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检测在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实用医技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iai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GGT与丙氨酸转氨酶比值(GGT/ALT)水平检测在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2例肝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GGT、GGT/ALT水平。以穿刺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血清GGT、GGT/ALT水平检测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62例肝脏肿瘤患者中良性病变42例(68%),恶性病变20例(32%);恶性病变患者血清GGT、GGT/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止吐贴联合针刺治疗患者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确诊恶性肿瘤需行含顺铂、卡铂或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AB和BA两组,每组40例。AB组在研究阶段第一周期接受止吐贴联合针刺及盐酸托烷司琼治疗,间隔14~21 d后,下一个周期单用盐酸托烷司琼治疗。BA组治疗顺序与AB组相反。将AB组、BA组中采用止吐贴联合针刺治疗时在统计疗效时统称为治疗组(A组),单纯西药治疗时统称为对照组(B组)。比较A组、B组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
目的探讨蓝激光成像技术(BLI)内镜联合胃蛋白酶原(PG)Ⅰ、Ⅱ检测水平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行BLI-内镜检查且行病理组织活检的150例患者,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别为3组,对照组50例,胃癌前病变组50例,早期胃癌组50例,均行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比较3组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水平,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PGⅠ、PGⅡ、PGR及BLI内镜单一与联合诊断早期胃癌价值。结果早期胃癌组PGⅠ、PGR小于胃癌前病变组小于对照组,PGⅡ大
前交叉韧带损伤作为常见的膝关节损伤,在临床发病率较高,而前交叉韧带有着很多作用,比如防止膝关节运动期间胫骨前移,能维持关节稳定性与力学平衡,同时还可确保人体完成各种复杂与高难度的下肢动作[1]。研究证实前交叉韧带断裂后,膝关节稳定性丧失、载荷传导紊乱,容易造成其行走时膝关节疼痛、不稳等,使得远期骨关节炎发生率明显增加[2]。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常见手术,但术后患者可能存在膝关节疼痛与活动受限及步行稳定性差等问题[3],为此应做好术后康复训练。为了探讨早期减重步行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