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选》学与20世纪现代《选》学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concarm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传统《选》学不仅在《选》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就,而且传统《选》学中已蕴涵着现代《选》学的萌芽——整体观与现代《选》学的某些专题的出现。如汪师韩的《选》学整体研究,阮元的《文选序》研究,朱彝尊的《文选》成书过程研究,清代孙梅的《文选》、《文心雕龙》相互关系研究,张云(王敖)《选学胶言》、钱泰吉《曝书杂记》李善注“注例”研究等,现代《选》学的诞生实为“旧学新知”与“西学东渐”互相影响的逻辑归宿。
其他文献
苎麻是我国特色天然纤维作物,对镉有高耐、高富集作用,是镉污染土壤修复的理想植物。为了快速筛选苎麻耐镉种质,分别采用组培、水培和土培的方式对苎麻种子苗进行耐镉试验,研
声门电阻抗的概念引入半个世纪以来,有关电声门图(electroglottograph,EGG)的研究主要归为三个范畴,EGG波形特征的解释、声带振动周期的监控以及近年来少数振动病的探索[1,2]
基于张德禄建构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着重分析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综合组十位获奖选手设计的演示教学作品中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各符号系统的意义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