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中溶栓治疗1例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sk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203-01
  1病例介绍
  患者 ,男性 , 47岁,于2007年2月26日12时20分因“胸痛4小时间”来诊,既往体健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病史。吸烟史 20年 ,每天约 30支 ,无饮酒史,但患者嗜好经常用生菜籽油泡饭,具体量不详。在诊室问诊过程中突然倒地,表现为双眼上翻 ,面色紫绀 ,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呼吸微弱 ,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到 ,双瞳孔变大 ,立即予胸外心脏按压, 球囊面罩辅助呼吸,电除颤 ,建立静脉通路,应用心血管活性药物 (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胺碘酮及多巴胺等药物) ,经过上述反复抢救约10多分钟后患者复苏成功,心跳呼吸恢复,心电图示 :窦性心动过速 , V1~V5导联 ST段弓背向上抬高约 0. 3~0. 5 mV ,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给予吸氧、心电监护 , 立即给予吗啡5mg、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辛伐他汀40mg、低分子肝素4100U等治疗,但患者仍反复發作室性心动过速,并发作室颤一次,经胺碘酮和电除颤后转律,持续予胺碘酮泵入,在征得家属同意的情况下立即给予尿激酶150万单位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剂滴入后就未再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其间生命体征平稳,并在溶栓1小时后胸痛症状消失心电图提示ST段明显下降超过了50%,维持为窦性心律,提示溶栓成功,至下午5时左右复查心电图示 V1~V5导联 ST段回落至基线,转入CCU病房继续治疗并于3月27日好转出院至省级医院进一步行PCI治疗。
  2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 ,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 ,发生冠状动脉闭塞导致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 ,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大面积梗死极易造成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颤等导致心脏骤停,这些血管的闭塞同时它还造成了许多重要脏器的微小栓子的形成[ 1 ],溶栓作为针对性的特异疗法已被证明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疗法,其效果不低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能明显降低AM I患者的病死率 ,并且和PC I相比更便于开展[ 2]。溶栓治疗除了对血栓的直接作用 ,可能还能通过改善微循环而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减轻神经系统和其它器官的损伤,在 CPR早期应用溶栓药物可以通过对血栓溶解 ,预防血栓形成 ,防止凝血因子消耗及组织缺血和阻断弥漫性小血管内凝血发生达到血液循环畅通、心脏复跳。李欣等[ 3]荟萃分析表明溶栓治疗确实增加了严重性出血的发生率, 但这些出血大部分是可以治疗的, 出血率的增加并未导致最终病死率的增加。总之,溶栓作为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手段可用于 AMI 并发心脏骤停的患者,是否应溶栓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心脏骤停的持续时间、自主循环的恢复时间、CPR 是否造成胸壁和气道的严重损伤、是否存在溶栓的其他禁忌证以及当地是否具备迅速介入治疗条件等情况决定。5 min 内开始 CPR、30 min 内恢复自主循环的 65 岁以下男性 AMI 患者溶栓容易成功,且很少出现严重并发症。在无法实施介入治疗的情况下,溶栓是心电极度不稳定患者惟一可行的再灌注措施,溶栓与否往往决定 CPR 最终的成败,对于反复室颤、室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心电静止的 AMI 患者,不应轻易放弃溶栓。
  参考文献:
  [1] AndrzejMysiak, PrzemysawNowicki, MagorzataKobusiak,Prokopowicz.Thrombol ysisduring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J ]. Cardiology J,2007, 14 (1) : 24.
  [2] Elliott MA , Daniel TA , Paul WA , et al. ACC /AHA guidelines for themanagement of patients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execu2tive summary[ J ]. Circulation, 2004, 110: 588.
  [3] 李欣, 廖晓星, 荆小莉, 等. 心肺复苏过程中进行溶栓治疗的 M eta分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5, 14( 8): 651.
其他文献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188-01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方法,其明显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了术中出血,但前列腺电切术中、术后的出血问题依然为前列腺电切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学者报道:长期服用非那雄胺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我们探索前列腺增生患者入院后短期内给予大剂量非那雄胺(每次10mg,每天2次,5~8天)口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200-01  麻痹性斜视属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一部分,而由于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神经以及眼外肌本身麻痹所致的斜视,称为麻痹性斜视。伴有眼球运动的障碍是该病的典型特点。目前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分为西医营养神经、扩血管治疗和中医的针灸、穴位注射及中药治疗。但是该病恢复慢,预后差,该病又发生在面部,随着人们生活
【摘 要】目的: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实验组与应用宫缩素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与术后2h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与术后2h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应用卡前列
【关键词】超声;产前;胎盘植入  【中图分类号】R445.1;R71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201-01  胎盘植入是产科的危重症之一,对产妇及胎儿的危害极大,而且随着无痛人工流产及剖宫产率的上升,其发生率有升高趋势[1],越来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1例胎盘植入患者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产前超声检出率,减少漏诊
【摘 要】目的:探讨超声冲洗在一次性根管充填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符合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适应症的86例患者共10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根管预备时分别用超声波冲洗和注射器冲洗,观察1周内术后反应。结果:超声试验组术后反应发生率为28%,其中轻度反应14%,中度反应4%,无重度反应4%;对照组术后反应发生率为52%,轻度反应占36%,中度反应12%,重度反应4%。结论:超声冲洗技术可以有效的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203-01  惊厥是指婴幼儿时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皮层的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差,兴奋性冲动易于泛化,致使神经细胞处于过度兴奋状态,神经元发生过度的、反复的异常放电现象。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的肌群强制性或痉挛性抽搐,多数伴有意识障碍,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是婴幼儿常见的急症,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会发生生命危险或留有后遗症。本文总结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