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02-2004年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事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qingku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2002-2004年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事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2-2004年所有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报告病例进行现场调查,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总结流行病学、临床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其特点.结果 2002-2004年共报告64例死亡病例和18例同发病例,事件分布在12个县的23个自然村.以自然村为单位发病率为1.83%,死亡率为1.51%,病死率为78.1%.91.3%的病区村位于山区和半山区,7-8月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93.94%,15~50岁组的发病者为59.8%,64.63%的病例具有家庭聚集性,89.02%的病例具有村庄聚集性.大多数病例的病程很短,病程在24 h内的患者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晕厥、乏力、胸痛和气促等.结论 病例分布具有高度的时间和空间聚集性;死亡病例主要表现为心源性猝死。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中国出生缺陷高发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水平,分析主要出生缺陷的分布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在出生缺陷高发的山西省选择2个高发县作为调查现场,对调查地区2002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期间孕满20周及以上的所有出生人口开展了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回顾性调查.结果 调查地区2002-2004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44.2/万,发生率位于前五位的出生缺陷包括腹股沟疝(182.2/万)、无脑儿
O139群霍乱弧菌一般在夏秋季节流行与传播,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也把夏秋季作为监控与预防的重点.但是,重庆市九龙坡区疾控中心2003年12月23日接到一起疑似霍乱疫情报告,经对疑似病例采样检验,从粪便中分离出O139群霍乱弧菌,证实在冬季也会出现O139群霍乱弧菌爆发和流行。
期刊
期刊
目的 了解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Echo30病毒的基因特征,分析其遗传变异规律及进化来源。方法对2003年济南章丘市无菌性脑膜炎暴发中分离到的Echo30病毒进行了VPI区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国内外报道的Echo30病毒VPU区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通过构建进化树分析其遗传进化规律。结果济南章丘市Echo30分离株VPI区核苷酸同源性在98.9%~99.5%之间,与同年山东省泰安市Echo30分离株
期刊
期刊
目的 分析2005年国家监测点志贺菌菌型分布和药敏结果.方法 用WHONET 5.4软件对国家监测点的志贺菌药敏试验结果(K-B纸片扩散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福氏志贺菌最为常见,占75.5%;其次为宋内志贺菌,占24.4%.②志贺菌分离株对四环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超过90.0%;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低,为6.1%.③志贺菌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五重及其以上的多重耐药率占54.9%.④
2006年8月4日,北京市某单位食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共有13人中毒.经现场调查、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认定是由奇异变形杆菌污染引起的一起食物中毒。
期刊
青海省处于三江源地区,有鼠疫疫源地面积20余万km2,该地区动物间鼠疫流行较猛烈,并时常波及到人间,笔者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技术(GICA)对一起人间鼠疫疫情成功的进行了早期检测.2006年9月在青海省湟源县发生一起人间鼠疫疫情.该患者于2006年9月8日在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区剥食旱獭的过程中左手中指被划伤而感染,于2006年9月16日返回湟源县,就诊时被疑似鼠疫而隔离;由
期刊
期刊
2006年春季经病原学证实发生在江苏省某中学的一起乙型流感暴发疫情,通过对该起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不同分离毒株在局部的演变分析,阐明该起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病原和流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