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首首次出访,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lzm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门回归祖国将近15年了。我感觉澳门变化很大,总体来讲有两点:第一,澳门和祖国同步,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取得骄人成绩;第二,澳门始终坚持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为实践“一国两制”积累了成功经验。
  在我担任驻澳公署特派员的两年多时间里,澳门发生了很多值得回忆的往事,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事件之一是澳门首任特首何厚铧的第一次出访。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000年初特区政府开始酝酿特首的第一次出访。为了保证出访顺利进行,驻澳公署曾配合特区政府做过一些准备工作。首先特区政府对出访地的选择进行了认真考虑,最后确定了三个地方——葡萄牙、法国和欧盟总部。去葡萄牙,是因为中葡双方通过友好协商顺利解决了澳门问题。在回归谈判中,葡方多次向中方表示希望回归后继续保持和发展葡萄牙与澳门的关系;澳门也很重视与葡萄牙的关系,同时想通过葡萄牙进一步发展与欧盟的关系。法国是大国,在欧洲有重要影响,它和澳门也有悠久的关系,在葡萄牙管治期间,法国对澳门投资比较多。比如,澳门的水务系统基本上是法国的投资。澳门要发展需要继续吸引外资。至于访问欧盟总部,则考虑到澳门不仅要发展与葡萄牙的关系,也要拓展与欧盟其他国家的关系。
  出访地确定后即开始联络工作。第一个就是葡萄牙,因为葡萄牙迫切希望澳门回归后成为特首第一个出访国,所以对访问的时间、接待的规格、礼宾安排等很快就确定了,并定下了由葡萄牙外长出面邀请特首访问,葡总统会见特首。访问欧盟总部的各项安排也很顺利。
  法国虽然和澳门有历史渊源,且在澳门投资很多,对澳门也比较重视,但澳门毕竟是个小地方,法国接待过中国国家领导人,但接待一个特区政府行政长官还是第一次,到底该怎么接待需要花一番心思。因此,特区政府与法方商定的时间比较长,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总统见不见特首。特区政府提出希望能见,但法方迟迟没有答复。当时驻澳公署积极配合特区政府,通过各种外交途径,主要是法国驻华使馆和驻港澳总领馆联系,强调澳门回归后,第一任行政长官首次出访就选择了法国,表明特区对发展同法国关系的重视。我们还特别强调,特区行政长官不是一般的省长,希望法方给予相应的礼遇。经过多次接触,法方同意总统会见特首。
  2000年5月17日,何特首率代表团启程,我去送行,我们在机场话别时我曾向特首表示,相信他这次出访三个目的地都会受到热情友好的接待,访问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出访的第一站葡萄牙对何特首的接待规格非常高。5月18日,葡曾参加澳门回归仪式的桑帕约总统几个月以后与何特首再次相见,双方谈得非常好。此外,特首还会见了葡萄牙政府和议会的主要领导等。显然葡萄牙希望通过何特首的访问保持和加强双方关系,希望把澳门当作桥梁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应该说特首对葡萄牙的访问相当成功,签署了双方投资保护协定,以促进葡萄牙和澳门经贸关系的全面发展。
  第二站是法国。到访法国的第二天,法国总统希拉克接见了何特首。当时希拉克讲了两点,令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为‘一国两制’实践以后澳门取得的稳定形势感到高兴”,“澳门和法国存在长期经济合作关系,我希望继续保持和发展与澳门之间的关系”。特别需要提及的是,这次会见原本是礼节性的拜会,预定是20分钟,没想到谈了40分钟,不仅谈的内容很多,而且气氛也十分热烈、友好。
  我觉得法国方面作出这个姿态有两个考虑:一是,想了解澳门回归以后,推行“一国两制”的情况;二是,特区政府和驻澳公署努力推动这次访问,说明中国政府对何特首访问法国非常重视,所以法方也予以重视。
  第三站对欧盟总部的访问也很顺利。代表团回来后,都很兴奋,觉得人家很看重澳门。特首第一次出访取得成功,提高了澳门的知名度,过去人们只知道澳门是个赌场,对其他的都不了解,特首的出访向欧洲乃至国际推介了澳门,也宣传了“一国两制”。
  在特首出访的推动下,很多国家的外长、元首相继访问澳门,这在过去是没有过的。2002年特区政府和经贸部合作,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和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论坛规格高、规模大,有力推动了澳门和葡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2010年温家宝总理参加了第四届论坛。此外,经过多方努力,2005年澳门成功申遗,“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31处世界遗产。成功申遗对澳门来说,是一件历史性事件。现在每年有3000万人次到澳门旅游,是澳门人口的数十倍。
