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题一般由“题干”和“问题”两部分组成。题干部分是提供解题信息,问题部分主要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进行设问。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经过临场阅读、理解,获取有用的信息,经过观察分析、筛选处理、抽象概括、综合类比、信息迁移等进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何解答信息题呢?1、阅读信息,获取信息。认真阅读题干,读懂信息,挖掘并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确定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将信息与已学知识结合,找出解题的突破口。2、提炼信息,整合加工,用已学的知识找出解题的依据。3、根据提供的信息把已学知识的进行迁移、拓展、运用,类比仿造,得出结论。如以下几种类型:
一、表格式的信息题
例:将X、Y、W、Z四种纯净物,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物质 X Y W Z
反应前的质量g 112 34 5 1
反应后的质量g 130 0 5 未知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器中Z的总质量为17克
分析:此题给出了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我们已经知道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反应物,不变的一般是催化剂或不反应的物质。得出X由112克—130克是增加了18克是生成物,Y由34克—0克是减少34克应是反应物,W不变是催化剂或不反应的,Z由Y减少34克,X增加18克,W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Z反应后为16+1=17克,Z增加了16克是生成物,该反应可表示为Y---X+Z,所以C是错误的。
二、图象式的信息题
如:已知A、B分别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下图表示向A中加入B时溶液PH变化曲线,请你写出从曲线图中获得的信息:
(1)A是 ()B是()
(2)加入盐酸到C点时,表示A与B恰好完全反应。
解析:图象题的关键是看曲线的起点、交点、最高(低)点、终点。此曲线的起点是在加B前PH值大于7,随B的质量的增加溶液的PH值变小到小于7,说明A应为碱性溶液,B为酸性溶液。即A为氢氧化钠,B为盐酸。第(2)问是开放性题,只要答案合理即可。如C点表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了,PH值为7.
三、框图式信息题
例、如图A、B、C各是常见的酸、碱、盐中的一种,试回答:
(1)在图中的圆内填上适当的物质的化学式,并使A、B、C三
种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
(2)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此题考查物质间发生反应的条件、规律。A中Na2CO3属于盐类,能与盐反应的物质可以是酸、碱、盐中的一种,所填的物质要与Na2CO3反应只要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可。如B中可填稀酸(稀HCl、H2SO4、HNO3),C中可填可溶性碱,如:Ca(OH)2、Ba(OH)2。方程式任意写一个就可以。
四、商标、说明书式的信息题
例:小丁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无色溶液,其标签严重破损,
如图。老师告诉他可能是硫酸、硫酸钠、硫酸镁溶液中的一
种,小丁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H2SO4Na2SO4MgSO4
溶解度(克)与水任意比互溶
19.0 39.0
根据以上信息分析此溶液一定不是Na2SO4溶液,可能是H2SO4(MgSO4)
解析:此题是确定物质的阳离子。题中给了三种物质的在常温下的溶解度及未知溶液的质量分数是20%。因某物质在某温时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又因Na2SO4在常温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才19/(100+19)X100%=15.97%小于20%,即常温下不可能有20%的Na2SO4溶液,所以该溶液一定不是Na2SO4,可能是H2SO4或MgSO4溶液。
五、微观示意图式的信息题
例:“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
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不同球表示不同种原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B、此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是1:1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表示分子、原子在反应前后各种微观粒子数目的变化情况加以分析来解答问题。我们已知道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此题中的原子个数要相等,所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应为2:4.
