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者联盟:人生因为一次次选择而走向不同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r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大二时,在一门选修课上,老师对着下面坐着的不好好听课的同学们发了一大通脾气:“看看你们现在这个样子,你们考大学是来干什么的?忘了当初高考时有多努力了吗?难道上大学的目的就是让你们在课堂上玩手机吗?”
  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总是在问,为什么要学习,教育是干什么的。那我就告诉你们:教育是培养科学家的。高考是从千千万万的人里选择谁能上大学,谁能上“985”“211”,本科里选1/3读硕士,硕士又选1/3读博士,博士再选1/3做科研……最后选出来的,才是真正能为国家做大事的人,现在你们看似自命不凡,其实早就被高等教育淘汰掉了。”
  我突然觉得有些惭愧。老师说得很对,国家培养人才的机制其实就是这样,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节点,一层层筛选出需要的人才。有时候我们自以为掌握了命运,然而我们其实可能是被机制淘汰的那群人。庆幸的是,我冲过了那座独木桥,考上了北京的重点大学;可惜的是,我却在这样安逸的环境里忘却了曾经的向往和努力。
  我是经历过一次复读才考上大学的。对我来说,高中前三年就像一张乱涂乱画的草稿纸,迷迷糊糊中就被浪费掉了。我原本的成绩只是中上等,但考上一本还是没问题的,可第一次的高考成绩出来后,我竟然连一本都没有考上,甚至离一本线还差60多分。知道成绩后,我立即做出决定要复读。
  从小到大我虽然不是最拔尖的那个,但也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一路畅通无阻地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然而进入高中后,我依然天真地以为自己可以像以前一样,靠着一点小聪明就能考一个好成绩,因此我丝毫没有想过要去努力学习。
  结果就是最后我被分进了普通班。在那个班里,根本没人管你努不努力,也没人管你能不能考上大学,大家慢慢开始接受普通的自己,与重点班的同学拉开更大的差距。
  可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继续过着不思进取、无所事事的日子。上课睡觉,偷偷玩手机,看课外书……自然,我的成绩排名也变得越来越靠后,一直掉到年级600多名。
  在我们学校,以年级600多名的成绩上一本的概率还是有的,所以我依旧不慌不忙,继续过着温水煮青蛙的日子。直到最后高考成绩出来了,我才被现实打醒。
  我爸对我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他说,其实你去上一个二本也可以的。
  “我不。”我的态度非常坚定。
  一种莫名的骄傲感促使我做出了这个选择,也成就了我更好的现在。
  拖着行李箱,在烈日炎炎的8月,我回到了学校。
  新班级的学习氛围显然与曾经的普通班有很大差别,因为大家都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没有人愿意再被人笑话,而我们复读班,本就是一个尴尬的存在。
  所有人都有着同样的默契,我们书桌上的书堆得更多了,笔记一本比一本厚,试卷一套接着一套。上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睡觉,包括最后一排角落里的同学都在伸长脖子试图缩短自己与黑板的距离;自习课的时候,教室里静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而不像以前那样,要靠老师和班委来维持纪律,一遍一遍地喊安静;手机更没有人用了,每周一大家都主动地把手机交给班主任,只有周日下午的几个小时可以拿回来联系家人;而课间更是连上个厕所都觉得奢侈,因为怕厕所排队的人太多,浪费自己的学习时间。
  “每天早晨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学校统一的起床时间是6点10分,以前起床铃响了还要睡会儿懒觉的我,现在5点50分就已经悄悄地爬了起来。用不到10分钟的时间洗漱,然后赶紧冲向食堂买早餐。早餐一般都是一杯豆浆两个包子,也不在食堂吃,而是偷偷带到教室,边记单词边吃。
  班里规定六点半必须全部到教室,然后开始早读。我一般6点15分就到了,这样每天可以比别人多学十几分钟。
  语文和英语这两科不需要占用太多的课后时间,把早读晚读掌握好,再用自习课的时间做一些练习,把做过的试卷拿出来,整理一下上面的错题,复习时把错题本过几遍,120分也就稳拿了。
  数学和理综就是不断地练习,多刷题,把题目一遍一遍地做,直到滚瓜烂熟。当然也不能盲目地瞎做,还要懂得分类,总结技巧。每一个科目的练习册上都会有专题,要根据这些专题对自己薄弱的方面进行练习。
  不要以为理科就不用看书了,以物理为例,我以前几乎从来不翻物理课本,直到最后要高考了,我对学过的内容还是迷迷糊糊的。后来我把物理课本一字不落地看过一遍以后,整个人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甚至还感慨说,物理怎么会那么有趣!
