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8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中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这就是数学教学的素质观。实施“问题解决”策略,它将是我们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我国的升学考试制度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的走向。问题解决已成为世界各国数学教育的重要议题,随着对它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数学开放题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一种新题型。其特征是题目的条件补充分或者结论的不确定(多样性),也因为这样,开放题的解题策略也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的“问题”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对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大有好处,我们应大力推广。
  一、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编拟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数学题目,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有关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激发他们为四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献身的精神。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既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
  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因而,数学思想方法也应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行教材中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时,我们应充分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思维品质的优良与否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必须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思维的有关类型和功能、结构、内在联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有广阔的思路,又能发现问题的能力;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应以数学自身的魅力、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师要认真挖掘素材,要针对那些牵一发则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支持学生发表见解,启发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培养和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推动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使数学的应用发生了质的飞跃。学生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数学素养。
  三、心理素质的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使所有学生都具备必要的数学素养。在组织教学时,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兼顾学有困难的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关心帮助,既要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脱颖而出。教学对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良好的性格特征和自尊、自强、乐观、进取的精神也有积极的作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对学习兴趣的动机、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我们可通过介绍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介绍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它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动机。通过设计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应当注意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忍不拔、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格。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既要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利用情感的功能为数学学习服务,又要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这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只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善于挖掘,持之以恒,一定能培养出数学素养高、情感健全、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 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通过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  关键词:愉悦和谐 课堂环境 创新能力  一、调控好课堂气氛,激发
摘要:结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进行物理教学,可使学生在认知、感情、意志、行为等方面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 心理素质 培养  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行为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实践证明,结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进行物理教学,可使
摘要:关爱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创造自由、开放、快乐的学习氛围,是小学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极探索,以学生“终身发展”、“终身幸福”为终极目标,通过构建阳光校园、倡导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等举措,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个性成长。  关键词:个性 自主互助学习 阳光校园  面对新的世纪,新的人才需求,我们希望学生不仅拥有知识,而且拥有智慧,拥有阳光健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良好的环保意识,从挖掘教材、实验推进、课外活动等多方面开展环保教育,使学生懂得爱护环境和家园,保护共同的地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及环境正在急剧变化。人们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摘要:兴趣的最好的老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前提是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和学生,文中又从精心设计导语、创造教学情景、锤炼授课艺术三个方面阐述了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重要作用。  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他们对于语文课有没有兴趣。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可见兴趣对学生的巨大作用。何为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国学校德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德育目标大而划一,没有形成明显的目标系列,缺乏针对性;德育内容单薄,观念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德育主体主动性发挥不够,直接影响德育实效性等。本文重点阐述在德育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问题。  关键词:德育教育 德育观念 主体性作用  一、要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所谓自主性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