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案导学”破解“增效减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sp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减负"是目前基础教育面临的十分紧迫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物理教学中可以以"学案导学"倡导的四个重要方面("师为主导、生为主体"、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当堂训练和分层作业)为突破口,来探索破解"增效减负"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学案导学 自主学习 增效减负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已成为目前基础教育的一大顽疾。"减负",是每个人盼望的,"增效",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能在教育中实现"增效减负"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从它倡导的四个重要方面来破解"增效减负",取得了初步成效,学生反映良好,希望能给同仁们带来一些借鉴。
  所谓"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我们编制的物理学案主要由学习目标、学习重点、知识准备、情景引入、问题或实验探究、典型例题、方法归纳、当堂训练、反思小结、推荐作业等部分组成。而"学案导学"就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1、"师为主导、生为主体" 是实现增效减负的必要条件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增效减负呢?我们认为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师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发挥到极至。
  例如,"摩擦力"这节课我们的做法是在学案上将本節课的内容设计成若干有坡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总结出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教师巡视指导,启发点拨。部分学案示例如下:
  【情景引入】在班上选出力气小的女生和班里力气较大的男生利用一根一端涂了肥皂水的笔举行一次夺笔比赛。(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课题要学习的内容中来。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问题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假设与猜想: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讨论交流,提出可能与面积、重力、压力、粗糙程度有关。(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走进物理)
  设计实验:根据假设,小组交流设计出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分析怎样做才能控制变量,让学生分工协作)
  进行实验:怎样拉动木块才能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呢?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积极动手实验。指导学生实验,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分析结论:实验小组公布自己的实验数据,全班同学共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从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学案导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了从传统的知识讲解中解放了出来,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仅能使学生不断的体验成功,维持持久的学习动力,而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则体现在了沿着学案引领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足时间和空间,可以展开充分的讨论和探究,真正成为认知知识、理解知识、感悟知识、体验获取知识乐趣的第一主人,这就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增强了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愿学、乐学,减轻了学习负担。
  2、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增效减负的最大着力点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这里的自主学习概念不仅强调了学生高级认知能力(元认知和自我监控)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也同时强调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自主控制。
  我们倡导的"学案导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案中"知识准备"是指导学生按提纲做好课前自读、自解、自悟,自找重点、难点、疑点,自带问题上课,这是教给了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有备而来,减少了学习的被动与盲目。"交流讨论"中不断产生智慧的碰撞,促使学生在不断反思,调整学习策略,优化整合知识,实现意义重构,从而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问题探究" 是教师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设置坡度和台阶,降低学习的难度,根据问题情境,有计划有目的地诱导学生寻求对问题的解答,从而深入到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之中,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激励,形成了自主探究能力。学案导学的这些过程都是不断促进学生由先学到会学,再到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对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着很好的作用。
  3、当堂训练是实现增效减负的有效途径。
  学案导学的模式中强调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结构后,教师应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当堂训练。教学中我每节课都紧扣目标,设计一些基础性的、有针对性的、有适当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的习题,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学生通过限时练习,检查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目标达成,同时对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做出评价。这样对学生的薄弱部分及时进行补救,做到"堂堂清",不留疑难题目到课后,大大减轻了学生课后的负担。
  4、分层作业是实现增效减负的有力保障
   所谓"减负",就是指减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消除那些机械的、重复的、盲目的、无用的劳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既要增效,同时又要减负,那就必须严格控制题量,精选习题,以最少的量达到最优化的效果,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我们精选习题,实施分层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选择性,提供不同层次的练习,对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强化他们的基础,循序渐进,对学习能力强的可依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做,让学生各得其所,都能吃得饱、吃得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同时由于学生都有一种好胜心理,练习中少数较难题又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学习的兴趣反而激发出来了,再适当增加一些题型新颖、与生产生活、新科技等有关的新情景题,那更是情趣盎然,变"苦学"为"乐学",作业不再成为负担,而是享受成功的载体。可见控制住了作业的质和量,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那增效减负必然得到有力保障。
  教学实践表明:运用学案导学,转变了教学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培养了学生的"学力",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增效减负"。当然学案导学的研究前景还很广阔,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充分挖掘出学案教学的巨大潜力,从而全面实现增效减负。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学生要能"诵读一定数量的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在诗歌教学中,除了通过讲清诗中的用典新意、词类活用、句子结构、修辞手法及其意义来再现诗歌意境,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外,朗读训练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因为朗读训练是中学生进入诗歌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途径。朗读训练不仅是培养学生识文断句,会读会背的能力,
期刊
好的教学方法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推崇学生的兴趣,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彼此信任和尊重气氛,并把情感和爱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因素,强调学生在兴趣和愉悦的情境中自由地学到知识。地理教学有其他学科教学的共性,也有它的特殊性,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认真探索好的教学方法。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共大家参考。  一、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利用投影仪等各种电教手段来帮助学生认识复杂的
期刊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殿堂中璀璨的明珠。它或写景或叙事,或豪放或婉约,语言含蓄凝炼,想象丰富奇特,意境优美动人。然而诗词的遣词造句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小学生很难把握它的语言魅力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也正是古诗词难教之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融入诗词的意境。  一、音乐再现法。  李吉林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讲道:"音乐,不需要通过直感式的体验,使学生
期刊
新课程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即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与探究学习一样,合作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呼吁新的教学观与学习观,在语言教学领域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适应不了当今社会人类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只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打开幼儿心灵之窗。那么,在幼儿园语言教学领域中,如何让课堂"活"起来呢?  一、从幼儿经验出发,激发幼儿内动力  幼儿具有好奇、好模仿的特点,对于身边的一切事物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观察和探索中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及相关知
期刊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这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种教学中,语文也不例外,只有对语文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能蓬勃发展,生命常青。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教师的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发挥引导作用,即引导学生怎样获取知识。   早在"五四时期"鲁迅先生就倡导"要以孩子为本位",教育者"不该是命令者,而是指导者、协商者"
期刊
【摘要】 我国近年来推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推行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在执行该政策时却凸显各种问题,各地政府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有科学的认识观,正确的发展观,稳步推进布局调整进程。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撤并调整;原因;问题   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对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维系国计民生,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但在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