六、化学方程式的信息题
例:氢化钠(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H2O=NaOH+H2↑,CaH2与NaH的化学性质相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H2与Na2CO3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
解析:根据已知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等信息,再类比仿造出未知的化学方程式:CaH2+2H2O=Ca(OH)2+2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七、以新闻、社会热点、环保、科研成果、历史事件等形式的信息题
例:(1)织成奥运吉祥物“福娃”的羊毛绒主要成分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奥运火炬“祥云”中的可燃物为丙烷(R),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R+5O2==3CO2+4H2O,则R的化学式为-----。
解析:本题是奥运的吉祥物、火炬等表面看新颖、陌生的题材,但考查的知识点事实上我们已经学过的。(1)中考查的是羊毛的物质类别,应是有机物。(2)中根据化学方程式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原则,推出R的化学式为C3H8。
一、表格式的信息题
例:将X、Y、W、Z四种纯净物,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物质 X Y W Z
反应前的质量g 112 34 5 1
反应后的质量g 130 0 5 未知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器中Z的总质量为17克
分析:此题给出了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我们已经知道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反应物,不变的一般是催化剂或不反应的物质。得出X由112克—130克是增加了18克是生成物,Y由34克—0克是减少34克应是反应物,W不变是催化剂或不反应的,Z由Y减少34克,X增加18克,W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Z反应后为16+1=17克,Z增加了16克是生成物,该反应可表示为Y---X+Z,所以C是错误的。
二、图象式的信息题
如:已知A、B分别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下图表示向A中加入B时溶液PH变化曲线,请你写出从曲线图中获得的信息:
(1)A是 ()B是()
(2)加入盐酸到C点时,表示A与B恰好完全反应。
解析:图象题的关键是看曲线的起点、交点、最高(低)点、终点。此曲线的起点是在加B前PH值大于7,随B的质量的增加溶液的PH值变小到小于7,说明A应为碱性溶液,B为酸性溶液。即A为氢氧化钠,B为盐酸。第(2)问是开放性题,只要答案合理即可。如C点表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了,PH值为7.
三、框图式信息题
例、如图A、B、C各是常见的酸、碱、盐中的一种,试回答:
(1)在图中的圆内填上适当的物质的化学式,并使A、B、C三
种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
(2)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此题考查物质间发生反应的条件、规律。A中Na2CO3属于盐类,能与盐反应的物质可以是酸、碱、盐中的一种,所填的物质要与Na2CO3反应只要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可。如B中可填稀酸(稀HCl、H2SO4、HNO3),C中可填可溶性碱,如:Ca(OH)2、Ba(OH)2。方程式任意写一个就可以。
四、商标、说明书式的信息题
例:小丁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无色溶液,其标签严重破损,
如图。老师告诉他可能是硫酸、硫酸钠、硫酸镁溶液中的一
种,小丁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H2SO4Na2SO4MgSO4
溶解度(克)与水任意比互溶
19.0 39.0
根据以上信息分析此溶液一定不是Na2SO4溶液,可能是H2SO4(MgSO4)
解析:此题是确定物质的阳离子。题中给了三种物质的在常温下的溶解度及未知溶液的质量分数是20%。因某物质在某温时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又因Na2SO4在常温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才19/(100+19)X100%=15.97%小于20%,即常温下不可能有20%的Na2SO4溶液,所以该溶液一定不是Na2SO4,可能是H2SO4或MgSO4溶液。
五、微观示意图式的信息题
例:“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
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不同球表示不同种原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B、此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是1:1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表示分子、原子在反应前后各种微观粒子数目的变化情况加以分析来解答问题。我们已知道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此题中的原子个数要相等,所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应为2:4.
六、化学方程式的信息题
例:氢化钠(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H2O=NaOH+H2↑,CaH2与NaH的化学性质相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H2与Na2CO3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
解析:根据已知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等信息,再类比仿造出未知的化学方程式:CaH2+2H2O=Ca(OH)2+2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七、以新闻、社会热点、环保、科研成果、历史事件等形式的信息题
例:(1)织成奥运吉祥物“福娃”的羊毛绒主要成分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奥运火炬“祥云”中的可燃物为丙烷(R),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R+5O2==3CO2+4H2O,则R的化学式为-----。
解析:本题是奥运的吉祥物、火炬等表面看新颖、陌生的题材,但考查的知识点事实上我们已经学过的。(1)中考查的是羊毛的物质类别,应是有机物。(2)中根据化学方程式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原则,推出R的化学式为C3H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