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大多泛指一些国家政府划定的、有别于本国关境内一般地区并实行特殊政策、由海关采取特别监管措施的区域。它在不同的国家表现为不同的名称和形态,如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区、跨境作业区等。在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经国务院批准,赋予特殊功能和政策,由海关实施封闭监管的特定经济区域。20多年来,特殊监管区域发展快速、经济效益突出,但法律和监管制度弊端也日益显现:转口贸易和展览展示业务没有实质性突破,直接造成我国保税贸易增速趋缓。
保税物流发展现况
截至2012年,国务院在26个省(区、市)共批准设立了7种、共计10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中保税区12个、出口加工区51个、保税物流园区5个、保税港区14个、综合保税区19个、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1个、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1个,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仍然是目前特殊区域主要业务形态。2011年我国特殊监管区域进料加工进出口2091.6亿美元,占比为44.6%;来料加工货物进出口243.9亿美元,占比为5.2%;区域仓储物流货物进出口1903.2亿美元,占比为40.6%(见图)。
总体来说,特殊监管区域包括以下功能:加工制造;检测、维修、研发;保税仓储;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商品展示;港口作业。2011年,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4685亿美元,同比增长20.6%,实征税款12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4%,业务发展呈现“保税物流增长快于保税加工、中西部地区增长快于东部沿海地区、重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以天津保税区为例,辖区包括了保税区、物流园区、保税区(空港)、综合保税区以及空港经济区,目前共制定制度规范432项,基本覆盖了区域主要业务,开发推广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对区域进行电子化监管,全天放行制度,得到了区内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欢迎。但是随着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也显现出来。最初设定的“出口加工、保税仓储及商品展示”功能,但由于政策不明确、难落实,导致目前很多保税区内出现了大量非保税业务,使得卡口管理难度和区域经济发展风险加大,影响和制约了便捷通关措施的落实和守法经营活动的发展。
物联网试水保税区
物联网是把物品通过条码标签、射频识别(RFID)装置、传感器、数据传输网络等信息感知、监测、传输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网络生态体系,能够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智能”整合,它被认为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在我国保税经济活跃发展的今天,保时捷、奔驰、法拉利和劳斯莱斯等进口高端品牌汽车广受民众欢迎。每年全国逾四成国外产汽车自天津口岸进口,企业对于在保税区车城开展展览业务呼声颇高。随着全国海关业务功能不断增加、系统规模不断扩大,海关监管部门对进出保税区车辆、展览用汽车等监管业务逐渐暴露出若干问题。针对目前海关应用项目开发管理不规范、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相对薄弱、信息采集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等问题,为加强进出保税区车辆、展览用汽车等业务的严密监管,推行物联网技术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此背景下,开发给予物联网技术的汽车展览展示监管系统将对进出区车辆进行信息采集、电子核对、卡口自动放行等进行一系列集成化、电子化信息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充分利用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特殊的地域性质和优惠政策,开展进口保税汽车展览展示,保税展览展示汽车属于货值大的高风险货物,必须采取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监管。利用物联网无线射频技术可以实现对展览展示汽车整个物流过程、展览过程、退运留购出区过程加以严密监控,确保海关掌握车辆的全部动态信息。主要形式为展览展示汽车以整箱货物由境外运抵境内,并施加境外海关电子关锁,实现境内海关与境外海关共享电子关锁信息,整箱直提入保税区或保税物流园区后,在实施查验备案环节进行电子标签的录入和粘贴,保税仓库、仓库到展厅路线主要节点和汽车展厅覆盖物联网天线,用以实时读取车辆信息,并在海关监控端设置视听报警系统对违反规定车辆进行报警。海关可以对展览展示汽车进行全程监控,第一时间确定车辆所处状态,确保企业资产安全。
物联网汽车展览展示监管系统使用WIFI定位技术、3G链路数据传输以及RFID电子标签技术可以对保税区进出区车辆进行电子识别与车辆跟踪,解决了海关监管部门对保税汽车动态的跟踪和管理,实现在对进出区车辆的全程动态监管、车辆在区内全程的安全、技术指标控制、快速有效的采集车辆信息从而进行更加科学的监管工作,成为打开特殊区域汽车免税进口展览展示业务的金钥匙。其关键点是使用了WIFI定位技术并结合3G链路数据传输,以及RFID及传感器的应用技术,结合物流企业个性化需求,实现了车辆进出保税区的信息采集、车辆跟踪、过程监控、技术指标控制、智能调度等的全程监控、动态监控,更合理的对车辆进行快速有效的信息采集。广大知名汽车品牌代理商和展览展示相关行业企业应该未雨绸缪,提前介入,关注展览业务法规,积极全面做好准备,在我国保税经济和贸易新一轮的开发开放中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
