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规·创新·共享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lzl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转变,在网络环境和“微时代”的双重影响下,“微课”已经成为人们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探索教学模式改革的一大突破口。笔者以亲身经历和详细的总结,详实地展示“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探析高中语文良好的课堂文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课堂文化;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课堂文化,是教师和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教育教学的土壤,并使之永远存有活力的动力之源。
  作为一名教师,我让我的学生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文化氛围中呢?学校环境中营造的“校风”,教学环境中营造的“教风”,学习氛围中营造的“学风”,这些都是一种精神力量,指引着每一个人在其中生活与成长。学校及教师影响学生素养,进而形成良好的风气主要依靠两种手段:一种是在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上等进行的“直接的”道德素养的教学;另一种是以教师师德对学生的影响、学科教学中的价值观影响以及学校的集体生活培养为主要途径的“间接的”素养教育。
  作为高三的班主任及語文教师,我关注到了高三年级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特点,想要通过“微课”引导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文化,提升学生素养,提高学习效率。以本学期,我改变以往对学生的说教,计划以课堂活动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活动,在体验中有所感悟与收获,营造良好的氛围,达到主动、自觉、快乐、有智慧地学习。能够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寻求规律、创新思维、共享成果,进而创建良好的课堂文化,提升学生素养。
  二、“微课”引领课堂文化建设,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素养
  (一)“循规”拓宽学生知识体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引导学生做了第一个小游戏活动。我把班级学生分为两个大组,分别给每个大组中的所有学生一幅数字与图形相对应的图案。第一大组的每个学生分别都拿到图形一,第二大组的每个学生拿到是图形二。学生记忆一一对应的数字与图形,3分钟后,教师将图案收走。然后教师说出数字,让学生画出他记忆的图形,以检测学生的记忆成果。
  其实,两幅图中一一对应的数字与图形是相同的,只是图形摆放的形式不同罢了。游戏结果和我预想的一样:记忆图形一的学生写下的记忆结果的错误率明显高于记忆图形二的学生。通过这个微课堂活动,学生很明确的体悟到,在游戏中如果能够找出图形规律,就能达到快速有效的记忆;在高三一年的高考备考中同样如此,找到各个学科知识的规律,将庞杂的知识网络化记忆、系统化习得,一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创新”引领学生进步,帮助学生树立必胜的信心
  在一次考试结束后,我引导学生做了第二次微课堂活动。我发给每个小组四张白纸,让学生将手中的一张白纸撕成尽可能大的圆圈,最好能大到能容纳小组的所有成员,圆圈最大者小组获胜。有些同学在听完我的要求后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正是这种“不可能”的心理定式,会在这些同学的心理引发这样或那样的波动,有时可能会想到放弃,有时会想到得过且过。但我也看到很多同学在“取胜”与“拼搏”的心理促使下在积极地思考,然后把自己思考的方法作用于实践。其实,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将一张纸撕成一个大的闭合型圆圈,关键看学生能否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应对方法。而且每个小组分得的四张白纸意味着可以有四次机会。当方法确定后,学生可以用余下的纸做更加细致地操作,达到完美的展现。
  (三)“共享”指导学生合作,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学生经历高三阶段学习一段时间后,有些人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复习内容量很大,自己的时间好像不够用;对于一些知识,自己可能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学会、吃透。所以,此时我在班级中引导学生发挥“小先生”的作用。我引导学生每周和同伴分享自己学习或生活中的一个小的具体的方法,此方法一定要具有可行性,尽可能帮到更多的同学,使大家和你一起提高。
  于是,每周利用班会课或者自习课等时间,学生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小方法。他们有时分享自己总结出的一个小口诀,有时分享自己做某一个小题时的做题过程,有时总结出一个小专题复习的知识点,有时分享一个舒缓压力的小方法等等……“小先生”站在讲台前因为能把自己的方法讲给大家而感到一种小自豪,同伴们因为“小先生”的讲授很受用而频频点头,给予赞许的微笑。大家都因为在这个课堂活动中有自己的收获而享受其中。
  这三次活动的主题分别为循规、创新、共享。我想,思维可以指导人们的行动,同时也约束人们的行为。我希望,学生能够在我创建的良好的课堂文化中不断得到成长与提升。我引导学生,当面对问题的时候,要想成功地解决,我们不能急躁,要静心思考,制定最佳方案;找寻规律时,还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敢于超越自己的思维,超越自我。只有肯拼,才能成功;只有树立信心,才能不断提高;在选择最优策略、制定最佳方案后,我们更要细致操作,多实践,多练习。
  总之,我做的微课堂活动虽然小,但并不“小气”。相反,它像一缕清风,让学生荡漾其中,又像一泓清泉,缓缓地流入每个学生的心田,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为学生素养的提升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张一山.语文“微课”内涵、类型和使用模型[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4(6).
