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天气晴好,我们学校就会在课间安排学生们到室外做广播操。可是我发现,在活动前后,由于同学们都要集体进出教室,所以楼道里总是拥挤不堪,秩序非常混乱。若是再有突发情况发生,那楼道里就会更加拥挤,人群难以疏散,甚至有可能发生踩踏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我与老师进行了多次沟通,并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建议,老师也很重视我提出的问题。我们认为,如果要为学生的快速疏散设计一种逃生装置,并实现密集人群的快速转移,那么对原有楼道就需要进行改进,可如何将普通楼道演变为一条逃生通道呢?
经过多次的实地检查和研究,我和老师一致认为,若要使现有的楼道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具备一定的救生能力,那么就必须对楼道栏杆进行改进。但这些栏杆可都是死死地固定在楼道上的呀!怎么才能让它为我们所用呢?
在浏览网页时,我看见一些国外大学的教学楼中有滑梯设备供同学们使用,为何我们不能将楼道改造为滑梯呢?最终,我和老师共同设计完成了一套楼梯改造方案:在原本固定的栏杆外套上一个圆筒,使其能来回滚动;再为栏杆上下加上滚珠,使其能够滑动;然后将一个支点上改装成万向轮连接方式,使之可以做水平和垂直转动。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控制栏杆活动了。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栏杆可以滑动到教学楼的另一侧,或旋转到中间,然后借助千斤顶装置,快速将其放下并延伸到地面,成为滑梯逃生通道。它平时是一条普通栏杆,危急时就能演变为逃生滑梯。具体的示意图如下:
本套装置在设计与试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共同设计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问题一:需要解决栅栏能单独滑出并能延伸到地面作滑梯。
解决方案:把教学楼栏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外框固定装置,就如普通栏杆一样,但要有一个小小改动——在其内部上下方向挖一条滑槽,就好像一个外框。第二部分就是滑动栅栏部分,也就是滑梯,在它上下沿安装滚珠,使它可以在外框栏杆的槽内滑动,同时保证它的栅栏也能滚动。此外,为防止人员在下滑过程中冲出滑梯,还需在其两侧装上小护栏。
问题二:由于栏杆高度与走廊宽度不一致,栏杆横放后,与走廊衔接处有空隙,在紧急情况下会有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特性,将栅栏设计成为可压缩和展开的形式。收集起来装入外框内时可将栅栏压缩成倾斜状,使用时则可伸展成与走廊一致的宽度。这样滑梯和走廊在衔接上就不会有空隙。
问题三:滑梯在滑到一侧时,由于滑梯本身的重力作用,滑梯会倾斜,可能导致滑梯和外框的摩擦力增大,很难再向外滑动。同时,滑梯一旦滑出后,就会摔到地面上,致使滑梯受损而无法使用。
解决方案:在端点延长线上增加一个液压支点。一方面,在滑梯向一侧滑动时,可作为支点,支撑滑梯端点在滑到一侧时不会因为自身重力过大而发生倾斜,避免滑梯与外框的摩擦力增大;另一方面,利用液压支点下降滑梯,可以保证滑梯在接触地面时不会受到损伤。
为此,我与老师进行了多次沟通,并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建议,老师也很重视我提出的问题。我们认为,如果要为学生的快速疏散设计一种逃生装置,并实现密集人群的快速转移,那么对原有楼道就需要进行改进,可如何将普通楼道演变为一条逃生通道呢?
经过多次的实地检查和研究,我和老师一致认为,若要使现有的楼道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具备一定的救生能力,那么就必须对楼道栏杆进行改进。但这些栏杆可都是死死地固定在楼道上的呀!怎么才能让它为我们所用呢?
在浏览网页时,我看见一些国外大学的教学楼中有滑梯设备供同学们使用,为何我们不能将楼道改造为滑梯呢?最终,我和老师共同设计完成了一套楼梯改造方案:在原本固定的栏杆外套上一个圆筒,使其能来回滚动;再为栏杆上下加上滚珠,使其能够滑动;然后将一个支点上改装成万向轮连接方式,使之可以做水平和垂直转动。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控制栏杆活动了。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栏杆可以滑动到教学楼的另一侧,或旋转到中间,然后借助千斤顶装置,快速将其放下并延伸到地面,成为滑梯逃生通道。它平时是一条普通栏杆,危急时就能演变为逃生滑梯。具体的示意图如下:
本套装置在设计与试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共同设计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问题一:需要解决栅栏能单独滑出并能延伸到地面作滑梯。
解决方案:把教学楼栏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外框固定装置,就如普通栏杆一样,但要有一个小小改动——在其内部上下方向挖一条滑槽,就好像一个外框。第二部分就是滑动栅栏部分,也就是滑梯,在它上下沿安装滚珠,使它可以在外框栏杆的槽内滑动,同时保证它的栅栏也能滚动。此外,为防止人员在下滑过程中冲出滑梯,还需在其两侧装上小护栏。
问题二:由于栏杆高度与走廊宽度不一致,栏杆横放后,与走廊衔接处有空隙,在紧急情况下会有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特性,将栅栏设计成为可压缩和展开的形式。收集起来装入外框内时可将栅栏压缩成倾斜状,使用时则可伸展成与走廊一致的宽度。这样滑梯和走廊在衔接上就不会有空隙。
问题三:滑梯在滑到一侧时,由于滑梯本身的重力作用,滑梯会倾斜,可能导致滑梯和外框的摩擦力增大,很难再向外滑动。同时,滑梯一旦滑出后,就会摔到地面上,致使滑梯受损而无法使用。
解决方案:在端点延长线上增加一个液压支点。一方面,在滑梯向一侧滑动时,可作为支点,支撑滑梯端点在滑到一侧时不会因为自身重力过大而发生倾斜,避免滑梯与外框的摩擦力增大;另一方面,利用液压支点下降滑梯,可以保证滑梯在接触地面时不会受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