊
离家住校一周,终于在周末得以归家。打开家门,便见坐于沙发上的妈妈转过头来,先是错愕,但很快转为惊喜。喜悦一点点涌上妈妈的眉头,洋溢到空气中,向我慢慢飘逸过来。  母亲立即扔下手中的东西,快步向我奔跑来。急忙拿过我肩上的书包,细细打量着我。待我扑进妈妈的怀抱中时,妈妈轻摇头叹气:“你看看你,又瘦了,都瘦得皮包骨头了!”说罢,便皱起了眉头,使得眼角的皱纹又加深了。  妈妈怜惜地亲了亲我的额头,问:“想
期刊
要是别人问我的乐园在哪里?我一定大声地告诉他,我的乐园就是我外婆家的菜地.我非常喜欢我外婆家的菜地,喜欢属于我自己的一片天地!它不仅陪伴着我成长,而且带给我无穷无尽的
期刊
摘 要: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线上教育也不例外。线上教育有可操控性强、学习途径多、学生的参与面广的优势,使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发挥,迎合了当下的社会形式。然而,在线上教育过程中,能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多,师生不能面对面沟通,不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且容易让学生依赖与沉迷电子产品。教师要全面地掌握线上教育的利与弊,扬长避短,让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关键词:小学;线上教育;利与弊  “新型冠状病毒性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等内容的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径,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基础性阶段,在这一时期,
摘 要:阅读是小学生积累相关语文素养、吸取知识、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拓展阅读则是对课堂上的阅读的补充与延伸,这不仅能够使学生的阅读数量以及阅读范围得到有效扩大,而且能使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基于此,笔者主要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素养;阅读教学  统编教材的主编温儒敏先生说:如果教师只是教课文、读课文,不拓展阅读
摘 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在教学中教师重视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将其与实际课程相互结合在一起,将会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产生理想的效果。幼儿园教师应该通过活动渗透的方式传承和推广传统节日文化,以实现全面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幼儿园活动;有效渗透  一、有效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促进幼儿情感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