  [2]谢小东.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微课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J].课堂内外,2013(9).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浮云在平静的小湖里打量着自己有些单调的身影,湖里也只有三两只鸭子在几竿残荷的枯茎中穿梭。小湖最落寞的便是秋冬季节,只怪那时“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如果有荷,小湖便多了几番风韵,浮云的倒影也不会如此孤单冷清了。  想那时一声春雷,一场春雨,江南的湖泊、池塘都渐渐舒展开身子,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世界:湖堤上的草什么时候发芽了?围埂上的烟柳什么时候吐绿了?更奇怪的是谁将一支毛笔插在水中?笔尖的
从小我就深深地体会过“有分才有享”。  记得我们家住在职工宿舍那会儿,大院里有好多小孩子,每天傍晚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我们就像脱了缰的小马,一大群在院里飞奔、“厮杀”。你拿块蛋糕,他拿个苹果,嘴里还叼个棒棒糖。没有拿着吃食的或不喜欢自己的东西的,就特羡慕别人手中的美味,有时甚至馋涎欲滴。  有一次放学回家,我放下书包,从冰箱里拿出一包舅舅从外地带回来的新鲜水果——杨梅,跑出来津津有味地站在伙伴们中间
【中考原题】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题目二: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快乐/忧伤)  要求:(1)若选题目二,请先从“快乐”、“忧伤”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思路点拨】  2014年长沙市的这道选题作文,一如往年般光彩
闲翻《孟子》,觉得孟子的文章篇篇都像杂文,如投枪匕首,似针砭药石,孟子就是个不世出的杂文家。他的思想、语言、学识、见地,都是我等难以望其项背的;他的尖锐、勇敢、泼辣、犀利,也是我等难以企及的。一个杂文家要想写出点像样的东西,不妨学学孟子,仿效借鉴,苦心揣摩,必将受益无穷。  首先要学孟子的正义感。一些杂文家老觉得自己的东西写不好是技巧问题,其实很多情况下是正义感缺失所致。孟子让人震撼,是因为他的正
第一次说爱你,是在一个特殊的节日里。或许我的第一次于你来说太微不足道,又或许是我的胆小、我的羞涩让你不重视,又或许你根本听不清我所说的。你那毫不在意的表情,让我看不到你心中的一丝波澜。  那天,你因那个特殊的节日不用上班,我因节日所在的那天不用上学。你却像上班似的忙这忙那,我如同上学一般做这做那。我与你,像两个毫不相干的人一样,各自忙着各自的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你的一声低呼唤醒了我。我与你
请记住一段话:  沉默,不代表自己没话说;  离开,不代表自己很潇洒;  快乐,不代表自己没伤心;  幸福,不代表自己没痛过。  ———题记  友情的世界里,没有偶然,也没有必然,但是,这四个孩子却相遇了,遇到了就分不开了……在这些日子里,她们哭过、笑过、痛过、泪流过,但是都熬过来了。  相遇  告别了相处六年的母校与六年的同学,颜夕来到了马路镇中学。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却没有一个熟悉的背影,她绝望
【常见失误】  话题作文是中考作文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由于它具有“提示明确、内容自定、文体不限、标题自拟”的四大优势,写作难度相对较小。也正因为难度不大,导致写出来的文章容易出现失误。对广大考生而言,要尽量避免以下三类失误:  失误一:套用话题当作标题。从中考评卷情况来看,标题上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大部分考生只是简单将话题转换一下,有些考生甚至将话题作文视为命题作文,直接套用话题作标题。如山东聊城
清风明月,阳春白雪,诗歌是我们的先人留給我们的宝贵遗产。在忙忙碌碌、充满喧嚣的今天,不妨静下心来,坐在充满纸墨芬芳的书房中,泡一杯淡淡的绿茶,分享诗情画意!  读唐诗,你便在重重山峦间望见了那一袭白衣的李白。听!他在吟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又听见他在回忆蜀道之难,他伤怀又略带骄傲地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
【有言在先】  一个漫长的暑假已过去,迎来的是一个美好的秋天。在这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季节里,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已经踏上了新的征程。在过去的旅途中,无论你是否拥有过欢笑,拥有过阳光,这都已成为永远的记忆,加上一把锁将它封闭起来吧!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切都是新的,你感受到了吗?新的希望正在我们心中孕育……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新学期的目标你确定了吗?  【新题展示】  告别了炎热喧闹的夏季,迎来了凉爽静
一抹残阳在遮掩的窗帘后划过天际,在他身上,闪烁着无边的暮霭勾勒不出的光彩……生命是如此脆弱!  ——题记  那天,离中考仅有30天的时间,我们在三楼报告厅听完南师大赵凯博士的励志讲座后,满怀激情地走进教室,开始了与南师大心理学硕士研究生面对面的交流。他则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或许是在意他在场无法让我们放开提问,他静静地走出了教室,嘈杂与哄闹中夹杂着他沧桑的咳嗽声。许久之后,他匆匆地走进教室,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