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习作教学有效探析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对学生开展体验性、综合性、创造性的书面语言表达训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多措并举,让学生多写多练,使学生的各种写作技巧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作文 形式多样 激发兴趣 掌握要领 注重实效
  在作文教学中吸收了合作教学的思想,注重在评改、评讲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改变教师在评价作文时的单一模式和心理定势,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另外巧用网络,从而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提高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见解:
  一、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积极主动性;方法要得当,要适宜学生的心理,感召力强。简要以下几种:
  1、借用典故,激发兴趣。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都有修改文章的轶文趣事。如我国古代文学家贾岛“推敲字句、刻苦求奇”典故;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对作文一丝不苟评改的故事;叶圣陶先生对文章语句精雕细琢的范例。通过讲述著名作家锤炼字句,反复修改文章的故事,把修改作文的重要意义融于故事之中,使学生认识修改作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
  2、树立典型,激发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就地取材,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训练。一是结合学校举办的各类征文比赛,从中选择一部分获奖作品的优秀生,让他们介绍自身修改作文的经验和体会。用身边具体实例激励学生提高修改作文的积极性。二是利用本校往届学生作文的原稿和修改稿,让学生传阅,并组织对比讨论再修改。从提高中谈认识、谈收获,增强学生自改作文的信心。
  3、示范修改,引发兴趣。教师从学生习作中选出几篇文章,分段写在黑板上,进行示范对比修改。并用彩笔对用词不确切、词语搭配不当、语序不合理的等问题作文进行逐字、句更正标注;对段落衔接不紧密,立意不新颖,内容不充实的,做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修改,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改给学生看,还说明修改的理由。然后将修改好的作文读给学生听,使学生从中体味修改作文的乐趣,激发学生自觉修改作文的主动性。
  二、掌握要领
  教师在传授学生修改作文知识过程中,可遵循“从易到难、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分段指导。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自改作文的方法和要领,具体做法如下;
  l、讲评修改法。即教师把某次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核理成辫子,进行系统讲评。讲评谴词造句及文采,抓语言关;讲评选材、立意,抓审题内容关;讲评文章构思,抓篇章结构关。通过这种讲评方法,让学生明确修改文章的方向,了解这次修改作文应主要修改什么,怎样去修改,以缓解学生修改作文的难度。
  2、自我修改法。多读是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好方法。多读具有抒发情感、开发思维等多重效果。学生自改作文,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最简捷有效的阅读方法,在反复多读中修改自己作文。方法有四:一是轻声读。改正标点、用词不当、错别字等病症;二是逐段读。修改病句,调整语序;三是默读。看选材是否合题义,中心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具体,层次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完整;四是品读。也就是按照题义和写作的要求,对全文进行整体品评、调整、润色、梳理,以达到文章最理想的修改效果。
  3、相互修改法。让学生结对进行互改。俗话说,旁观者清,修改作文亦然。让学生结对互改作文,可设同桌、前后桌、前后左右交叉互改等多种形式。互改后交原作者自改,提出不同看法和意见,再进行商议修改,来达到满意的效果。这种修改方式即训练了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
  三、注重实效
  传统的作文讲评,老师可能会将精选出的范文挑选出来,由于条件所限,大部分老师往往采用的是当堂朗讀几篇优秀的习作,之后简单说几句了事。其实,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多数一头雾水,根本没明白老师所读的文章所云,这样也不可能真正全面的探讨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其效果可想而知。也有老师将其改进为每期点评几名同学,一学期里尽量让每名同学都能轮到一篇。可这样还是僧多粥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上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如何改变作文评改的传统思维的问题。
  为了让讲评不走过场,真正发挥其作用,教师要另辟蹊径——利用多媒体。每篇作文评改之后,先挑选出几篇得失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其中成功的习作占多数,也有一两篇在写作上出现典型问题的习作。之后,将它们制成文档,成功的习作打上作者的名字。在多媒体上讲评,作品与学生面对面,可感性强,避免了老师“独奏”。具体操作时,老师先声情并茂的朗读成功的作品,将学生带入到作品中去,然后让学生对着讨论、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有问题的作品(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老师要事先声明,这是讨论、交流,不是批评),可让学生先找出其闪光点,再组织学生进行“金点子”活动,共同讨论如何加工润色就能使之变成一篇成功的佳作。这样,作文讲评课上,学生成了真正的参与者,避免了只带耳不动脑的被动局面。其好处还在于:成功的作品被打入电脑,投影到屏幕上,而且还有自己的大名,小作者的成功感就更加强烈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其他学生写好作文的欲望,因而,出现了学生盼着作文课到来的喜人现象,学生的写作兴趣极大的调动起来了,实实在在的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学生的作文水平在逐步的提高,成功的作品也越来越多。
  四、选好题目
  文章的标题如同一个人的眼睛,应该有着传神的魅力,画龙点睛的功效,拟好抢眼的题目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又称凤头。郑板桥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比如有一次我给学生布置里一个半命题作文《——,你是我心目中最重要的》,作文交上来后大多数同学的题目是关于感恩父母的,描写难忘的情谊的的,其中有这么两篇题目在大家千篇一律的写“情”的作文题堆中比较抢眼,一篇是《祖国,你在我心目中是最重要的》、一篇是《对手,你在我心目中是最重要的》。而最让人感叹的是,这俩学生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全级前茅。说这话的意思,不是说好学生就一定作文写得好,而是说最起码在写作上他们已经注意到了,好的作文题本身就是一篇作文最大的亮点。
  总之,只要跳出传统的作文评与写的模式,合理的运用评改、评讲方式,巧妙的利用现代网络等手段,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使作文不再成为师生心中的痛。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小学英语教学任务之一。根据小学生书写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从小学生英语字母、句子的规范书写和单词的正确拼写两个角度探讨小学生英语书写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 书写习惯 培养  特里斯坦.斯贝茨曾经说过:“漂亮、整洁的笔迹,将视为一种高贵。”可见批改过学生英语作业的教师都有同感,当改到字迹工整、书写规范的作业时能让人感觉舒服且不说;若书写不规范、技巧
【摘要】美术教育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课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把所有学生全部培养成为专业画家或者艺术家,而是通过美术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创新意识,以及健全的人格,从而提高综合素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美术教育在我国整个学校教育中仍然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创造性是美术学科最显
【摘 要】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娃娃时期学习国画,能够有效提高孩子对于国画的认知和理解水平,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笔墨技巧,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笔墨语言传情达意,为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论日后是否从事与之相关的行业,孩子每多一项兴趣爱好,也就多了日后抗风挡雨的一些力量。  【关键词】中国
【摘要】《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并强调“重视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内在激励作用。”因此,现在的美术课堂上,少了教师采用简单化的否定性评价,少了教师的严厉批评声,而多了对学生的表扬、赞赏、肯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关键词】美术 教学评价 有效性  美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美术能力与水平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中案例与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入学的护理学专业学生44名作研究对象,均实行临床护理教学授课:采取传统教学法者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小学数学现状的分析,对学习动机理论的阐述和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的分析,得出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进一步阐述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学习动机 激发  是什么因素促使小学生想要学习,并会努力学习?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其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这是许多老师和学生家长经常关心的问题,而且在数学学习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