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通过对青中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比较,来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在青中年梗死患者发病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以4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随机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并按国际标准将患者组分为青年组(年龄在35~45岁;n=20)及中年组(年龄在45~60岁;n=20)。在发病第2日清晨空腹采血,用英国DREW公司DS30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用上海新波公司时间分辨荧光检测系统,应用时间分辨荧光检测法检测维生素B12(VITB12)及叶酸(FOLIC ACID)含量。血脂、血糖、肾功均用Beckman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流变学由利普生公司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分析。血压为入院首次测量值。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青中年 高效液相微柱层析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1.074
资料与方法
患者组:脑梗死患者共40例,均来源于2003年05月~2003年0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的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中年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45~60岁(平均52.98±4.38岁);青年组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32~45岁(平均41.53±3.28岁)。
对照组:健康组40例,均来源与我院体检健康者,均无心、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及血栓性疾病。中年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6~60岁(平均53.54±4.23岁)。青年组20例,平均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2~45岁(平均41.14±3.05岁)。
血标本的采集和保存:脑梗死组在发病第2日清晨空腹用真空采血管采血8.5ml,其中肝素抗凝血5ml及非抗凝血3.5ml,3000转/分离心,分离血浆及血清放入-80℃冰箱内储存,对照组清晨空腹以同样方法采血。
血标本的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由于使用英国DREW公司DS30同型胱氨酸检测仪及配套试剂应用高效液相微柱层析检测,血清维生素B12及叶酸含量采用上海新波公司时间分辨荧光检测系统,应用时间分辨荧光检测法检测,蛋白、血脂、血糖、肾功均用Beckman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流变学由利普生公司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分析。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的步骤如下:①200μl样本中加入10μl内标准品及20μl还原剂,用微量震荡仪混合均匀。②室温温育10分钟。③加入200μl的沉淀剂,微量震荡仪混匀后用微量离心机13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100μl放入配套深中色玻璃管中。④加入荧光剂100μl,微量震荡仪混匀。⑤60℃水浴锅中温育50分钟后取出。⑥加入10μl终止液,微量震荡仪混匀。⑦将标本加入DS30同型胱氨酸检测仪中检测。
DS30同型胱氨酸检测仪可测出内标准与样本中HCY的比值,而试剂盒内标准的数值是衡定不变的,这样就可以计算出HCY的浓度。HCY的浓度用μmol/L表示。参考值≤15.9μmol/L。
维生素B12测定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取适量的板条,在每孔中加入200μl的蓝色抗-IF溶液。②快速振荡60分钟。③在第一次孵育开始20分钟后,开始预处理样本、质控。④加100μl样本到试管中,在加入100μl释放工作液到每管中,混合。并慢速孵育15分钟。⑤在试管中加入300μl的中和工作液对慢速振荡15分钟。⑥洗板1次、排干。⑦在每个小孔中加入稀释后的铕标记的溶液50μl。⑧在每个小孔中加入预处理过的150μl的标准品和样品。⑨在每个小孔中加入50μl的结合试剂稀释液。⑩在常温下慢速振动60分钟。洗板6次。在每个小孔中加入200μl的增强液,加样过程中,避免加样头碰到小孔的边缘和其中的试剂,以免污染。慢速振荡5分钟。确定微孔反映条已固定在时间分辨荧光检测仪上,开始检测。
叶酸测定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处理样本、质控和病人样本:加入100μl样本到试管中再加入100μl释放工作液到每管中,混合。②取适量的板条,在每孔中加入200μl的蓝色抗-FBP溶液。③慢速振荡30分钟。④在试管中加入300μl的中和工作液并慢速振荡15分钟。⑤抗-FBP孵育后洗板1次、排干。⑥在每个小孔中加入稀释后的铕标记的溶液50μl。⑦在每个小孔中加入预处理过的150μl的标准品和样品。⑧在每个小孔中加入50μl的结合试剂稀释液。⑨在常温下慢速振动60分钟。⑩洗板6次。在每个小孔中加入200μl的增强液,加样过程中,避免加样头碰到小孔的边缘和其中的试剂,以免污染。慢速振荡5分钟。确定微孔反映条已固定在时间分辨荧光检测仪上,开始检测。
调查内容: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全部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脑卒中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均为无=0、有=1)、年龄、饮酒史(<1两/日=0、1~3两/日=1、3~5两/日=2、>5两/日=3)。
统计方法:采用随机选取实验设计,组之间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同型半胱氨酸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结 果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青年脑梗死患者与同年龄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别(P<0.05),中年脑梗死患者与同年龄对照组也有差别(P<0.05)。
正常对照组中年人的Hcy水平与青年人的Hcy水平并无差别(P>0.05),中年患者组与青年患者组之间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
在多元回归中,HCY浓度与叶酸、维生素B12具有相关性(P<0.05),并于饮酒史、性别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
