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远清《从陆台港到世界华文文学》在台北出版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美的华文文学,不仅出现在海峡两岸,也出现在香港,同时在海外也可寻觅到。从历史角度看,大陆文化积淀深厚,作家们可以把汉语文学写得那么迷人,台港作家又何尝比他们逊色?大陆学者古远清在《从陆台港到世界华文文学》(台北,秀威信息科技公司2012年7月)一书中突破地域 The most beautiful Chinese literature not only appear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but also in Hong Kong as well as overseas. From a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the mainland’s cultural heritage is so deep that writers can write Chinese literature so fascinating that the writers of Taiwan and Hong Kong are inferior to them. The mainland scholar Gu Yuanyuan said in his article “From Luthai to World Chinese Literature” (Taipei, Xiu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n July 2012) a breakthrough area
其他文献
纵观今日华文文学,我们学科还在路上,还不能讲已经成熟,还要继续推进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方面主要应抓学理建构上的四个环节:思维路向上的跨界、文化碰撞上的对话、治学方法
巴蜀文化自古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在经济文化尤其发达的唐宋时期还吸引了一批非蜀籍的文人墨客流寓于此,出现了自古词人多入蜀的高峰盛况。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巴
海外华文文学目前出现了双重困境。在创作的困境上,表现为作家队伍的杂芜、作品的“非文学化”、作品世界的自我吟哦;在批评的困境上,表现为批评家人格良知的沦落、批评个性
陈芳明的《台湾新文学史》是台湾学人写的第一本台湾新文学史著作,也是陈氏著作中最重要的一本。其实,它并不是“十年磨一剑”的精品,而是匆忙的产物。这种仓促成书的做法,就
为庆祝创会25周年银禧会庆,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与西门菲沙大学林思齐国际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第九届华人文学国际研讨会",时间定于9月22日(星期六)上午9时至下午5时,地点是西大温哥
女性世界一直是新加坡知名女作家孙爱玲的小说创作中的重点。在她所书写的女性世界中,一部分女主人翁的人生和命运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以及花的意象有密切的关系,形成了她独特
苏绍连是台湾著名诗人,作品擅于对现实事物加以改造,使之转换成适于传达一定情感强度的意象;但诗歌意象的冲突和分裂,也正是诗人的内心冲突和分裂的表现。本文以其三首散文诗
孙爱玲女士在其两部短篇言情小说中惟妙惟肖地塑造了同一位女主角——关凤慈。笔者认为,两部小说以各具特点的叙述手法和互相关联的情节牵涉围绕关凤慈展开了关于“成长”与
纵观加拿大新移民小说的创作历程,柯兆龙的长篇小说具有开创性的文学史意义。论文开启社会和性别双重语境的发现之旅:在缺失状态的道德意识建构和小移民“死亡书写”的关切与
祖籍惠安的南洋番客庄杰森用心经营汉语小诗,以这种方式表示对血缘之"根"的坚守,将华文写作视为种族记忆与身份认同。作为华人后裔,血缘的故乡是中国;作为现实生存,国籍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