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现状及不足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sl5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的健全和发展,权利意识在公民们中越来越重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成为时代发展的必要。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民事方面的精神损害赔偿已经得到了我国司法界的统一认可,但在刑事诉讼领域中精神损害赔偿却遭到排斥,这一矛盾显然损害了法律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本文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现状及不足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案例中引起思考。
  关键词:民事诉讼;精神损害;现状;不足
  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赔偿的立法与司法的现状
  1.1 立法现状
  我国《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47号)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果说《刑法》与《刑事诉讼法》没有将被害人的精神损害纳入刑事法律调整范围的话,那么,法释[2000]47号司法解释则明确将精神损害排除在刑事法律调整范围之外。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的精神损害得不到刑事法律救济,而根据民事法律,被害人由于民事侵权行为遭受的精神损害,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获得赔偿,那么被害人是否可以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呢?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17号)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该批复一次剥夺了刑事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诉权。由于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对精神损害赔偿不同的规定,实践中造成了同一侵权行为因为适用不同的诉讼程序导致不同的判决结果,甚至造成侵权行为越严重,侵权人的赔偿责任越轻,被害人所获得的赔偿越少的怪现象。
  1.2 司法解释
  由于法律对精神损害赔偿客体的规定过于狭窄,赔偿的项目也不明确,不利于保护受害人,也给司法实践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为此,最高院陆续出台了不少司法解释来落实法律规定,其中2001 年《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民法通则120条作了扩充,将精神损害赔偿的客体由民法通则规定的精神性人格权扩大到物质性人格权,同时对损害赔偿金的项目也作了规定,其中第9 条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題的批复》中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一旦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提起了附带民事诉讼,那么,他在诉讼中将不能就精神损害部分得到赔偿,诉讼后也不能就该部分另行起诉,即受害人将彻底的失去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诉权。
  2、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
  2.1 不符合公平原则
  2.1.1 制度上不公平
  附带民事诉讼从本质上讲是民事诉讼,而不是附属于刑事诉讼的,它是为了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办案效率和效益、减少当事人的诉累,而将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合并审理。既然民事诉讼是一个独立的诉讼制度,那么附带民事诉讼就应该按民事法律制度来进行,就应当包含民事诉讼的一切要素,但附带民事诉讼中将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民事赔偿范围之外,且将犯罪行为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民事诉讼赔偿之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在诉讼制度上也是不公平的,将两个本来相容的诉讼制度人为割裂开来。
  2.1.2赔偿范围上的不公平
  按照民法的相关规定,公民的人格权遭受不法侵害,加害人应赔偿被害人因此所遭受的损失,包括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并且伤害程度越重,被害人得到的赔偿应当越多。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精神损害,一般都比民事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程度深,理应得到更多的赔偿,但按现行刑事法律规定,当一个侵权行为达到犯罪程度时,也就是被害人的伤害程度越严重时,被害人得到的赔偿越少。
  2.1.3 实践中的不公平
  在具体的审判实践活动中,极易造成各地区的不公平。在民法将侵犯人格权可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调整范围之前,各地在审理这类案件中表现不同。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与物质水平不一,导致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落实程度与赔偿金额截然不同。
  2.2 破坏了法律间的和谐统一
  各部门法在不同的适用范围内各司其职,但在交叉汇合的领域,应是和谐一致的。在我国,《民法通则》及一些特别法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7号)都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而刑事法律制度中明确排除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致使被害人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得不到救济,造成同一侵权行为,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规定的赔偿范围不一致,适用两种诉讼程序得出的结果不一样,使得部门法之间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不协调、不统一、不和谐。因此,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缺失破坏了法律间的和谐统一。
  2.3 导致刑事法律制度自相矛盾
  刑事法律制度是刑事法律规范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刑法典本身,还包括全国人大的各项决议、两高的司法解释,这些规范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刑事法律制度体系。由于刑事法律制度与民事法律制度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不一致,导致刑事法律制度的自相矛盾。如:法释[1998]23号第八十五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不得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可是,法释[2002]17号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害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理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上述司法解释,一方面肯定附带民事诉讼适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另一方面又不受理被害人依民事法律所享有的人格权等遭受侵害而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一方面肯定被害人可以在刑事判决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另一方面却又规定即使在刑事案件审结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也不受理。因此,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缺导致刑事法律制度自相矛盾。
  参考文献:
  [1]关永红, 段淳林.论精神损害与赔偿[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8 (2) .
