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症监护时预防性应用抑酸药现状:大型管理数据库调查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me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PICU患儿可出现应激性胃肠道出血,治疗可应用抑酸药物提高胃内PH值。本研究旨在通过全美国PICU患儿数据,了解H2受体阻滞剂及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应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设计

通过儿童健康信息系统临床管理数据库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

场所

美国42家儿童医院。

对象

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间所有直接入住PICU的20岁以下患儿。

研究方法和主要结果

本文旨在了解患儿PICU住院首日H2受体阻滞剂或PPI使用情况。评估其人口统计学资料,主要及次要诊断和操作编码。确定每位住院患儿的主要诊断,是否存在凝血障碍,头部创伤,脊髓创伤,严重烧伤,脓毒症,胃肠道出血,机械通气,血制品输注及是否合并10项复杂慢性疾病(complex chronic conditions,CCC)。通过主要诊断频数确定PICU内最常见疾病,进一步按抑酸药使用频率分为高频疾病组和低频疾病组。共抽样336 010例住院患儿,60%使用H2受体阻滞剂或PPI,其中70.4%单用H2受体阻滞剂,17.8%单用PPI,11.8%联合用药,且用药率自2007到2011年不断上升。1.32%住院患儿合并胃肠道出血,0.1%需要输血。最常见疾病中,H2受体及PPI使用率波动于33%~87%。脓毒症,凝血障碍及机械通气患儿使用率较高。各医院H2受体阻滞剂或PPI使用率波动于28%~87%。

结论

大多数PICU患儿应用H2受体阻滞剂和/或PPI,但不同健康情况和医院间差异较为显著;医院偏好可能影响用药选择;本研究中胃肠道出血少见。受研究数据所限,本文未能分析抑酸药物和患儿预后的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早产极低体重儿严重脓毒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6例早产极低体重严重脓毒症患儿,在抗感染、抗休克、抗DIC、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下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对比换血前后肾功能、血生化、凝血功能、血培养等指标,并比较既往报道病死率。结果6例换血后,有效5例(83.33%),死亡2例(33.33%),其中1例病情好转但并发脑实质出血,放弃治疗死亡。经换血治疗,5例有效者换血后
肺高压是一组肺循环压力增高的疾病,严重者可导致右心室负荷增大、右心衰竭。儿童肺高压临床表现非特异,早期不易被发现,是许多呼吸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导致患儿肺功能下降,生活质量降低,对该类患儿进行早期肺高压的筛查,将有利于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期刊
期刊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出血是其常见的症状及死亡原因之一,血小板数量、质量及功能的异常均可引起出血。提高对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功能的认识,对白血病化疗后疗效的观察、骨髓功能恢复情况的评价及预防出血等有一定临床意义。
背景儿童心搏骤停病死率极高,存活者长期预后可能较差,可用于儿童心搏骤停人群基础研究的资料极为有限。目的了解过去10年内院外/院内心搏骤停(out/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s,OHCA/IHCA)患儿PICU住院率及病死率变化趋势。设计多中心回顾性分析前瞻性收集的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儿童重症监护信息登录数据,共9家专业PICU参与研究。对象2003~2012年间入院的所有16
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为服务对象实施优质护理中所必须完成的基本职责之一,而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所诊治的对象为身患危重症的儿童,由此,PICU之健康教育更为必要、却更具挑战性。本文对现有的PICU之护理健康教育能力进行分析,提出问题,阐明对策,力求更好地提升PICU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为临床上提供优质而全面的健
【摘要】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育,对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育让是,能更好的提升柯杨的时效性,结合课堂情景教学,一方面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凸出情景教学优势。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教学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
期刊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1例确诊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新生儿经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无效后加用吸入NO的方法治疗,观察NO吸入前及吸入后的平均气道压力(MAP)、氧合指数(OI)、血压、动脉导管前后的经皮血氧饱和度(TcSaO2)等观察指标;同时在治疗前后监测凝血功能、NO2及高铁血红蛋白含量。结果患儿在吸入NO 48 h内氧合指标均明显改善,OI由吸入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