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zjh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口算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口算就是不借助计算工具,不用书面表达方式计算过程,依靠记忆,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是笔算的基础,具有用时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的特点,是训练思维敏捷性的良好手段。
  关键词 提高;口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9-0165-01
  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加强口算训练,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而提高笔算的正确率,才能为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导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许多孩子在计算中不愿意使用口算,或者使用口算时容易出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掌握住口算方法。 在计算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往往认为口算内容很简单,没有必要讲解,学生在自己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一下就算完事。实际上,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做口算题,大多数用的是笔算法则,他们往往都是在脑子里列算式,最后口述结果。这样一来,学生就误以为口算没有笔算快速、准确,就对口算训练提不起兴趣,甚至还会讨厌口算。因此,提高口算能力一定要重視口算算理的教学,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按口算法则勤加练习。如口算37 28,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说出的正确得数,还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出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的组成上,进而说出想的过程。30 28=58,58 7=65。若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还会说出37 20=57,57 8=65以及30 20=50,7 8=15,然后合起来就得50 15=65。虽然他们的结果都相同,但却反映了口算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特点。
  二、训练形式多样,增强口算兴趣
  口算技能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因此口算训练必须经常化,要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使训练形式多样化,那样学生就会感到新鲜,兴趣就浓,从而增强训练效果。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口算训练方法:
  (1)听算。教师按一定速度读题,学生口算并说出得数,集体订正。
  (2)口算卡片。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3)开火车。教师念题,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对应回答,其他同学判断答案是否正确。这一训练形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判断力,但要力求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4)抢答。教师用口算卡片出示题目或者念题,一名学生迅速回答,其余同学判断对错。
  (5)分组比赛。这种方法适合小学生活泼、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6)找朋友。教师念题,与该题得数相同的座号上的学生立即站起来回答,或者把题目和答案分别写在不同的口算卡上,发给不同的同学,让拿到题目的同学去找拿到相应答案的朋友。
  (7)口算接力。教师先把几组准备好的口算题抄在小黑板上,并用箭头表示计算的顺序,各组学生逐一上去填写得数。这种形式类似田径场上的接力赛,中间一人出错,直接影响到后面的结果。
  (8)用扑克牌在玩中练习口算。洗好牌后,任意抽取两张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
  (9)利用课余的时间,每周出一张口算小卷,题型多样,加强练习。
  三、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口算精度
  学生在计算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错误:看错题目;一位数加、减、乘、除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算完不回头检查等。这些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因此,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
  (一)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口算练习,所谓熟能生巧
  口算要做到正确熟练,必须坚持做到天天练,每天利用三至五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听算训练。通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练习,日积月累总会有进步的。
  (二)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
  学生对于进行口算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不错不漏。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从而选择合理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准确性。
  (三)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
  只有学生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做到不潦草,不涂改,保持作业整齐美观,才能减少口算时不必要的错误。
  (四)使学生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
  交给他们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利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只有实实在在地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训练,通过坚持不懈的过程,在口算练习中逐步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形成技巧、养成良好习惯,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提高口算能力的目的。
  作者简介:段文(1983-),男,汉族,籍贯:甘肃,学历:本科,职称:初级教师,现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工作。
其他文献
目前教育体制改革虽然如火如荼地在进行着,但应试教育还笼罩在广大师生的头上.为了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我认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是关键
课程政策作为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领域,课程政策的价值问题,是课程政策研究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本研究在探讨课程政策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教育政策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基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有机整合,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了解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策略改革,要形成有效的教学
摘 要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西方有谚语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如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淫,道学家看见《易》,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呢?本文从几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多元;解读;文本;彰显
摘 要 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很苦恼,学生非常怕写作文,写好作文,关键是写好开头段,开头段至关重要,既点题,又引入下文。如果开头段写的好,下面的内容就如同泉水般源源不断,如何写好开头段呢?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以课文为凭借,从精彩的开头段仿写起步,引导学生学写开头段。  关键词 利用;课文;学写;开头段  中图分类号:D92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9-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