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对国内外课堂教学行为观察的相关文献与指向核心素养教学的本质、特点、要求的综合考虑,提出了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行为理论框架;选取了基于水溶液主题的4个典型课例,用素
【机 构】
: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10087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国内外课堂教学行为观察的相关文献与指向核心素养教学的本质、特点、要求的综合考虑,提出了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行为理论框架;选取了基于水溶液主题的4个典型课例,用素养为本的教学行为理论框架对其进行编码分析,通过分析讨论每个教学行为的时间、频次以及情境素材的选取情况,将素养为本的课堂划分成了4个水平,对每个水平进行定性描述、抽提关键教学行为,并概括出不同水平之间进阶的核心教学行为.
其他文献
在分析“社会责任”素养内涵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制订了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教学课的“社会责任”素养目标,并设计了以“秸秆综合利用的变迁”以及“历史悠久的薪柴
以化学电源的发展历史为线索,通过单液、双液原电池和离子交换膜电池工作效率的实验探究活动来提升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在观察讨论中体现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
以“探究食品脱氧剂中的化学问题”为项目学习主题,以探究食品脱氧剂的主要成分、脱氧原理、能量转化形式为项目学习活动,呈现了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流
创设真实情境,以氧气为线索进行主题式复习,探究过氧化钙与水的反应,总结气体制取的思维和装置模型并迁移应用,利用金属和酸、碱、盐的知识重新思考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