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中学语文在线教育的有效性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被各界媒体称为“中国在线教育元年”,历经短短几年的发展,在线教育涵盖了越来越多的领域,很多传统的线下教育也都开始出现线上业务。在线教育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从高等教育走向中等教育,中学语文教育也正逐步走入这一行列。
  一、中学语文在线教育的发展意义
  首先,在线教育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不同地方的学生可以在不同或相同的时间接受同样的语文教育。即使在最边远的山区,随着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和移动技术成本的下降,学生同样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接受在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民主化。其次,在在线教育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需求,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方式和内容,这不仅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安排提供了方便,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平衡发展。另外,语文在线教育能使学生更广泛地在教师指导下更有方向地选择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信息的习惯和能力,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信息素养。
  二、中学语文在线教育的发展现状
  1.教学内容缺乏整合
  大部分中学语文在线教育的教学内容还停留在微课点播、课堂实录的点播、课件的点播、高考考点和习题的讲解等方面,还只是一个语文学习的电子资料仓库,既没有进行系统的整合,也没有考虑在线教育的特点;既没有考虑到语文学习的特点,也没有考虑到教师的主导作用。
  2.教育观念简单落后
  长期以来,在线教育更多的是在研究如何传送内容的技术问题,所以大部分在线教育其实质是在不同程度地模仿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试图用技术来取代教师。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因其弊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已经很少使用,在线下的中学课堂里已不多见,却在线上的中学课堂里被“大肆推广”,这貌似构成对语文教学改革成果的否定。
  3.网络生态亟需改进
  “主体群落”是网络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为主体素质的高低对网络生态系统影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学语文在线教育的效果。现在虽然很多家庭都购买了电脑或智能手机,但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更多的孩子选择的是游戏和聊天,很少有孩子能自觉地利用在线教育进行学习,网络生态亟需改进。
  三、中学语文在线教育有效性的提升途径
  1.提升技术,加大基础建设的研究和投入
  提升在线教育的有效性首先要确保设施和技术的支持,基础设施和技术的建设是在线教育能否开展的保障。教育离不开商业的支持,但教育的目的需要去商业化,以经济利益为追求是办不好教育的。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主动参与到基础建设的研究中去;要培养校本的设备管理和维护的技术人才,不能完全由网络平台公司支配。
  2.整合内容,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组织一线教师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对中学语文在线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例如,南通市教育局以“优质微课资源建设”和“名师在线课堂”为抓手,以慧通教育为平台,组织名特优教师对中学各科在线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规范和整合。在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这一板块,将在线教育的教学内容整合为苏轼的胸臆、黄州的苏轼、谈谈著名的悼亡词、原作与和作的比较鉴赏、诗歌中的杨柳之姿、咏物词简介、“雁”在诗词中的形象七个知识点,对学生全面了解苏东坡,深入阅读本单元的诗词起到了系统的帮助作用。
  3.转变观念,充分运用协作学习理论
  技术对在线教育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技术不等于教育,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不等于学习的实际发生。以“内容讲述”或“内容 测验”的模式开展在线教育,无异于进行灌输式教学。这些传统的教学观念虽不应该抛弃,但肯定不能作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教师都应该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而不是主导者、主讲者。在线协作学习理论作为第一个针对在线学习网络的影响和启示而创建的学习理论,正是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讨论和协作的重要性,强调教师应该既是学科专家,又要懂得如何指导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其核心是“观点的产生”“观点的组织”和“心智的交融”三个完成知识建构的关键阶段。我校的在線教育网络平台就从技术上很好地支持了这一理论的实施,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声音、视频、文字进行两两之间或群体之间的互动。笔者在“黄州的苏轼”这一知识点的在线教育中,组织学生在了解了苏轼在黄州的主要经历后,按照小组对苏轼儒佛道思想的融合进行了讨论,从而加深了对苏轼独特人生观的理解,对线下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当然,还可以通过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电脑使用水平,通过日常教学加强对学生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网络生态主体的素质,改善在线教育的网络生态,提升中学语文在线教育有效性。
  总之,在线教育是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理念,高度重视,加大投入;作为中学语文教育者,同样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认真分析中学语文在线教育的现状,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中学语文在线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①管佳,李奇涛:《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经验借鉴》,《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第8期。
  ②琳达·哈拉西姆:《协作学习理论与实践》,《中国远程教育》,2015年第8期。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正】 随着各族人民在生活、生产各个方面越来越频繁的交往,随时随地都会接触到少数民族同志的姓名。因此,进行有关少数民族姓氏的研究,对加强人们的社会交往、增强各族人民
<正> 语法结构是语言中最稳固的部分,一般不易受外来的影响,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语言关系中,一种语言吸收另一种语言的语法成分,以完善自己的语法规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秦汉时期,壮汉语曾是两种迥然不同的语言,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关系。据《三国志》载,秦汉时期的壮族地区是“山川长远,习俗不齐。言语迥异,重译乃通”。显然,汉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文化随笔《咬文嚼字》中这样定位"咬文嚼字":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情感,也是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有部分学校和老师,常常犯叶圣陶先生曾批评指出的毛病:“把阅读和写作看做不甚相干的两回事”①;也有不少的“作文教练”,站在岸上教学生“游泳”,自己就是不“下水”;还有语文教育者,把学生关进书斋,埋头书堆,书本成了学生的唯一世界。这样悬在半空中的写作教学,不能脚踏实地,接不了地气,从而导致教师写作指导“底气”的虚乏和学生习作“才气”的短匮以及“灵气”的寡缺。  怎么办
介绍某燃气发电厂#1机组在做完甩负荷试验后的启动黑字程中所发生的发电机转子滑环烧损的故障情况,详细分析了导致故障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
南宋徐玑的《行秋》一直为笔者所喜欢,诗云: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将之与高中作文教学比拟,倒有些许相同之处。高中语文教师之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