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相逢,碰撞高质量发展火花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ww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标杆”,这是吉利科技集团换电业务负责人杨全凯反复提及的一个词。在这个词的背后,是吉利科技进军中国新能源换电产业的雄心壮志。
  从2017年起,吉利科技便开始布局新能源换电产业。3年来,吉利科技日夜兼程开展市场调研分析与技术研发,为的就是打造中国新能源换电产业的新标杆。
  从研发室走向广阔市场,进而成为新标杆,第一步,吉利科技落子重庆。
  为什么是重庆?
  这与重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切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
  “智”者相逢,高质量发展的火花由此碰撞而出。
  新闯关:超1000人实验3万余次
  9月16日,吉利科技集团换电模式发布会在重庆举行。这是吉利科技智能换电站在全国首发亮相,其换电模式也率先落地两江新区。
  为了这一天,杨全凯已经等了3年。3年来,吉利科技以梦为马,超过1000人參与研发,进行了超过3万次的相关实验,获得换电相关专利千余件。
  “这是吉利科技换电生态建设里程碑式的一步,也是吉利科技换电模式走向全国的第一步。”吉利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徐志豪说。
  当梦想逐渐照进现实,吉利科技决定“闯关东”。
  重庆,是吉利科技“闯关东”的第一站。
  “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也是工业重镇,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本底,且有汽摩、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传统制造业,还有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云计算大数据、信息通信等智能产业布局。”杨全凯认为,重庆推行的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吉利科技换电模式的推进思路非常契合,且重庆还是科技部最新批准的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势头发展强劲。
  吉利科技与重庆,互相吸引,一拍即合。
  按照协议,吉利科技将持续深耕换电生态,发展智慧能源服务业务,助力重庆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
  与之相应,重庆将共同推动吉利科技新能源换电模式在重庆全域应用,开展换电网络建设,将重庆打造成为全国第一个智慧换电站点大规模组网运营的示范城市。
  以此为起点,2021年,吉利科技将在重庆建成100座换电站,2023年计划落成200余座换电站,将重庆打造成换电示范城市。以重庆为中心,吉利科技将同步向浙江、山东等全国各地辐射布局。
  来重庆“闯关东”的,不只吉利科技一家。
  9月,阿里巴巴集团西南总部正式落地,入住南滨路CBD商务区中讯时代大厦;去哪儿网将在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内筹建去哪儿网全国第二总部;峰米科技有限公司总部落户重庆,将建设集产业赋能、人才引进、互联网升级等发展要素于一体的智能投影显示科技创新高地,打造辐射全国的智能投显产业集群……
  据统计,仅今年1—8月,重庆招商项目签约合同额8830亿元、同比增长2.8%;到位资金1765亿元、同比增长79.2%。
  新动能:千亿级产业集群“凭空造”
  5年前,巴南区木洞片区只有一个普通的服装工业园区,入驻企业大多从事服装代工生产。
  如今,这里变身为拥有7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的重庆国际生物城,并成为重庆唯一被纳入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程的园区,全市15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创新药物中,这里就占了9个。
  从无到有,源于巴南一心想要扩展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
  2012年,巴南大胆规划,向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奈何收效甚微。直到2017年11月,重庆智睿投资有限公司在此投资130亿元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随后15家生物医药企业相继落地开工,巴南才有了多个处于临床试验的一类新药项目。
  在此基础上,巴南大力推行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生物药为核心,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为特色,通过有针对性地选商进行延链补链,全力打造生态化、国际化的生物医药产业新城。
  目前,巴南正以重庆国际生物城为平台,打造千亿级医药产业集群。未来3—5年,巴南将实现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规模1000亿元,未来5—10年实现产值规模2000亿元,并建设西部地区最全、最强生物药产业链,成为千亿级长江上游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生物城。
  向新兴产业拓展,巴南取得的成效可以看作是重庆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重庆坚定不移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激活新要素,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业态,努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随着新兴产业蓬勃兴起,重庆产业格局发生可喜变化:2019年,重庆智能产业增速达14%,远高于工业增长水平;数字经济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迄今,重庆已集聚大数据智能化企业数千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逾千家。
  新活力:混凝土有了“智慧因子”
  -24%,21%,32%。
  这组数据,来自重庆建工南部混凝土有限公司。
  “过去行业内‘生产靠吼’、‘检测靠手’,通过智能化改造,推动企业‘上云’,我们实现了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公司工人减少24%,运输与泵送效率提高21%,产能利用率提升32%。”重庆建工南部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富春说。
  改变,源自“上天入云”。
  近年来,大数据智能化蓬勃兴起,向云服务、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要效率,加快智能化改造,成为重庆众多工业企业的转型突破口。
  得益于“上天入云”,混凝土也有了“智慧因子”:相关材料入场,通过全智能无人值守系统、全自动地材取样机、AI视觉识别系统、智能仓位管理系统,实现了材料过磅无人操作、自动匹配仓位,随后系统自动取样、检测,并自动推送检测结果,最大限度避免了收料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卸料仓位出错及爆仓风险。
  事实上,改变几乎延伸到了所有的传统产业。
  2019年,牵手阿里云飞象工业互联网平台,磁器口古镇的老店“陈麻花”尝到了数字转型带来的甜头。
