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进中的中国品牌并购

来源 :创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3301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没有结束的世界经济危机,或将改变经济的格局。在各国经济学家都无法预测世界经济走向的情况下,眼下,走一步看一步、走一步看两步,可能是更多企业家的做法。迈小步还是迈大步,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类似于“只欠东风”的赌一把的心理,在中国还相当普遍,瞎猫碰到死耗子的事也更助长了这样的心理。但时下,这种思维该是终结的时候了。
  并购世界品牌的是与非、对与错,我们要把它放在一个时间段去衡量,如果真正做好了心理准备,考虑到了方方面面可能带来的挑战和困难,然后又能一点一点地解决和融入,那我们应该充满敬畏与支持。但是,回顾中国企业一年来的巨大的收购手笔:奇瑞收购沃尔沃、四川民企收购悍马、中国矿业到澳大利亚的收购,却不得不感叹中国企业走向国际时的急迫心情和深藏的隐忧。
  
  中国品牌国际并购远未成熟
  
  TCL并购汤姆逊,4年净亏40亿元;中国平安并购荷兰-比利时富通集团,8个月净亏157亿元;中投集团投资美国黑石集团,不到1年损失过半……近年,在中国海外并购案中,70%的中国企业都以失败而告终。实际上,在海外并购的游戏中,中国企业只是缺乏经验的初级赛手,而那些成熟的竞争者利用中国企业的稚嫩和迫切,设置了种种障碍来保持优势并将自身利益最大化。可以说,海外并购之路并非平坦征途,而是处处布满陷阱,中国企业还有待历练。
  基于此,笔者并不赞成中国品牌大规模的国际并购行为,在笔者看来,中国远没有那么多企业有这样的能力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急功近利、内功不足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并购时的通病。毋庸置疑,并购的目的无非是做大做强企业,并获得更多的利润,那么为什么不自己做大做强?我想是因为过程太慢以及企业内虚所致,因此大多数人失去了耐心,便想以拿来品牌、拿来技术、拿来市场份额等等填充。
  无疑,这样的并购在当时可能引起了轰动效应,快速提升了企业的认知度,但也仅仅是短暂的认知,而要成为客户认知的名牌,更需要的是持续内功的不间断体现。
  中国企业收购国际知名品牌,其动力无外是两个:一是利用国际品牌的市场与技术资源,缩短中国品牌国际化的路程。二是利用国际品牌的影响力,取得国际市场的认同。笔者认为,优秀品牌的认知包含很多内容,并不是买来就代表了一切。强者并不是只因冠以强者的名字就强大了的,我们知道,弱者战胜强者,往往两败俱伤,只有强者战胜弱者才是完全彻底的胜利。当然,社会的发展总是在人们不断的尝试中进行着,总得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为了增加成功的砝码,在并购之前,首先应该明白代表这个品牌的灵魂是什么?若失去了灵魂价值又何在?你能注入更强大的灵魂吗?为什么你能并购它而不是别人?它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治之症还是有药可医?你能医好吗?你是想借鸡下蛋还是想杀鸡强健自身?所谓的抄底果真是廉价的吗?等等。只有知彼知己,才会有胜算的可能。
  笔者觉得,中国企业走出去最经典的案例是TCL并购法国汤姆逊。TCL在超强的负重中选择了放弃,可以说虽败犹荣。1929年,汤姆逊造出了世界第一台彩电,可以想象,当时的汤姆逊是何等的踌躇满志与意气风发,如此的辉煌一直持续了80年,直到2009年。但今天我们看到,汤姆逊宣布开启了司法保护程序,虽然汤姆逊方面否认公司进入破产保护程序、中国实体经营不受影响的说法,但毫无疑问,汤姆逊公司内部问题严重已是不争事实。从另一个角度说,早期昂贵的国际并购“学费”成为TCL今天能逐步走出沼泽的一个引擎了。
  有人认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汤姆逊手中丰厚的专利将成为众多公司觊觎的美味。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固然对汤姆逊的专利技术垂涎已久,但遍数中国企业挥师海外、攻城略地的案例,津津乐道之余,教训却不可谓不惨痛深刻。
  