讨 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显著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青年脑梗死患者中意义由为重要,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与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及性别、饮酒等因素具有相关性。这提示我们在通过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来预防脑梗死的同时,要注意通过降低血浆叶酸、维生素B12,控制饮酒等方面来有效维持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青中年 高效液相微柱层析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1.074
资料与方法
患者组:脑梗死患者共40例,均来源于2003年05月~2003年0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的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中年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45~60岁(平均52.98±4.38岁);青年组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32~45岁(平均41.53±3.28岁)。
对照组:健康组40例,均来源与我院体检健康者,均无心、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及血栓性疾病。中年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6~60岁(平均53.54±4.23岁)。青年组20例,平均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2~45岁(平均41.14±3.05岁)。
血标本的采集和保存:脑梗死组在发病第2日清晨空腹用真空采血管采血8.5ml,其中肝素抗凝血5ml及非抗凝血3.5ml,3000转/分离心,分离血浆及血清放入-80℃冰箱内储存,对照组清晨空腹以同样方法采血。
血标本的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由于使用英国DREW公司DS30同型胱氨酸检测仪及配套试剂应用高效液相微柱层析检测,血清维生素B12及叶酸含量采用上海新波公司时间分辨荧光检测系统,应用时间分辨荧光检测法检测,蛋白、血脂、血糖、肾功均用Beckman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流变学由利普生公司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分析。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的步骤如下:①200μl样本中加入10μl内标准品及20μl还原剂,用微量震荡仪混合均匀。②室温温育10分钟。③加入200μl的沉淀剂,微量震荡仪混匀后用微量离心机13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100μl放入配套深中色玻璃管中。④加入荧光剂100μl,微量震荡仪混匀。⑤60℃水浴锅中温育50分钟后取出。⑥加入10μl终止液,微量震荡仪混匀。⑦将标本加入DS30同型胱氨酸检测仪中检测。
DS30同型胱氨酸检测仪可测出内标准与样本中HCY的比值,而试剂盒内标准的数值是衡定不变的,这样就可以计算出HCY的浓度。HCY的浓度用μmol/L表示。参考值≤15.9μmol/L。
维生素B12测定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取适量的板条,在每孔中加入200μl的蓝色抗-IF溶液。②快速振荡60分钟。③在第一次孵育开始20分钟后,开始预处理样本、质控。④加100μl样本到试管中,在加入100μl释放工作液到每管中,混合。并慢速孵育15分钟。⑤在试管中加入300μl的中和工作液对慢速振荡15分钟。⑥洗板1次、排干。⑦在每个小孔中加入稀释后的铕标记的溶液50μl。⑧在每个小孔中加入预处理过的150μl的标准品和样品。⑨在每个小孔中加入50μl的结合试剂稀释液。⑩在常温下慢速振动60分钟。洗板6次。在每个小孔中加入200μl的增强液,加样过程中,避免加样头碰到小孔的边缘和其中的试剂,以免污染。慢速振荡5分钟。确定微孔反映条已固定在时间分辨荧光检测仪上,开始检测。
叶酸测定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处理样本、质控和病人样本:加入100μl样本到试管中再加入100μl释放工作液到每管中,混合。②取适量的板条,在每孔中加入200μl的蓝色抗-FBP溶液。③慢速振荡30分钟。④在试管中加入300μl的中和工作液并慢速振荡15分钟。⑤抗-FBP孵育后洗板1次、排干。⑥在每个小孔中加入稀释后的铕标记的溶液50μl。⑦在每个小孔中加入预处理过的150μl的标准品和样品。⑧在每个小孔中加入50μl的结合试剂稀释液。⑨在常温下慢速振动60分钟。⑩洗板6次。在每个小孔中加入200μl的增强液,加样过程中,避免加样头碰到小孔的边缘和其中的试剂,以免污染。慢速振荡5分钟。确定微孔反映条已固定在时间分辨荧光检测仪上,开始检测。
调查内容: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全部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脑卒中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均为无=0、有=1)、年龄、饮酒史(<1两/日=0、1~3两/日=1、3~5两/日=2、>5两/日=3)。
统计方法:采用随机选取实验设计,组之间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同型半胱氨酸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结 果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青年脑梗死患者与同年龄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别(P<0.05),中年脑梗死患者与同年龄对照组也有差别(P<0.05)。
正常对照组中年人的Hcy水平与青年人的Hcy水平并无差别(P>0.05),中年患者组与青年患者组之间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
在多元回归中,HCY浓度与叶酸、维生素B12具有相关性(P<0.05),并于饮酒史、性别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
讨 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显著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青年脑梗死患者中意义由为重要,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与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及性别、饮酒等因素具有相关性。这提示我们在通过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来预防脑梗死的同时,要注意通过降低血浆叶酸、维生素B12,控制饮酒等方面来有效维持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