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例1:患者男, 37岁.发现左颈部肿物2年,逐渐增大,无疼痛.临床诊断左颈部肿物性质待查,于1996年5月24日行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颈内动脉外侧,有包膜,周围血供较丰富.病理检
【机 构】
: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病理科364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1:患者男, 37岁.发现左颈部肿物2年,逐渐增大,无疼痛.临床诊断左颈部肿物性质待查,于1996年5月24日行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颈内动脉外侧,有包膜,周围血供较丰富.病理检查:肿物3 cm×2 cm×2 cm,呈椭圆形,有完整包膜,切面灰红、质中.镜下见肿物有纤维包膜,从包膜发出纤维条索(小梁)将肿物分隔成小叶和细胞巢(呈器官样结构).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核圆,染色深,位于细胞中央,无核分裂象. 病理诊断:左颈部化学感受器瘤.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端粒酶RNA(hTR)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以及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26例大肠癌、18例大肠腺瘤、18例大肠息肉及5例炎症病变中端粒酶hTR的
目的:研究人骨肉瘤OS-732细胞系促血管生成作用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对其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方法: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通过解剖显微镜、光镜及免疫组化方法观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因接触性阴道出血5年伴白带增多入院.曾拟诊"宫颈糜烂",给予"宫颈康"等治疗后好转.既往行人流1次,入院前1个月因"不孕症"行宫颈活检,病理报告为:鳞状
手术中冷冻切片的病理诊断是根据冷冻切片组织学形态来进行,以确定病变组织的良恶性为目的[1].制作冷冻切片包括制片、固定、染色三个环节,在冷冻切片中固定液的选择是不可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