  之后,每次重要的考试前,我都会把复习指导书上每个专题的知識点总结都仔细地过一遍,然后再把相应的错题总结看一遍,这样到考试时基本就不用发愁了。
  第一次月考,我的成绩竟然排到了班级第2名,全年级第118名。相比高考整整上升了500多名。
  可是我并不开心,俗话说飞得越高跌得越惨,我的能力和成绩还不匹配,这次考试考得不错多半是靠运气,下次考得怎样还不一定呢。因此,我根本不敢掉以轻心。第二次考试的时候我是班上第3名,年级第178名。虽然成绩排名降了一点,但是我却变得平静,因为我知道,这次比上次更稳了。
  但是,我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老师说了,我们现在排名高不是因为我们厉害,而是高三的同学们还没有进行完整而系统地复习,等他们一轮复习结束,就会超越我们了。因此,我只有继续努力才能保持现在这样的成绩。
  这一整年,我就像紧绷着的弓弦,为了目标,为了梦想,不敢有丝毫松懈。别人用三年时间完成的事,我要用这一年的时间来追赶。虽然很累,但是我却觉得,只有这一年自己才是活生生的,只有这一年,我的青春才是有颜色的。
  最后,我的成绩比一本线超出了100多分。相比上一年的成绩,我已经很满足了。
  我曾在一篇作文里写过:“不是命运选择我们,而且我们选择命运。”人生就是在一次次选择中走向不同的,你未来的人生怎么样,就在于每一个小小的选择。对于未来,我选择了奋斗,因为我知道,我想要的太多太多,为了拥有想要的一切,我只有努力努力更努力。
其他文献
适合话题:  阅读;习惯;  精神修行;  涵养气质;  坚持  南方汛情牵动人心。安徽枞阳县城关小学安置点一位81岁的老人上了热搜:夜色已深,他却端坐床边、捧书静读,网友感叹,“爷爷眼里有光”。  这位老人的家境不算宽裕,平日也很是劳苦,但生活的压力,并没有让他放弃阅读,甚至撤离家园转移至安置点后,他也带来了精心包裹着的一摞书。洪水将至,但阅读带来的精神抚慰足以让他保持平和、乐观、豁达。一位平凡
在海底世界里,双髻鲨是最凶残的鱼类之一,它们专门捕食弱小的鱼类。而黄貂鱼看似弱小,但当群体出现时,却具有极强的攻击性,能将强大的双髻鲨毁灭。  在一个午后,一条名叫腾冲的双髻鲨,带着它的兄弟悠闲地潜入海底。  一条名叫马克的黄貂鱼,体重达50公斤,体形扁平,尾巴呈长长的鞭状,并长有带锯齿的毒刺,是海洋中危险的生物。它们整日埋伏在泥沙中,伺机捕获一些小鱼小虾类。马克一家就埋伏在腾冲的必经之路上,伺机
名言速记: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气力,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被誉为“金融巨鳄”的乔治·索罗斯平生最怕的不是赚不到钱,而是担心自己的后代无法面对各种失败的打击。为了训练儿子承受各种打击的能力,索罗斯在这方面没少下功夫。  一天,索罗斯拿出200美元给亚历山大当本钱,鼓励儿子把他手中的100美元赢过去。亚历山大欢喜地答应下来。于是索罗斯一边下棋,一边跟儿子聊起了往事:他年少时九死
很多题目上课时听懂了,课后的习题也会做,但一到考试时就不会了;很多知识点平时记忆了许多遍,但考试时就是想不起来;试卷上的题目很简单,但自己就是做不对……  很多同学反映,自己在学习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习仿佛陷入了一个“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怪圈之中,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眼高手低”。  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学习时三心二意,注意力不够集中。有些新知识当时觉得自己记
