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绘本,活化课堂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使用绘本读物,组织阅读活动,使语文课堂“活”起来。巧用绘本,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重要意义:降低阅读难度,引导学生“悦读”;留白与猜测,拓展学生想象空间;挖掘阅读深度,触动学生创作灵感。
  关键词:绘本教学;阅读教学;想象能力;写作能力
  绘本读物采用通俗易懂的图画书语言,不仅生动简练,而且简单易懂,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有效组织绘本阅读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提供创作灵感。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有选择地为学生推荐绘本书籍,充分发挥绘本读物的积极意义,为学生插上一对想象的翅膀,激发绘本读物的生命,让阅读“活”起来。
  一、绘本的概念与定义
  “绘本”一词在中国的出现始于20世纪初,英文意为“Picture Book”,指的是一种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日文中称之为“绘本”,我国有时也称作“图画书”。绘本读物集连贯性的图画、简洁的文字内容和精美的书籍设计为一体,对于儿童学知识、讲故事具有重要的建构意义。20世纪70年代随着绘本读物在我国的普遍流行,越来越推崇绘本教学。
  绘本教学,指的是阅读指导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能力,组织学生阅读以拟人、夸张、对比、循环反复等手段为表现模式的图画书,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国外,绘本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发达国家儿童首选的读物。绘本读物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美观性,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一直备受推崇,被公认为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绘本教学符合儿童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绘本教学对小学生阅读活动的重要意义
  1.降低阅读难度,引导学生“悦读”
  在低年级段的阅读教学组织活动中,绘本阅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而言,由于识字积累有限,在组织阅读活动时,教师在读本的选择上会受到一些限制。此阶段向学生推荐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显然不切实际。在引导学生读好“人生第一本书的”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绘本教学,利用通俗易懂的绘本读物,降低学生阅读难度,引导学生快乐阅读。
  對于低年级段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绘本读物。这些初级读本不仅配图生动形象,而且色彩搭配活泼鲜明,非常契合低年级段学生的阅读趣味。同时,这些初级绘本所讲述的故事都比较简单,蕴含的道理直接鲜明,对于低段学生而言,阅读这些绘本,可以有效克服知识水平干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针对小学生开展阅读活动,首先需要让学生读懂文本,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讲述了哪些情节。如果读本中出现大篇幅的生字,不仅会对学生造成阅读障碍,同时也打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简单形象是绘本读物最大的特点,组织学生阅读绘本,充分迎合了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为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顺利开展阅读活动扫除了障碍。
  2.留白与猜测,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绘本读物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插图受到广大儿童喜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绘本留白想象的特点,组织学生对绘本故事进行猜测遐想,可以有效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非常有益。
  例如在《龟兔赛跑》寓言故事阅读活动中,教师利用绘本上的插图,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常识以及图画,推测乌龟和兔子哪个会先到达终点?学生积极踊跃发言,教师组织学生推测正文,并用自己的语言将所猜测的情节叙述出来,讲给班级同学听一听。教师安排学生将所推测的内容与故事原文进行比较,仔细想一想为什么乌龟反而先到达了终点,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什么道理?
  想象是绘本读物的一大特点,学生的想象千奇百怪,包罗万象。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选择最富想象的片段,让学生自由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内容,比如:看了插图,猜测故实情节;读了故事开头,猜测结尾;读了上段,猜测下段。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间升华语文素养。
  3.挖掘阅读深度,触动学生创作灵感
  阅读与写作两项基本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齐头并进的,只“读”不“写”或者只“写”不“读”都不是明智的做法。在高年级段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绘本阅读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用语言文字进行创作的欲望。
  例如,在阅读了《人鱼公主》的故事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续写、扩写、改写原文:如果你是小美人鱼,你会怎么做?小美人鱼变成泡沫之后,王子和公主就能幸福生活在一起吗?将自己的想法用文字写下来,与同学相互交流,欣赏彼此的作品。
  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感受,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表达的世界,将静态的物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为学生习作活动铺垫美好的情感底色。随着学生年级段的增长,绘本阅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挖掘。对于高年级段学生而言,绘本阅读不仅仅是出于降低阅读难度和激发兴趣的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将自己的阅读感悟融入习作中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写作素养。
  在国外,绘本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儿童的首选读物。我们经常会说这样的笑话:中国学生智力在世界排名第一,但想象力却是倒数第一;美国学生智力或许不是顶尖,但其想象能力却是一流。这种噱头感十足的研究固然有失偏颇,但反思教育社会现状,众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在于,当前小学阶段的教育仍然残留部分应试教育的痕迹。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学生所有课程学习的基础,语文素养没有得到良好培养,对于学生一生的学习都会有遗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开展对绘本教学的研究,使得小学生语文课堂的教学充满浓厚的童真、童趣和童心,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达到“悦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科燕.低年级绘本阅读的误区及修正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0(11).
