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语篇主题提升续写内涵——主题引领的读后续写教学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的读后续写,重视对语篇的类型、整体结构、主题意义、主线逻辑以及推理判断其背后隐含的作者意图等的考查,重视对续写内容思想性的考查(回扣主题,思想升华)。然而,学生的读后续写存在脚踩西瓜皮、狗尾续貂、情节至上等问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紧紧依托主题进行写作。
其他文献
摘 要:应用文写作是英语高考中考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题型之一。基于支架理论,利用中国文化英语读物为学生搭建支架,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框架和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应用文写作  一、研究背景  (一)“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从丛教授曾提出“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概念。他指出“学生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所表现出的中国文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评价具有诊断、反馈等多种功能。将评价运用于“学写故事”的教学中,通过“制定评价标准,明晰文体特点;完善评价标准,理解必要知识;衍生关键知识量规,掌握关键技能”三个策略,厘清故事写作的文体形态,探究教学和评价融合的路径,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监控、反馈等作用,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评估的能力,掌握写故事的技能,提高写作教学的效能。  
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分析浙江省2021年含听力测试的8份中考英语卷对初中毕业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考查情况,可以得出:今后的听力命题在语言能力方面,要注重平衡主题语境的选择,要注重考查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今后的听说教学,应是基于语篇分析的教学,应是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还应是综合能力指向的教学。
在教学设计和课堂结构中,“学习任务”是关键要素。“任务”包括情境、指向、事件等要素,具有指向性、综合性、过程性、可视性等特点。基于单元整体的“学习任务”设计,其本质是把一个单元看成一个学习项目,教师应立足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以项目设计理念为理论支撑,突出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即确定学科大概念、创设单元大任务、细化单元任务链,然后提炼单元主题、形成微专题组合、创设学习任务。这是实现语文教学方式真正变革的有效路径之一。
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外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在对外交往中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以下三篇文章,聚焦“在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这一话题,结合教学实践,从课程资源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展开、校本课程的开发等不同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摘 要:培养中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是达成核心素养文化意识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