忽然盛夏,倏然寒冬,我们总在某一个瞬间触摸到记忆的尾巴。还记得那年的冬夜,室外是一望无垠的黑影与浅淡的夜空,我站在阳台上呵着气,试图从寒冷的空气里夺回一丝热量。那一刻虽然清凉刺骨,我却感到了难得的一丝惬意,因为数分钟前,我还在堆积如山的作业里奋战到抓耳挠腮。  那是高三的寒假,也是让我惊慌失措的半个月。我不知道前路在何方,“985”“211”更像是老师描述的画饼,落在耳朵里总感觉是极其遥远的事物。
钱钟书、杨绛的父辈和陈寅恪的父輩是旧交,多年来两家一直保持联系。  陈流求和陈美延是陈寅恪的大女儿和三女儿。前些年,陈流求和陈美延一起搜集整理父亲的著作。这天,陈美延收到杨绛先生托人捎来的一份陈寅恪手写稿件,是杨绛整理家人遗物时找到的。资料非常珍贵,为了感谢杨绛先生,陈流求和陈美延专程来到北京。故人来访,杨绛热情地接待了两姐妹,三个人坐在一起回忆往事。  谈话间,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间,陈流求和陈美
高三開学分班的时候,我是以班级第35名的成绩进入我们班的,而班里一共45个人。  高二文理分科,所有人都劝我学我擅长的文科,可是骨子里并不喜欢理科的我愣是不服输地选了理科。那时的我怀着满腔斗志,觉得女生不适合学理科的说法都是假的,只要自己肯学,肯定不会比别人差。  然而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却很骨感。高二下学期学的理科,高三刚开学,我就从曾经大综合时的班级前十掉到了理科班的倒数后十。数学、物理、生物,
纳米比亚共和国位于非洲的西南部,这里干旱少雨,一年四季分明,虽然属于沙漠国家,却有着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  纳米比亚的“骷髅海岸”位于纳米布沙漠和大西洋冷水域之间,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干燥的地方,每年降雨量仅为5毫米。这里生活着百兽之王——纳米比亚狮子,它们通常以捕猎到的羚羊和鸵鸟等动物为食。虽然狮子是食物链中顶级的掠食动物,但是沙漠地带可以捕食的动物毕竟数量有限,而且还都很瘦弱,所以它们常常面临忍
风 声  用,便在消耗 ○黄小平  一块肥皂,用来洗衣,会越用越小;一支蜡烛,用来照明,会越用越短;一炉炭火,用来取暖,会越用越黯淡,最后成为灰烬。一个人活在世上,也在不断地“用”自己,用力、用脑、用青春、用热血、用汗水,会像肥皂一样越用越少,直到最后耗尽整个自己。  一个人“用”自己,为谁用?为自己,还是为别人?如果光为自己,那我们还不如一块肥皂、一支蜡烛和一炉炭火。当一块肥皂、一支蜡烛、一炉炭
关于TA:任嘉伦,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2010年参加《先声夺金,唱响亚运》歌手挑战赛全国总决赛,获得“优秀亚运歌手”称号。作为新一代的演员,任嘉伦并不浮躁,愿意沉淀下来用心打磨自己,用实力为国产剧输入了高品质的年轻力量。  适用话题:年轻力量;追梦;迎难而上  每年秋天,鲑鱼溯河而上,进入淡水流域,停止进食,忍饥前行,飞跃瀑布,完成使命。  2020年年初,任嘉伦因为《锦衣之下》再次走入大众的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