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结直肠浅表性肿瘤性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及非治愈性ES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追加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因结直肠浅表性肿瘤性病变行ESD治疗的3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并采用Lo-gistic 分析非治愈性 ESD 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治愈性ESD相比,非治愈性ESD患者年龄偏大、病变直径偏大、病理类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病变部位及随访时间在2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表明年龄、病变大小、病理类型是非治愈性ESD的危险因素.然而,非治愈性ESD患者外科手术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发生并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年龄越大、病变越大、病理类型越高级发生非治愈性ESD的可能性更大,但非治愈性ESD患者在病灶完全切除的前提下,在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高风险时,追加外科手术并非为必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