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 男性,38岁,主因“纳差4个月,腹痛、消瘦2个月”于2012年5月1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出现纳差,食量减半,伴乏力;偶有腹胀,进食后明显,未予重视。2个月前出现上腹部钝痛,伴消瘦,4个月来体重减轻约8 kg,故于我院门诊就诊,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体检: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脏肋下3 cm、剑突下7 cm可触及,边缘钝,质地硬,表面结节感,轻压痛。实验室检查:HBV-DNA(-),HBsAg(+)、HBcAb(+)、HBeAb(+),甲胎蛋白>12 000 μg/L,肝功能Child-Pugh分级
【机 构】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漳州 363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男性,38岁,主因“纳差4个月,腹痛、消瘦2个月”于2012年5月1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出现纳差,食量减半,伴乏力;偶有腹胀,进食后明显,未予重视。2个月前出现上腹部钝痛,伴消瘦,4个月来体重减轻约8 kg,故于我院门诊就诊,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体检: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脏肋下3 cm、剑突下7 cm可触及,边缘钝,质地硬,表面结节感,轻压痛。实验室检查:HBV-DNA(-),HBsAg(+)、HBcAb(+)、HBeAb(+),甲胎蛋白>12 000 μg/L,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胸部CT检查结果示双肺多发性转移瘤(图1)。肝脏MRI检查结果示肝左外叶巨大肿瘤,大小约为11.0 cm×9.0 cm×11.8 cm,瘤内少量出血(图2)。既往史:2008年8月被诊断为新月体肾炎,予激素冲击治疗2次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1次;慢性乙肝病史4年,长期口服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术前诊断:肝左叶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Ⅲb期),慢性乙肝。
其他文献
肠外营养是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规范应用“全合一”模式。肠外营养多腔袋将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等营养素分组封装于2个或3个腔组成的非聚氯乙烯软袋中,在使用时将内腔分隔带打开。多腔袋制剂有多种规格,具有处方合理、质量标准严格、即开即用等特点,可减少处方和配制差错,减少血流感染,满足多数患者的临床营养需求。针对肠外营养多腔袋在国内临床应用中的不规范现象,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组织国内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消化科、老年医学、营养科、临床药学和循证医学等领域专家,遵循最新临床指南编撰国际标准,
巴德-吉亚利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由肝静脉流出道梗阻导致的复杂肝脏血管疾病。我国B-CS患者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与西方国家存在明显差异。鉴于我国B-CS的特点,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布-加综合征及肝脏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本领域相关专家制定了《中国巴德-吉亚利综合征多学科协作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本共识对国内B-CS的流行病学、发病原因、疾病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等研究现状进行逐一阐述,旨在为临床医师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以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国内B
胆道恶性肿瘤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确诊时往往已失去根治性切除手术的机会。转化治疗可使初始无法切除患者有机会达到R0切除。但由于胆道恶性肿瘤高度异质性与复杂免疫微环境的存在,其转化治疗仍处于积极探索阶段。靶免联合治疗作为新兴转化治疗方式,对提高转化率具有重大意义。深入发掘靶免联合治疗的机制以及改进免疫微环境,极有希望成为未来胆道恶性肿瘤转化治疗的方向。“,”Biliary tract cancer has insidious onset and high degree of malignancy, and
目前关于胆管癌的分类、命名和定义在国内外均存在较多争议,给临床工作的使用带来了混乱。此工作需要根据肿瘤命名原则、解剖部位、肿瘤起源、病理分类、生物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方式等;还需要遵循:WHO肿瘤分类、UICC分期、ICD疾病分类、中国相关规范;并参考欧州肝病学会指南、AJCC分期、NCCN指南。作者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临床实际,对胆管癌的定义、分类和中文命名进行思考,并提出更新建议,希望能够规范和统一临床实际工作中胆管癌的分类和中文命名。“,”At present, the classifica
胆囊良性疾病是外科常见疾病,其发生率逐年增高,胆囊良性疾病与胆囊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在其外科治疗方面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不仅会引起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增加,亦会导致胆囊癌的发生率上升,甚至延误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为规范其外科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制定了《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2021版)》,共识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推荐意见,以期进一步规范我国胆囊良性疾病的外科诊治,达到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降低胆囊
坏疽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的一种,其病程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临床医师在工作中极易出现漏诊、误诊。然而在各类指南中,坏疽性胆囊炎多未被重视。本文对坏疽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病理学表现、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及治疗方式进行了系统性归纳整理,希望为临床医师提供一个完整清晰的诊治流程。“,”Gangrenous cholecystitis is a kind of acute cholecystitis, whose course of disease progresses rapidly, early d
肝移植术是挽救终末期良性肝病患者的重要手段,评估终末期良性肝病患者等待期和移植术后生存情况可更精确地指导供器官分配。近年来提出的终末期良性肝病相关的预后评分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基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包括SOFT评分、P-SOFT评分、UCLA-FRS评分和BAR评分;另一类评分系统基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概念,包括CLIF-C-ACLF评分、TAM评分、AARC-ACLF评分和COSSH-ACLF评分。基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概念的评分较MELD评分在预测终末期肝病患者等待期和肝移植术后预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n [1, 2, 3]。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cHCC-CCA)三种病理学类型,3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病理学、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