  [2]康长运,唐子煜.图画书本质特点研析[J].现代出版,2002(2).
其他文献
摘 要:喜好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基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需求,通过将幼儿教育与游戏化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结合适宜游戏环境的创设,采用科学的组织方式开展幼儿区域游戏,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游戏,以便实现对幼儿能力和素质的更好培养,对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着重研究了基于幼儿区域游戏开展需求的环境创设与游戏组织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组织
年初,我班从外县转来了一名男同学,我叫他小C。初次见面,当问到学习时,他忐忑不安,面露难色,小声告诉我,数學最好,英语不行。我没问到底能考多少,因为我不想他在我面前丢面子。我告诉他:“看得出,你是一位上进的同学,你的数学能学好,相信你有能力学好英语,对自己的学习要充满信心与梦想,我期待你的进步。”或许因为初到新的环境,小C显得格外努力:跟同学学读单词,请教同学难懂的问题,当我们目光相遇时,我总是充
摘 要:当下,小学生的母语能力有弱化的倾向,表现为:拼音英语化、习作混血化、语言庸俗化、阅读快餐化。教师要主动出击、积极干预,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才能夯实学生母语的根基。  关键词:母语能力;跟进措施;语文措施  教了一茬又一茬学生,许多语文老师都觉得,当下学生的书写能力、识字能力等传统的语文能力有弱化的趋势。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对此,笔者欲在本文中谈点粗浅的看法。  
摘 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工作的质量不仅决定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还影响着学校管理工作的大局。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不仅能丰富班主任的工作理论,有利于班主任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还有利于推动班主任工作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而在民汉合校的中小学校中,如何构建民汉统一的班主任评价体系,直接关系到民汉合校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标准体系
摘 要:区域活动主要是指教师结合不同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和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一系列区域的合理划分,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各种材料的投放,创设更轻松、愉快的活动环境,使得幼儿可以以自己的能力,按照自身意愿来进行学习内容、活动搭档的选择,并在自主操作、探索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策略  在开展各类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中,要想让幼儿得到更全面的培养与发展,其教师不仅要重视
摘 要:从感受数学、寓教于乐、利用素材、创设情境四方面分析了生活化教学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幼儿数学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幼儿数学;生活化教学;游戏  幼儿数学教学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结合幼儿特点和心理特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是当前教育较为提倡的一种方法,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一、感受数学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可提高课堂质量,培养幼
摘 要:数形结合思想充分体现了几何与代数之间的微妙关系,代数转化成几何图形能够加强学生的直观理解与感受,而几何图形转化为代数问题能够加强学生的操作实践,便于把握问题。可见,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思想之一。  关键词:数学学习;数形结合;课堂教学;运用探究  小学数学旨在培养学生对有内在联系与规律事物的理解与认识。然而由于这门学科常常会涉及较为抽象的概念,如乘除法,学生难于理解属
摘 要:2017年9月开始,全国数百万中小学生开始使用“部编本”语文新教材,温儒敏教授主张“希望学生能加强课外阅读,鼓励‘海阅读’,‘连滚带爬’地读,读一些‘闲书’,透过非写作和考试的阅读,使学生终身受益”。童年是施行阅读推广的最佳时期,尤其是正由图画书过渡到文字书的低年级小学生。新教材也正在对阅读提出新的要求和理念。细翻小学一年级教材,不难发现,“快乐阅读吧”栏目,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语文学习
0~7岁儿童这个特殊的年龄段在一生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此时养成的自律性格、品质,如坚强、独立、自信等受益终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的童年只有短暂的一瞬,我们没有选择,如同大楼地基一样,地基打牢了,楼才会结实。人也一样。  一、从模仿到想象  婴幼儿在发展的过程中,模仿是想象的关键。  我们发现,无论我们做什么,孩子都想加入,那么我们就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工作”的机会。从长远看,这
摘 要:美育作为实施现代教育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应当在课堂中落实美育,为小学生提供美育的营养源泉。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体的体现是教师以生活素材、实际经验、教育理念等为美育启发点,培养小学生审美、鉴赏美、创造美等诸多美学意识,协助小学生树立健康、积极、朝向美好事物发展的人生观,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及素质教育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创造;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