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你是怎样建立起对绘画的兴趣呢?是老师先发现了你的与众不同还是你自己在画画的过程中感到了对画画的喜爱?
张伯阳:首先是妈妈发现我对色彩和绘画很喜欢。后来在幼儿园的美术老师张老师,看我绘画的时候不仅专注和认真,还很有天赋,就努力地培养我。
我经常跟着报社小记者到户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发现大自然很美,想自己动手画出来。同时也发现大自然需要我们大家努力地去保护,所以我最喜欢画环保画。
记者:画画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创作离不开大量的素材,你是怎样积累素材的呢?将所积累的素材用手中的笔表现出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张伯阳:我喜欢参观画展,美术馆更新了新画就去观看学习;还有喜欢看书收集书中的感兴趣的资料;多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这样随时都能获取创作的灵感。这种灵感首先存在自己脑海中,再用画面还原生活现实,用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这种感觉是非常棒的。
记者:在画画或创作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你是怎样克服的?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张伯阳:困难经常有的,比如说画环保画的时候,很想选一个鲜明的题材,让大家看了增加环保意识。但一时又找不到,我很着急。
但是,既然选择了画画,又是自己非常喜欢做的事,必须迎难而上,努力做好。
我的环保画,让大家增加了对家园的喜爱和保护的意识,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更加热爱画画。
记者:对于绘画和写作,你认为它们两者之间有关系吗?
张伯阳:画画和写作有很大的关系,就像齐白石的老师胡沁园对齐白石说的那样,光会作画不会作诗也是美中不足的。我自己画的画配上我自己写的诗,感觉才完美。
记者:在你所有参赛获奖或是作品发表的经历中,最难忘的是哪次?对哪个作品最满意?
张伯阳:最难忘的是我2013年发表的第一篇绘画故事《小猪音乐家》。当时妈妈在杂志上看到征稿启事,告诉了我。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画了一幅,没想到编辑阿姨跟我妈妈说画得有创意,可以发表。那时候增加了我画画的信心。
我对每一幅作品都很喜欢,嘿嘿。要说最满意的就是最近有一个环保画征稿,名字叫《最后一滴水》。我画的是地球繁荣的景象和干枯的对比,还有一双手捧着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寓意是: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记者:让你坚持画画的动力是什么?你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吗?在画画的过程中你认为最难的是什么?
张伯阳:画画是我喜欢做的事。我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习惯了,因为平时妈妈要求有能力做的事情要做好。
最难的应该是创意和想像力,我画画喜欢自己创作,总是临摹别人的画那是画匠。
记者:听说你今年被选拔作为小记者去北京采访两会,说说你的这次经历和收获吧。
张伯阳:经过一周的高端采访培训,从一百多个同学中选拔,我和其他五名同学去北京采访了两会。当时老师给妈妈打电话告诉这个消息,我非常高兴,因为我年龄最小。在北京的一周时间里,我和其他大哥哥姐姐每天5点起床,赶往会场等待开会入场的委员。有时候晚上写稿子、查资料和列第二天的采访提纲,直到凌晨2点才睡。
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就是在国际饭店采访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阿姨了。张海迪阿姨今年60岁了,从小经历了很多苦难,特别珍惜现在的生活。她希望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将来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
经历了两会高端采访,让我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胆识,学会了独立思考。与名人面对面地畅谈,提升了我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这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
记者:生活中的你除了画画和写作,还喜欢做些什么?
张伯阳:我的爱好很广泛,看书是我很喜欢的,每天写完作业洗完澡坐在书桌前静静地在书中“遨游”。每天妈妈一遍遍催促,我还不愿意睡去,想再多看一页。我还喜欢唱歌、跳舞、下棋等等。
记者:对于自己的未来,你有没有过规划或是设立目标?
