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球减税的浪潮下,国内经济的稳定良好发展需要国家出台一系列全面、明确、综合的减税降费方案,制定的减税方案必须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减税降费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减税降费;结构性减税;技术创新
一、要制定符合国情的税改
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纳税指数2017》表明,我国企业的总税率在2017年为67.3%,位于全球第12位,但是我国的税收跟其他国家有很大的差异,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减税方式。我国需要根据自身的税制结构,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减税方案。
我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降成本作为改革的重点,企业降低成本主要是靠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但是税负的降低对降低企业的成本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主要把减税重点放在降低增值税上面,这是根据我国的税制结构的特点,增值税在税收收入中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
二、推进整体性制度建设,实施实质性与普惠性减负
减税降费虽然实施了多年,但离“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减税降费的措施如果想要达到理想的状态,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配套经费支持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减税降费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克服减税降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短期性、局部性与碎片化,跳出“构建地方税体系”的思维惯性,构建综合的地方收入体系。避免中央减税、地方加税的现象产生。
新一轮的减税降费应该树立清晰的整体目标,通过推进整体性的制度建设,对企业的纳税人实施更具实质性与普惠性的减负政策。将税源监控从企业扩展到自然人范围,为税制的升级提供了保障。以往的减税降费主要以税收优惠来实现,税收优惠的操纵简单,见效速度快,实施成本比较低,然而存在着这些优点的同时也有税收优惠不透明、不规范、公平性缺失等缺点。新一轮的减税降费强调普惠性减负,能够避免局部性以及差异化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以期达到普惠性的目标,有利于营造透明、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
新一轮统一的普惠性减税能够使企业专注于本公司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而不是紧盯着政府之前的局部性、差異化的税收优惠与政府补贴。
三、加强一带一路建设
我国为促进国民经济转型,一带一路倡议,其目的是为了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实现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赢。五年多来,中国同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陆续开展了各领域的广泛合作,有效地解决了我国产能过剩的问题,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保障,我国经济得以快速平稳的发展。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一带一路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能促进我国经济新的增长,而且能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全球化地位。
四、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予财税激励
科技进步是新时代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表现,要实现科技进步必须首先从企业的技术创新入手。目前,有些企业已经自主研发了专利,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但从知识产权局了解到,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这也意味着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很多的技术需要靠国外引进。
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最主要的任务是制定能够激发企业活力和技术创新动力的财税激励政策,从资源消耗驱动模式转变为技术创新驱动模式,从我国制造转变为我国创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我国得以实现科技强国的最终目标。
财税政策对企业的创新激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给予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二是政府采购;三是财政关于科技的拨款以及风险投资。建议对涉及民生的企业给予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譬如食品企业、医药企业以及环保企业等,延长这些企业的税收优惠年限,对自主创新的个人和企业给予的一定的物质奖励,为企业的创新创业注入新的活力。
五、保障企业对外投资利益,引导企业对外投资
我国要加强企业对外投资行为的监管,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国家支持的行业和地区进行投资,明确和细化对外投资禁止类和对外投资限制类。
我国有关部门要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的监督管理,审查投资的真实、合法、合规性,杜绝盲目并购的行为和严厉打击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非法行为。国家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障企业对外投资的合法利益,加强对外投资企业在法律、信息等方面的援助,还要建立企业在境外的投资风险预警平台,防范投资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白彦锋.财税改革40年:回顾、经验与展望[J]. 河北大学学报,2018(3).
[2]朱青.西方发达国家税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财贸经济,2016(3).
[3]楼继伟讲话勾勒税改路线图:间接税为主不变.http://finance.ifeng.com/a/20130906/ 106183300.shtml.
[4]孟维冉.从税收负担看经济发展,东方企业文化,2013(3).
[5]庞凤喜.论新一轮减税降费的直接目标及实现路径[J]. 税务研究,2019(2).
关键词:减税降费;结构性减税;技术创新
一、要制定符合国情的税改
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纳税指数2017》表明,我国企业的总税率在2017年为67.3%,位于全球第12位,但是我国的税收跟其他国家有很大的差异,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减税方式。我国需要根据自身的税制结构,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减税方案。
我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降成本作为改革的重点,企业降低成本主要是靠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但是税负的降低对降低企业的成本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主要把减税重点放在降低增值税上面,这是根据我国的税制结构的特点,增值税在税收收入中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
二、推进整体性制度建设,实施实质性与普惠性减负
减税降费虽然实施了多年,但离“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减税降费的措施如果想要达到理想的状态,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配套经费支持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减税降费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克服减税降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短期性、局部性与碎片化,跳出“构建地方税体系”的思维惯性,构建综合的地方收入体系。避免中央减税、地方加税的现象产生。
新一轮的减税降费应该树立清晰的整体目标,通过推进整体性的制度建设,对企业的纳税人实施更具实质性与普惠性的减负政策。将税源监控从企业扩展到自然人范围,为税制的升级提供了保障。以往的减税降费主要以税收优惠来实现,税收优惠的操纵简单,见效速度快,实施成本比较低,然而存在着这些优点的同时也有税收优惠不透明、不规范、公平性缺失等缺点。新一轮的减税降费强调普惠性减负,能够避免局部性以及差异化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以期达到普惠性的目标,有利于营造透明、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
新一轮统一的普惠性减税能够使企业专注于本公司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而不是紧盯着政府之前的局部性、差異化的税收优惠与政府补贴。
三、加强一带一路建设
我国为促进国民经济转型,一带一路倡议,其目的是为了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实现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赢。五年多来,中国同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陆续开展了各领域的广泛合作,有效地解决了我国产能过剩的问题,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保障,我国经济得以快速平稳的发展。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一带一路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能促进我国经济新的增长,而且能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全球化地位。
四、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予财税激励
科技进步是新时代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表现,要实现科技进步必须首先从企业的技术创新入手。目前,有些企业已经自主研发了专利,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但从知识产权局了解到,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这也意味着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很多的技术需要靠国外引进。
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最主要的任务是制定能够激发企业活力和技术创新动力的财税激励政策,从资源消耗驱动模式转变为技术创新驱动模式,从我国制造转变为我国创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我国得以实现科技强国的最终目标。
财税政策对企业的创新激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给予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二是政府采购;三是财政关于科技的拨款以及风险投资。建议对涉及民生的企业给予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譬如食品企业、医药企业以及环保企业等,延长这些企业的税收优惠年限,对自主创新的个人和企业给予的一定的物质奖励,为企业的创新创业注入新的活力。
五、保障企业对外投资利益,引导企业对外投资
我国要加强企业对外投资行为的监管,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国家支持的行业和地区进行投资,明确和细化对外投资禁止类和对外投资限制类。
我国有关部门要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的监督管理,审查投资的真实、合法、合规性,杜绝盲目并购的行为和严厉打击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非法行为。国家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障企业对外投资的合法利益,加强对外投资企业在法律、信息等方面的援助,还要建立企业在境外的投资风险预警平台,防范投资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白彦锋.财税改革40年:回顾、经验与展望[J]. 河北大学学报,2018(3).
[2]朱青.西方发达国家税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财贸经济,2016(3).
[3]楼继伟讲话勾勒税改路线图:间接税为主不变.http://finance.ifeng.com/a/20130906/ 106183300.shtml.
[4]孟维冉.从税收负担看经济发展,东方企业文化,2013(3).
[5]庞凤喜.论新一轮减税降费的直接目标及实现路径[J]. 税务研究,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