  文化是品牌扩张的基石
  
  当然,企业首先是由具体的人来经营的,中国品牌自然无法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响,国际化应该是中国文化根基的拓展,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满脑子只是向“外”学习的心态,就那只能是浮萍,不可能成就真正的中国品牌国际化。华为总裁任正非就正在创建中国品牌国际化的正确道路上稳步前进,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联想收购IBM的电脑业务,在当时曾引起轰动,但几年来,联想并未如设计中地占据发达国家的一线市场,反而疲态尽显。迫不得已,“老帅”柳传志悲情出山,坦言联想就是他的命,宁愿玉石俱焚,也不会坐视不管。再看完全以自主品牌形象走向世界的海尔,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中也不能占据最大份额市场,“国际化”最后只能沦为海尔的一面耀眼的幌子,实际上收效甚微。
  中国品牌的国际化看来似乎已经形成了对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威胁,中国威胁论在他们心目中甚嚣尘上,这就让我们的国际化进程处处受阻,造成成本加大。其实事实未必如此,这个时候,我觉得更应该放慢节奏,不能冒着枪林弹雨去牺牲自己的品牌积累。硬上,蛮上,快上,拔苗助长,掩耳盗铃,都是巨大的伤害。
  当然,扩张是强者的所为,否则也不能长久保住果实。而强者的文化是多数人们都乐意追随并拿来显耀的资本,所以文化先行,才是品牌扩张的基石。但品牌扩张、文化渗透绝不能片面地与政治挂钩。近年来,不少中国企业走出去被国外视为文化渗透、国家意志、政治行为,这实际上是国外的一种阴谋,是其对中国由大到强的恐惧,是少数人狭隘的民族意志的体现。
  
  品牌并购路径在哪里
  
  从TCL并购法国汤姆逊的失败为切入点,综观彩电业的发展历程之后,我们发现,技术创新才是永恒的主旋律。“彩电鼻祖”汤姆逊落到今天的命运,究其根本,笔者认为,最大的失误在于创新缓慢、战略错位、组织机构臃肿和法国社会福利机制本身存在的弊病等原因,汤姆逊自己在自己“做茧”的技术陷阱、资产陷阱和文化陷阱中挣扎、被捆绑继而沦陷。
  今天,从汤姆逊启动破产保护程序的个案来说,中国企业不能幸灾乐祸,更不能急于抄底,而应该避免好大喜功、贪大求全心态,同时要抑制住内心的狂热和冲动,内外兼修,练好真功夫,真正加强核心技术的投入和努力,内强才能外大。中国企业也不能继续闭门造车,更不能在简单的模仿和抄袭中委曲求全、苟延残喘,要善于打破经济周期,与时俱进,构建企业安全经营的基石,从控制风险和解决问题做起,真正谋求并实现更持续更健康的发展之路。
  品牌并购的路径到底在哪里,笔者认为,首先是向“内”看,客观审视自己,正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中国品牌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适合你的才是机会,否则,就是灾难。
  (本文作者为高级策划师、品牌整合营销专家)
其他文献
8月16日,由中国嘉兴国际毛衫城组织的百余名优秀商户,带着国际国内500多个知名毛衫品牌,来到辽宁西柳服装城开展贸易对接会。此次对接会以静态陈列的形式,将样式新颖、独具人
图书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象征和代表,完善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研究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理念和发展方面,发挥图书馆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对人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加快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从听、说、读、写多个方面落实英语教育方案,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大有益处,这样的英语教
都说“酒越陈越香”,然而,做品牌若真的抱着这种思路,结果必死无疑。今天的市场越来越年轻化,“品牌倚老卖老”的时代已经过去,就连微软、GOOGLE、英特尔、戴尔等这些历史悠久的品牌也要面临品牌老化的挑战。昔日,近万家“中国老字号”,如今仅存1000多家。其中,70%惨淡经营,只有不到10%的“老字号”有一定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原因何在?  纵观中国企业品牌经营的现状,导致品牌形象老化的原因,主要有以
根据国家“十五”规划和杭州市“创建绿色环保城市”的战略,浙江金成房地产集团努力贯彻建设部提出的在住宅小区建设中实施“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生态住宅小区建设的方针
城市园林植物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容貌,缓解城市污染情况,园林植物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以及经济价值.但是,在建设高质量的城市园林综合体系的过程当中,与城市
随着国家审计的成熟发展,关注的内容范围随之丰富而多元化,对财会或者说财政资金审计境遇下的关键事项——会计信息的关注度下降,容易给人以被边缘化的错觉.有鉴于此,本文概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它关系着孩子们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孩子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由此可见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要求老师在了解当前教学现状的同时对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日前,雷迪波尔2014春夏新品订货会在成都雷迪波尔企业总部进行,主题为“亮时尚,新未来”,是对2014春夏最新流行趋势的完美诠释,也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传递正能量的最佳印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