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实践调查及对策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huanghehuangg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振兴中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直接关系到民族凝聚力、传承民族文化,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以班级管理及辅导员工作为视角,对当前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危机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认同危机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生存境遇,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潮中,任何国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其中。经济全球化也带动了文化全球化,世界各地的地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不断交融、碰撞,以其独特的方式寻找平衡。在我国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不可避免地担负起平衡中西方文化价值矛盾与冲突的责任。
  从高校外语学院教学与学生管理的现状来看,外语学科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外语学院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更大,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更大,进而导致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作为联系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辅导员在提升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应在班级管理、学生管理活动中,努力营造民族文化氛围,组织民族文化相关活动,通过各种形式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一、 民族文化认同界定
  从民族文化认同的本质内涵来看,民族文化认同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承认与认可,并赞同民族文化;二是要对民族文化具有归属意识,自觉区分“我们”与“他们”;三是将民族文化的内涵进行外化,在实践中传承民族文化,创新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本质上是对价值的认同,是对精神的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危机通常是指民族成员对本民族身份感与归属感的丧失,也可理解为自我价值观与自我意义的丧失。民族文化认同具有突出的意义,即凝聚理想,发挥民族文化的竞争力。
  二、 当前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危机调查及分析
  (一) 民族文化认同危机调查
  針对当前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现状,并结合了大学生个体的切身实际和科学理论基础,对我校外语学院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作为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依据。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认同;二是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认同;三是民族文化认同危机下采取的措施。对中国民族文化认同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中国国粹、传统节日、上下五千年历史、四书五经、四大名著、四大发明等;对西方民族文化的认知调查内容包括:西洋节日、西方文学影视作品、西方普世价值、西方饮食、西方社会制度、西方生活方式等。
  (二) 民族文化认同程度弱化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缺失现象存在,民族文化认同程度弱化。从单项调查内容的结果分析来看,多数学生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缺乏人文知识,特别是有关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掌握较弱。外语学院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弱化的主要表现为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缺失,反而对西方文化的认知较高。分析原因发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使得大学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较明显,尤其是外语学院的学生,长期接触外语及外国文化,使其对西方文化的认同感提升,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下降。尤其是针对外语学院而言,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第二语言的培养,忽视了汉语文化的熏陶,此消彼长,进而导致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弱化。
  (三) 主流价值观及意识形态认同度弱化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弱化,对主流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认同危机。对社会主义信仰、对国家信仰等方面的危机较为突出,此外在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下,大学生群体中人生理想信念慢慢失重,个人主义逐渐抬头,拜金主义逐渐兴起,急功近利蔚然成风,符号消费主义渐进发展。调查结果显示,在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的影响下,大学生自我利益观、粗放的消费观、随性的恋爱观、多变的择业观、功利的实用观逐渐侵蚀他们。对原因进行分析可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化变迁、社会转型等因素不断解构着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意识形态的认同。同时互联网的内容导向、外语学习的导向等也是外语学院大学生民族主流价值观与意识形态认同弱化的重要原因。
  三、 当前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管理对策
  一是班级管理中强化民族文化教育宣传。对当前我国大学的学生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可知,辅导员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传达与执行学校政策要求的执行人,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引导者与执行者。因此在大学生班级管理中,辅导员要着重强调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宣传,将班级作为民族文化教学的基本单元,学校作为民族文化教育的主阵地。辅导员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引导学生建立稳固的“三观”。此外,辅导员还应积极开展日常班级活动,并在活动中融入民族文化认同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强化民族文化认同。
  二是班级管理中重塑核心价值观。在具体班级管理中,辅导员应重点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突出民族文化氛围。在班级管理中通过教育宣传与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加强传统文化意识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传承,鼓励、组织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内涵具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产生强大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唐晓燕.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缺失与提升[J].湖南社会科学,2010,11.
  [2]刘燕.多元文化场中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的提升[D].广州大学,2012,5.
  [3]杨森.外语学习对大学生文化认同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12.
  作者简介:
  王彦婷,现就职于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能力,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过程中。教育部基础教育纲要明确提出要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术教育作为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其宗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为个体将来健康全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就是摆在广大基础教育阶段美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如下几个维度解读这一问题。  关键词:初中阶段;美术
摘 要:《纲要》指出:“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对幼儿有发展价值。”是的,把一些废旧材料投入到美工区里,促使幼儿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美工活动,同时也能改掉浪费纸张的陋习。《指南》指出:“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在美工区里,幼儿会根据自己头脑里天马行空的想象,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创造出各种很特别的事物,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也能让小碎纸得到第二次的重生。  关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我园正在进行《托幼一体化》的课题研究,我作为课题组的一名成员,每周对托班幼儿开展一次亲子活动。  关键词:亲子活动;幼儿教育;探索创新  在活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亲子活动对托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亲子活动有利于幼儿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亲子
摘 要: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它要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所。因此,为提高学生的素养,必须把教学与学校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发展有利于教学的学校管理。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学;如何改善学校管理  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进行,我们会发现教学与学校管理的关系日益密切。但是当今的学校管理仍然不够健全,有些地方可以说是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在研究学校管理与教学的基础上,在探求利于教学的学校管理上提出自己的
摘 要:中职学校专业众多,生源的质量参差不齐。对于大部分中职学生而言,家庭关系相对紧张,如家庭经济困难、留守少年、父母与子女关系淡薄或者紧张,学生自律能力差等问题,导致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能集中注意、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這也给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带来种种问题与困难。因此,班主任必须针对“问题”学生制定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以适应职教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问题与对策  班级作为一
摘 要:吴正宪老师在中国小学数学界具有很高的威望,她是一个重感情、充满人情味的老师。课堂上,她不仅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用她对孩子的爱心和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塑造他们。她的嘴边常挂上一句:“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想:这句话的威力肯定很巨大。在教学中,我真正地把学生当成是我的孩子。  关键词:假如;孩子;呵护;真心;善待  一、 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吴老师说:
摘 要:陶瓷是我国历史文明的精粹,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德化作为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与湖南醴陵和江西景德镇并称为“三大瓷都”,除此之外德化还拥有众多的旅游景区和民俗文化。将这些本土资源运用到幼儿教育中,能够加深孩子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让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增加其对世界的认知程度,组织相应的活动来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教育,使其萌发热爱自然、团结互助的思想,促进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本土资源;区域活动;实践与
摘 要:教学情景创设对化学课堂的作用重大,本文就日常教学中创设的情景做了归类,分析,并提出了优化。  关键词:情景创设;积极性;有趣;有效  在教学与学习中,教学情景的创设极为重要,这不单有利于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连接,也方便让学生对知识开展优化,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情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让能力得以提升。那么,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况应该如何处理?难道只是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