  [2]张君君, 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J].唐山学院学报, 2008 (10) .
  [3]向前.论精神损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必要性[J].人民检察, 1996 (4) .
  [4]牛津法律大词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及政策层面的支持,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201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5家民营银行设立,这5家民营银行是我国首批批准设立的民营银行,拉开了民营银行的设立大幕,其中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作为首批民营银行中以互联网形式设立的银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互联网银行以其全新的模式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它无营业网点,无服务柜台,线上办理业务,无担保的模式,这种金融模式对于传统银行业也带来了不小
期刊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蓬勃发展,国际贸易地位也不断提升,但同时也出现了新问题,如之前发生的加工贸易“飞料”走私,贸易摩擦,以及现今我国加工贸易面临转型升级而显现的一系列问题。在发展进程中,加工贸易监管的模式受到质疑,甚至挑衅。因此,探究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适合经济发展状况,有益贸易发展的道路无可厚非。  一、我国加工贸易监管的现状  加工贸易从发展至今40年以来,已逐渐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内核,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社会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就需要完成市政项目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可以提高城市化水平和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市政工程包括市政给排水、市政道路等多方面内容,其中给排水施工是工作的重点。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重点分析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中顶管技术的概况,结合已有的研究和实际的案例,对顶管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市
期刊
摘要:传统模式下的服装设计在广泛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现象,尤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服装设计制造的行业采用低成本的方式,实现高收入的经济效益,使得人们在购买服装的同时,也伴随着安全隐患。为了将这一现象改变,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绿色服装设计逐渐映入人们的眼中,人们开始对绿色服装设计提出了自身不同的设计方式,本文根据生态时代下的发展形式,对现阶段的绿色服装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把人和武器结合起来,要靠训练;培养部队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要靠训练;提高指挥员组织指挥现代战争的能力,也要靠训练。”因此,把军事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是习主席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战略抉择,反映了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需要,适应了我军根本职能和所担负的基本任务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对如何正确看待军事训练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基本途径进行解析,以更好地根据当前军事斗
期刊
摘要: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各行各业也发展迅速。由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娱乐项目的要求也不断增加,电视节目逐渐发展。鉴于此,本文对现场音响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进行研究,通过阐述现场音响的组成要素、现场音响在电视节目中的有效运用,进而提出几点参考性建议。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现场音响有效运用于电视节目中,进而为促进电视节目良好发展献力。  关键词:现场音响;电视节目;现场运用  前言:随着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地质勘察企业逐渐增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激烈。地质勘察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自己的地位就要做好成本管理。企业要重视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将成本管理落实到项目当中,实现企业利益的提升。在当前的地质勘察项目当中,企业的成本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企业的发展。地质勘查企业要找管理问题的成因,提出新的解决策略,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  关键词:地质勘察;施工成本,成本管理  
期刊
摘要:遗嘱继承以法律的形式极大尊重了个人意志,保障了财产可以按照自我意志分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遗嘱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比起传统的手写遗嘱形式,打印遗嘱更为清晰方便,打印遗嘱在遗嘱继承中越来越多被使用。然而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对打印遗嘱的性质及效力并没有规定,针对打印遗嘱的司法判决也都不一致。本文将梳理各方观点,着重探讨的是打印遗嘱的性质及效力。  关键词:打印遗嘱;遗嘱继承;法律效力。  一
期刊
摘要:环境试验是保证产品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手段,将环境试验渗透到军工电子产品生产与验收等各个环节,对充分发挥军工电子产品的性能有利。笔者从开展军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实际出发,根据军工电子产品定型与验收的具体需求,分析环境试验类别,探讨军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及推荐顺序。  关键词:军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类型;顺序  军工电子产品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而军工电子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决定了电子产品对各
期刊
摘要:作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角色,少数民族妇女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民族旅游也为民族妇女提供了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女性如何参与民族旅游开发以及在民族旅游中受到的影响和发生的变化都是值得探究的。本文在实地田野的基础上,探究黔江区十三寨女性参与旅游开发,寻求女性在参与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民族村寨旅游;土家十三寨;女性参与  我国是一个民族成份众多的国家,很多少数民族分散在偏僻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