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浅表性肿瘤性病变的术后随访

来源 :临床消化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e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结直肠浅表性肿瘤性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及非治愈性ES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追加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因结直肠浅表性肿瘤性病变行ESD治疗的3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并采用Lo-gistic 分析非治愈性 ESD 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治愈性ESD相比,非治愈性ESD患者年龄偏大、病变直径偏大、病理类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病变部位及随访时间在2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表明年龄、病变大小、病理类型是非治愈性ESD的危险因素.然而,非治愈性ESD患者外科手术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发生并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年龄越大、病变越大、病理类型越高级发生非治愈性ESD的可能性更大,但非治愈性ESD患者在病灶完全切除的前提下,在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高风险时,追加外科手术并非为必须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缺血性结肠炎的结肠镜及影像学检查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肠镜检查以脾曲、降结肠及乙状结肠为最易受累部位,大多表现为
“虽说恐龙已经从地球上消失几千万年了,但每次看到科幻片里那些可爱的小恐龙,还是有一丝养一只小恐龙作宠物的冲动!”一位观众在看了科幻大片 《侏罗纪世界》后,对他的朋友这样说道。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那就认认真真地读完这篇文章吧。因为,加拿大的生物学家杰克·霍纳最近向外界透露,他们正在努力通过基因改造的方法把鸡培育成恐龙。  如何培育出一只恐龙呢?目前,科学家能想到的最直接的办法,是找到恐龙的原始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JPS) 2021年第1期共收录文章33篇.本期以新奥尔良儿童医院的Brandt教授在第51届美国小儿外科年会上的演讲为开篇,介绍了干细胞与组织工程
期刊
目的 探究Notch信号通路活化及相关炎性反应分子机制在胆道闭锁患者肝纤维化进展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天津市儿童医院确诊的20例胆道畸形患者(15例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