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短期预后及影响因素

来源 :中国老年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epair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的短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选取12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全部接受常规治疗和血小板输注治疗,共治疗4~6 w,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以患者病死作为随访终点事件,记录病死与存活情况并分为预后不良组(病死)、预后良好组(存活),比较两组主要资料,将可能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结束时,120例老年AML患者,有23例病死,病死率为19.17%;有感染发热、脾肿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抗体阳性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病死率高于无感染发热、无脾肿大、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抗体阴性的老年患者(P1,P<0.05).结论 老年AML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时若有感染发热、脾肿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抗体阳性等情况,可能会增加短期预后风险,有上述预后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引起重视.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黄芪颗粒联合贝伐单抗对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和血清P5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贝伐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颗粒辅助治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治疗前后两组血清TIMP-1、MMP-7和P53抗体水平,对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论 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增加(P<0
目的:探讨采用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单克隆抗体、白细胞介素2(IL-2)及IL-15诱导制备的新型自体T细胞免疫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入组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进行单独新型自体T细胞治疗及新型自体T细胞治疗联合标准治疗的晚期实体肿瘤患者10例,进行Ⅰ期临床研究.主要观察指标为安全性,即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次要观察指标为有效性,包括生活质量评分、无进展生存期等,并分析治疗后患者免
目的 验证便秘贴治疗功能性便秘实秘型的疗效.方法 入选病例8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予以便秘贴联合麻仁软胶囊口服,对照组予以麻仁软胶囊口服.疗程14 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积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两组对实秘型便秘均有一定疗效,但便秘贴组在促进实秘型便秘患者康复的显效率和痊愈率显著高于麻仁软胶囊组,便秘贴组治疗后患者的大便形态及中医证候积分程度均优于麻仁软胶囊组.
目的 分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6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72-4、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CEA、CA12-5、CA72-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角色、躯体功能等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