  “消费者在线提交需求,企业根据订单进行生产,线上销售份额从不到4成提升到了8成,物流费用也省了很多。顾客少花钱,我们多赚钱,实现了双赢。”陈麻花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学武笑道。
  企业加速“上云”,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硬核”支持。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重庆汇聚多方资源建立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资源池,企业“上云”供给能力不断增强。迄今,重庆已入驻工业互联网服务企业197家,其中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60家、工业大数据服务商38家。
  有了“云”,无数传统企业不停蜕变,与时代同步,重新定义“重庆制造”。
  “近年来,重庆累计实施2200个智能化项目改造,建成数字智能工厂67家、数字化车间359个,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70%。‘5G 智能制造’全面展开,更将为重庆传统产业插上智能化‘翅膀’。”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陈金山说。
其他文献
“十三五”期间,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迎来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6亿元、税前利润27.6亿元;2020年末,集团资产总额达150亿元,实现成立以来36年连年盈利。  作为市属国有重点企业,庆铃集团一直专注于商用卡车主业,下属21家子公司,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人员众多。  大型并不意味着笨重,传统也不等于落后。面对国企改革和汽车“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浪潮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好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好外商投资法,放宽市场准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2019年,渝北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848.2亿元,经济总量再次位居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渝北区签约落户59个招商项目,新签约项目正式合同额达442亿元。自20
中国首部民法典出台。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走进西南政法大学沙坪坝校区,松柏四季如翠。法学家金平已在这里生活了60多年。  金平曾3次参加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誉为“当代民法史活化石”,以他名字命名的“金平法学成就奖”,被称为中国法学界的“诺贝尔奖”。  在5
1956年,18岁的朱朝君考上重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报到那天下着小雨,她被一辆带篷的卡车从两路口拉到袁家岗。到了学校,她跳下车,看到教学楼还未修完,到处泥泞不堪,懊恼自己怎么考到了这所学校。  1959年,19岁的唐文渊坐火车抵达重庆菜园坝。出站后,他看到王家坡那片摇摇欲坠的吊脚楼,心都凉了半截,不承想,重庆医学院的环境比这里更糟。当他置身于四周都是农田的学校时,失望的情绪在心里迅速蔓延开
持续用力,举一反三,推动问题全面彻底整改  文 ︳重庆市林业局  2018年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就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缙云山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作出重要批示。两年来,市委、市政府切实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要求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迅速行动、坚决整改,沙坪坝区、北碚区、璧山区(以下简称三区)和市级相关部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大力度、实举措,齐心协力,持续用力,举一反三,推动问题
让“智慧树”开花结果  在重庆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重庆知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余崇圣和工作人员驾驶着三维激光雷达信息采集车,开展林业普查工作。毫秒间,系统便完成了发射激光、接收信号反馈、处理信号的全过程,推算出这片森林的树木年龄、覆盖率、疏密程度等关键信息。这一技术大大助力了测绘技术的发展,也为其后续在电力巡线、无人驾驶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观音桥商圈等68个地区的“交管自助服务区”,市民
“老张,年货备好没有?”  “看我写的这个春联可不可以?”  2020年1月下旬,临近农历鼠年。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片祥和热闹的景象。  “去年很忙,想趁机休息一下。”社区党委书记谢兰开始期待过年。  2019年,邢家桥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全年无休,全力投入社区488套安置房综合整治工程中。  1月上旬,社区安置房综合整治工程终于全部完成,居民陆续搬进新居。  但此时,新冠肺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以“物美价廉、物超所值”的优势风行全球,却也面临技术含量较低、利润率低、长期处在产业链低端等一系列转型挑战。  发展“中国智造”,正是要破解“中國制造”长远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向全世界亮出“中国智造”新形象。  制造“智能产品”  人类正在迎来“智”时代。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数控和智能化产品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制造业发展的格局
青山远黛,山风习习。  走进武隆区仙女山街道荆竹村归原小镇,仿佛重回童年时光。竹墙篱笆,瓦砖木枋,还有漫山遍野的秋英花,让游客流连忘返。  2015年以前,荆竹村还是一个藏在深山、无人问津的贫困村。年轻人离家外出,打工谋生;老年人守着土地,辛勤开垦,却只得温饱。但如今,荆竹村不仅是仙女山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还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短短5年,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没路、没水、没钱、没人  
编者按: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重庆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集中精力、集中资源,培优做实以“重庆英才”为统揽的人才政策、项目、活动,在打造聚才“洼地”和用才“高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整合推出重庆英才计划  贯彻中央关于人才项目优化整合的要求,将重庆市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