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中心城区活力特征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lo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百度位置服务数据(LBS),利用k-means聚类、重心模型等方法,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青岛市中心城区活力特征展开研究,以期对理解城市空间、布局服务设施、提高城市活力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空间活力强度总体呈日高夜低特征,日间活力三峰两谷,存在小幅波动;各行政区活力密度高低互现,形成带状延续、单中心放射、单中心聚集、双中心放射、多核串联5种聚集模式;空间上东岸城区和北岸城区活力重心分布范围更广,西岸城区重心分布更为密集。
其他文献
介绍了砷污染的来源以及危害,传统处理方法的优劣及其应用限制和最新低成本脱砷吸附剂的研究进展。在水污染领域,低浓度污染水体一直都是较为棘手的问题,因为体量巨大无法统一处理。吸附技术,尤其是低成本吸附剂对于此类体量巨大的低浓度砷污染水体的脱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吸附剂原材料、吸附容量以及吸附等温线拟合效果方面,综述了低成本吸附剂吸附脱砷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在实际应用上的不足,探讨了低成本脱砷吸附剂的未来研究方向。
为研究城市快速路合流区换道行为对主线车道上游交通流的影响,首先用全速度差模型描述主线后随车与完成换道前车的跟驰行为特性;其次使用NGSIM数据完成模型参数标定,通过比较样本观测值与模型仿真值误差,验证模型仿真效果;最后设计数值仿真实验,模拟合流区瓶颈路段车辆换道引发的拥堵流形成及消散演化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快速路合流区瓶颈路段饱和流条件下,车辆换道行为导致主线车道上游车辆的速度波动范围增大,交通流扰动强烈,是造成交通流失效及诱发车辆追尾事故的主要原因。研究可为加强快速路合流区常发性瓶颈路段交通安全管控、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