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停止的地方传说开始了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M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勋常常怀念自己的童年时代。他还没认字时,就经常依偎在母亲身旁,听她讲《白蛇传》《西游记》等,听得入迷。那时,他家住在台北大龙峒,旁边是一座寺庙——保安宫,供奉着保佑平安的医神。庙里人来人往,很是热闹,经常会有弹琵琶、唱南管的,拿一把三弦,叮叮咚咚,说的、唱的大都是“三国”“水浒”“封神”,戏台上反反复复上演的,也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年少的他常常挤在人群中,百听不厌。
  长大后,蒋勋四处游历,读书、写诗、画画、做节目、当老师,在世间传播美。但让他念念不忘的,仍是那些儿时听来的故事和传说。
  1988年,过了不惑之年,蒋勋开始打捞记忆,回溯童年听来的那些传说、神话、童话,将之重新解构,创作自己的“故事新编”。30多年间,他取材东西方历史典故,谈古论今,最终完成18个故事,收录在新书《传说》中。
  “文字一个萝卜一个坑,语言却天马行空,同一个传说,每次听,都不一样,不同的人说,也不一样。所以,‘传说’总是需要一说再说。”蒋勋说。他的《传说》,讲的还是古老的故事,但融入自己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感悟,道出故事的另一面。而这正符合“传说”之义,“历史停止的地方,传说开始了”。
  在《嵇康与广陵散》中,蒋勋和历代先贤一样,去追寻《广陵散》的下落。他从嵇康入狱讲起,写送饭食的狱卒老丁与嵇康之间的对话。在这对话中,道出一个深困牢笼但内心叛逆、自由的嵇康。临刑前,嵇康在狱中以桃枝在铁栏杆上为老丁奏了一曲《广陵散》。
  《褒姒病了》一文,蒋勋借城中渔夫老七之口讲述褒姒的故事。老七曾见过褒姒一面,之后对她念念不忘,喋喋不休地向众人讲述着褒姒的美丽,褒姒的忧伤,褒姒喜欢听瓷器破碎、锦缎撕裂的声音,以至于幽王燃起烽火,只是为了向天下宣告“褒姒病了”。在人们眼中,幽王是“暴君”,褒姒是“祸水”,只有老七和幽王惦记着,除了战争,还有另外的大事,那就是“褒姒病了”。
  在《庄子与蝴蝶》里,蝴蝶因太过美丽而遭遇“针刑”,庄子看到数以万计的蝴蝶被钉在板上,痛心不已,在那一瞬间梦到自己幻化为蝴蝶;在《关于屈原的最后一天》中,屈原遇到了汨罗江边醉酒的渔父,在他跳江后,渔父唱起了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还有佛经上的“割肉喂鹰”,希腊神话中“水仙花的故事”,等等,蒋勋将那些古老故事重新复活,并照见现实。比如《三个愿望》中,老夫妇因为向天使许愿产生分歧,最终只得到一盘热气腾腾的香肠,似在告知人们:无论多么美好的愿望都需要从虚浮的“幻梦”中醒来,重回平凡现实。
  故事的结局、人物的命运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講和听的过程。蒋勋说,无论是美丽还是悲哀,无论是可解还是不可解,故事总得讲下去,因为生命未完,“从神话、传说这面镜子的反射中看到自己的原型,你就能读懂自己,对未知的命运也比较不容易慌张了”。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是在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缓解人口红利缩减带来的压力,促进经济增长。保障状况和迁移意愿会影响农民工劳动供给数量和质量,同时保障状况也通过作用于农民工迁移意愿而影响其劳动供给。基于2016年和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研究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保障状况和迁移意愿对农民工劳动供给时间和劳动供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流出地医疗保障的农民工劳动供给时间更长,但劳动供给质量却更低,而拥有流入地医疗保障,则在显著减少农民工劳动供给时间的同时提高了其劳动供给质
2021年5月17日,樂黛云在北京大学朗润园家中接受本刊记者采访。(赵凤兰/摄)  自传《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的发布会上,北大中文系的“传奇人物”纷纷到场,自称传主的“学生”,讲起与她有关的往事。  1956年,17岁的广东青年洪子诚考入北大;彼时,她已是拥有4年教龄的老师。1969年,在钉螺丛生、一片荒芜的江西鲤鱼洲,他们共同度过了两年“干校”岁月——日后“当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的一代
国家元首被国民当众掌掴?6月8日,这令人尴尬的一幕发生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身上。现场视频显示,马克龙满面笑容地走到安全围栏前打算与民众握手,脚步还没停稳,就有一名男子伸出巴掌扇向他的左脸……  这段视频迅速在网上疯传。袭击者是谁?为啥打马克龙?全球媒体纷纷追问。一时兴起打总统  马克龙遇袭时,正在东南部的德龙省视察,刚刚参观完一所职业技术学校。袭击者是一名穿绿色T恤的长发男子,站在围栏外最前排,在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