张伯阳:有的。首先想成为一名画家,然后培养出一大批热爱画画的学生。
记者:在你生活、学习、画画以及参赛、投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是不是帮助了你很多?有没有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张伯阳:是的,爸爸妈妈时常陪伴我一起学习。在投稿的时候鼓励我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妈妈还是我的“秘书”,帮我整理所有稿件。
我很想说:感谢你们,爸爸妈妈!你们为我付出很多,我会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做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张伯阳:首先是妈妈发现我对色彩和绘画很喜欢。后来在幼儿园的美术老师张老师,看我绘画的时候不仅专注和认真,还很有天赋,就努力地培养我。
我经常跟着报社小记者到户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发现大自然很美,想自己动手画出来。同时也发现大自然需要我们大家努力地去保护,所以我最喜欢画环保画。
记者:画画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创作离不开大量的素材,你是怎样积累素材的呢?将所积累的素材用手中的笔表现出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张伯阳:我喜欢参观画展,美术馆更新了新画就去观看学习;还有喜欢看书收集书中的感兴趣的资料;多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这样随时都能获取创作的灵感。这种灵感首先存在自己脑海中,再用画面还原生活现实,用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这种感觉是非常棒的。
记者:在画画或创作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你是怎样克服的?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张伯阳:困难经常有的,比如说画环保画的时候,很想选一个鲜明的题材,让大家看了增加环保意识。但一时又找不到,我很着急。
但是,既然选择了画画,又是自己非常喜欢做的事,必须迎难而上,努力做好。
我的环保画,让大家增加了对家园的喜爱和保护的意识,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更加热爱画画。
记者:对于绘画和写作,你认为它们两者之间有关系吗?
张伯阳:画画和写作有很大的关系,就像齐白石的老师胡沁园对齐白石说的那样,光会作画不会作诗也是美中不足的。我自己画的画配上我自己写的诗,感觉才完美。
记者:在你所有参赛获奖或是作品发表的经历中,最难忘的是哪次?对哪个作品最满意?
张伯阳:最难忘的是我2013年发表的第一篇绘画故事《小猪音乐家》。当时妈妈在杂志上看到征稿启事,告诉了我。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画了一幅,没想到编辑阿姨跟我妈妈说画得有创意,可以发表。那时候增加了我画画的信心。
我对每一幅作品都很喜欢,嘿嘿。要说最满意的就是最近有一个环保画征稿,名字叫《最后一滴水》。我画的是地球繁荣的景象和干枯的对比,还有一双手捧着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寓意是: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记者:让你坚持画画的动力是什么?你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吗?在画画的过程中你认为最难的是什么?
张伯阳:画画是我喜欢做的事。我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习惯了,因为平时妈妈要求有能力做的事情要做好。
最难的应该是创意和想像力,我画画喜欢自己创作,总是临摹别人的画那是画匠。
记者:听说你今年被选拔作为小记者去北京采访两会,说说你的这次经历和收获吧。
张伯阳:经过一周的高端采访培训,从一百多个同学中选拔,我和其他五名同学去北京采访了两会。当时老师给妈妈打电话告诉这个消息,我非常高兴,因为我年龄最小。在北京的一周时间里,我和其他大哥哥姐姐每天5点起床,赶往会场等待开会入场的委员。有时候晚上写稿子、查资料和列第二天的采访提纲,直到凌晨2点才睡。
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就是在国际饭店采访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阿姨了。张海迪阿姨今年60岁了,从小经历了很多苦难,特别珍惜现在的生活。她希望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将来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
经历了两会高端采访,让我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胆识,学会了独立思考。与名人面对面地畅谈,提升了我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这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
记者:生活中的你除了画画和写作,还喜欢做些什么?
张伯阳:我的爱好很广泛,看书是我很喜欢的,每天写完作业洗完澡坐在书桌前静静地在书中“遨游”。每天妈妈一遍遍催促,我还不愿意睡去,想再多看一页。我还喜欢唱歌、跳舞、下棋等等。
记者:对于自己的未来,你有没有过规划或是设立目标?
张伯阳:有的。首先想成为一名画家,然后培养出一大批热爱画画的学生。
记者:在你生活、学习、画画以及参赛、投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是不是帮助了你很多?有没有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张伯阳:是的,爸爸妈妈时常陪伴我一起学习。在投稿的时候鼓励我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妈妈还是我的“秘书”,帮我整理所有稿件。
我很想说:感谢你们,爸爸妈妈!你们为我付出很多,我会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做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