(作者单位:上海海关学院)
保税物流发展现况
截至2012年,国务院在26个省(区、市)共批准设立了7种、共计10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中保税区12个、出口加工区51个、保税物流园区5个、保税港区14个、综合保税区19个、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1个、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1个,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仍然是目前特殊区域主要业务形态。2011年我国特殊监管区域进料加工进出口2091.6亿美元,占比为44.6%;来料加工货物进出口243.9亿美元,占比为5.2%;区域仓储物流货物进出口1903.2亿美元,占比为40.6%(见图)。
总体来说,特殊监管区域包括以下功能:加工制造;检测、维修、研发;保税仓储;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商品展示;港口作业。2011年,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4685亿美元,同比增长20.6%,实征税款12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4%,业务发展呈现“保税物流增长快于保税加工、中西部地区增长快于东部沿海地区、重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以天津保税区为例,辖区包括了保税区、物流园区、保税区(空港)、综合保税区以及空港经济区,目前共制定制度规范432项,基本覆盖了区域主要业务,开发推广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对区域进行电子化监管,全天放行制度,得到了区内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欢迎。但是随着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也显现出来。最初设定的“出口加工、保税仓储及商品展示”功能,但由于政策不明确、难落实,导致目前很多保税区内出现了大量非保税业务,使得卡口管理难度和区域经济发展风险加大,影响和制约了便捷通关措施的落实和守法经营活动的发展。
物联网试水保税区
物联网是把物品通过条码标签、射频识别(RFID)装置、传感器、数据传输网络等信息感知、监测、传输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网络生态体系,能够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智能”整合,它被认为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在我国保税经济活跃发展的今天,保时捷、奔驰、法拉利和劳斯莱斯等进口高端品牌汽车广受民众欢迎。每年全国逾四成国外产汽车自天津口岸进口,企业对于在保税区车城开展展览业务呼声颇高。随着全国海关业务功能不断增加、系统规模不断扩大,海关监管部门对进出保税区车辆、展览用汽车等监管业务逐渐暴露出若干问题。针对目前海关应用项目开发管理不规范、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相对薄弱、信息采集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等问题,为加强进出保税区车辆、展览用汽车等业务的严密监管,推行物联网技术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此背景下,开发给予物联网技术的汽车展览展示监管系统将对进出区车辆进行信息采集、电子核对、卡口自动放行等进行一系列集成化、电子化信息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充分利用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特殊的地域性质和优惠政策,开展进口保税汽车展览展示,保税展览展示汽车属于货值大的高风险货物,必须采取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监管。利用物联网无线射频技术可以实现对展览展示汽车整个物流过程、展览过程、退运留购出区过程加以严密监控,确保海关掌握车辆的全部动态信息。主要形式为展览展示汽车以整箱货物由境外运抵境内,并施加境外海关电子关锁,实现境内海关与境外海关共享电子关锁信息,整箱直提入保税区或保税物流园区后,在实施查验备案环节进行电子标签的录入和粘贴,保税仓库、仓库到展厅路线主要节点和汽车展厅覆盖物联网天线,用以实时读取车辆信息,并在海关监控端设置视听报警系统对违反规定车辆进行报警。海关可以对展览展示汽车进行全程监控,第一时间确定车辆所处状态,确保企业资产安全。
物联网汽车展览展示监管系统使用WIFI定位技术、3G链路数据传输以及RFID电子标签技术可以对保税区进出区车辆进行电子识别与车辆跟踪,解决了海关监管部门对保税汽车动态的跟踪和管理,实现在对进出区车辆的全程动态监管、车辆在区内全程的安全、技术指标控制、快速有效的采集车辆信息从而进行更加科学的监管工作,成为打开特殊区域汽车免税进口展览展示业务的金钥匙。其关键点是使用了WIFI定位技术并结合3G链路数据传输,以及RFID及传感器的应用技术,结合物流企业个性化需求,实现了车辆进出保税区的信息采集、车辆跟踪、过程监控、技术指标控制、智能调度等的全程监控、动态监控,更合理的对车辆进行快速有效的信息采集。广大知名汽车品牌代理商和展览展示相关行业企业应该未雨绸缪,提前介入,关注展览业务法规,积极全面做好准备,在我国保税经济和贸易新一轮的开发开放中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
(作者单位:上海海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