  以上这些也说明,特首首次出访非常成功给澳门此后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5年来,随着澳门与祖国同步发展,澳门已成为中国南海上的一颗耀眼明珠,成为集娱乐、会展和休闲为一身的国际旅游中心。如今的澳门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百业俱兴,一派繁荣景象。我们相信,有祖国的强大后盾,有澳门同胞的勤劳与智慧,有实践“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经验,澳门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11月2日,日本与俄罗斯首次在东京举行外长和防长“2 2”会议,双方就加强两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达成了一致。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和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国防部长绍伊古共同出席了会议。对日本来说,与其建立外交与国防“2 2”会晤机制的国家,除美国和澳大利亚之外,俄罗斯是第三个。而对俄罗斯来说,继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之后,日本是第五个“2 2”对象国。俄日为何快速走近,“2 2”会议因
今天的越南与老挝陆上相邻,与柬埔寨海陆相接,与马来西亚、印尼以及菲律宾之间则是隔海相望。在20世纪70年代末越南公布其领海之前,越南与东南亚邻居之间没有争议海域,直到90年代才开始与东南亚邻国协商开发所谓的“重叠海域”。    老挝:拥有与越南最长的陆路边界    老挝是东南亚惟一的内陆国,也是东南亚国家中与越南陆地边界线最长的国家,双方之间有长达2130公里的边界线,占越南陆地边界线(4639公
澳大利亚政坛近期持续动荡,但在经历了一个躁动不安的不眠之夜之后,已逐渐恢复平静。6月26日晚,陆克文在在工党内部对决中战胜现任总理吉拉德,以57票对45票,重新夺得澳大利亚执政党党首地位。这一结果离2010年6月24日陆克文被他当时的副手吉拉德发动党内投票赶下台间隔3年零2天,夺权方式也与吉拉德如同一辙。这戏剧性的一幕被当地媒体称为陆克文的“完美复仇”。  陆克文的最后一搏  下台3年以来,陆克文
近期,苏贞昌领导下的民进党因未能随着客观形势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多次在重大议题中失焦,连带让苏式领导风格在党内外备受质疑。与此同时,党内围绕明年党主席选举及2016年“大选”提名不断上演合纵连横的戏码,派系割据局面不断强化,呈现出路线之争与权力斗争相伴随的特点,进一步削弱苏贞昌的领导权威。随着民进党内务实派、中生代乃至理性支持者的不满情绪持续发酵,“向开明政党转型”的呼声或将促成民进党路线的改变。 
9月29日,阿富汗举行新总统就职仪式,前财政部长阿什拉夫·加尼正式取代卡尔扎伊成为阿富汗新一届总统。  阿富汗大选可谓一波三折,前前后后折腾了半年多才最终尘埃落定。4月5日,阿富汗举行总统大选,前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得票率领先,加尼则紧随其后。由于无人得票过半数,阿卜杜拉和加尼于6月14日举行了第二轮选举。7月7日,阿富汗“独立选举委员会”公布计票结果,加尼成功反超,得票率超过了阿卜杜拉。阿卜杜拉阵营
2012年对于奥巴马总统来说,能否赢得连选连任是他施政的主要任务。在诸多影响选举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因此,克林顿1992年在竞选时说过的一句话“关键是经济,傻瓜!”对今年的大选仍然适用。而在外交方面,奥巴马则面临着异常复杂的形势,能否应对这些局面,迎接严峻挑战,也直接考验着奥巴马政府,左右着奥巴马的选情。    考验之一:伊朗核问题的不确定音符  对于当今的美国来说,没有一个外交问题比伊
4月16日,总部位于华盛顿的世界银行集团宣布,由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的韩裔美籍医学专家金墉,将于7月1日接替到期卸任的现任世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成为世行第12任行长。  金墉的胜出,有着多重标志意义。首先,这是世行1945年正式成立以来,第一次出现多个候选人竞争行长这一职务。世行董事会新出台的甄选规则,允许世行成员国推荐行长候选人,而不是再由美国垄断人选提名权。此次尼日利亚财政部长恩戈齐·奥孔乔-
甲午战争的惨败引起了国人百多年来无数痛定思痛的检讨与深思,总结出了很多原因,其中尤以关于制度、精神、战略、文化等因素的研讨最广泛、最深刻。在众多失败因素中,我却更想强调一下武器装备落后的因素。我认为这是个极其重要的直接因素。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甲午海战的关键一役,本文仅对黄海海战双方军舰的装备战力因素进行钩沉与对比,以期由小见大。  黄海海战双方军舰战斗性能对比  1894年9月
《中国领事工作》(上下册)  《中国领事工作》编写组  2014年2月版  世界知识出版社  经过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多年的资料积累及近一年的组织编写,在1991年《新中国领事实践》一书的基础上,《中国领事工作》(上下册)已于2014年2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约80万字,分为“领事关系编”、“领事制度编”及“领事业务编”。通过全书尤其是“领事关系编”,可以让读者触摸到中国外交为民的历史脉搏并
2014年5月2日以来,越南对中海油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在西沙群岛海域开展正常的钻探活动不断进行干扰和破坏,强调钻井平台是在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之内。其实,钻井平台是在我国的西沙群岛海域,距离我中建岛仅17海里,而距离越南海岸却有150海里之遥。越南近日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扬其对西沙群岛拥有“主权”有所谓“历史法理依据”,威胁将对中国钻井平台“采取法律行动”。众所周知,西沙群岛历来属中国领土,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