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教育的目标始终是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但迄今为止,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时代传承下来的教育模式、方法和课程体系、学科分类的影响,致使我们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指导思想和操作过程又出现一些偏差,尤其是在培养所谓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方面,在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不少争议和分歧。其中,对于在高校中是否应该普遍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新时期人文精神如何界定,人文精神的作用和弘扬途径等问题的解答,目前仍然是“百花齐放”。本文对此略抒管见,以求教于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