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后进生要比一般学生更难教育,其原因是后进生自认为自己是差生,对老师心存戒备,不愿意接受教育。因此,要教育好后进生关键是撬开他们的心灵大门。笔者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摸索出了“沟通”“铁哥们敲门”“顺水推舟”等多种有效渠道,一次次走进了后进生的内心世界,解决了一件件教育难题。
关键词:后进生;内心世界;铁哥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优等生和后进生同样具有一个宏大的内心世界。不同的是,优等生之所以成为优等生,是因为他愿意敞开内心世界的大门,乐意接受教育;而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是因为他紧闭心灵之门,心存戒备。魏书生说过,“走进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里得到答案。”可见,只要走进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就能解读后进生的心理,实现针对性教育。如何才能走进后进生的内心世界?笔者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摸索出以下三种有效的渠道。
一、让铁哥们去敲开后进生的心灵之门
后进生的形成因素有很多,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但他们普通存在一种心理现象:认为自己是父母眼中的坏孩子,是老师心中的坏学生,对父母、老师心存戒备。自己有困难不愿意告诉父母,自己有心事不愿意向老师吐露。但这些后进生也有自己的铁哥们,这就给教师了解后进生留了一个突破口。我们何不也让铁哥们去敲开后进生的心灵之门?
有一次,笔者班的调皮大王陈某的脸被打得青一块、黑一块,无论父母老师怎么盘问都不开口,甚是令人担忧。在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忽然想起他的铁哥们吴某。笔者向吴某说明此事的危害之大,说服他去探明缘由。果真,不费吹灰之力就得知是陈某偷了别人的东西,放学的路上被人家围打。总算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突破口。可见,当我们无法走进后进生的内心世界时,可让他的铁哥们去敲开他的心灵之门。
二、通过沟通走进后进生的内心世界
沟通是老师与学生心灵之间的桥梁。后进生常犯错误,教师若一味批评指责,虽然后进生表面承认错误,却引发了他们的忌恨心理,欲速则不达,治标不治本。若能在批评指正前先沟通,了解犯错的原因,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进生的内心之门更能向教师敞开,乐意接受心靈的洗礼。正如一则寓言所说,“太阳比风能更快脱下行人的外衣”。沟通正如暖阳,批评正如冷风,沟通之暖比批评之冷,治后进生之病更见长效。
譬如,有一天,陈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了平日里不认真听课的梁同学又趴在桌子上睡觉,拉起来便批评,之后才发现梁同学脸色苍白,原来是感冒了。若老师先问清楚再批评,怎会酿成这一后果?沟通能避免教育失误,只有沟通才能更好了解后进生的生活、心理,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三、顺水推舟,成为后进生的铁哥们
校园生活中,后进生直呼教师姓名的情况时有发生,他们愚弄教师,嫉恨教师。如果教师以牙还牙,更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矛盾;若视而不见,他们便会肆无忌惮,恶习继续蔓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愚弄自己,而怀恨他们,放弃教育。教育是老师的天职,要把他们从错误的边沿拉回来,把教育中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例如,当遇到后进生直呼我的姓名时,我可以选择顺水推舟,淡定地说:“朋友才能直呼姓名,你想成为我的好朋友?那就叫我仲哥吧。”此时,我的宽宏大度往往会令他们感到愧疚,从而拉近了距离。
与学生拉近距离后,他们自会信任你,会将心底的话说给你听。我们来看下面一个例子,这位教师的处理方式就很恰当。一个无心向学的学生对教师说:“我喜欢月冰同学,你能安排我坐在她的旁边吗?”学生能对教师说出如此深藏在心底的话,是对教师极大的信任。爱一个人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他还是个学生,但想扼杀一个人的爱情谈何容易?扼杀不了,倒不如顺个人情,把这种感情控制在萌芽之中,不让它成长壮大。教师深情地说:“她是个好女孩,为什么只要坐在她旁边?要坐也可以。”他表现出无比惊喜,对老师这个铁哥们更是感恩有加。转而,老师严肃地说:“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因为你现在还是学生,你跟她坐在一起,不得骚扰她,更重要的是,你要努力学习,争取进步,赢得她的芳心。”后来这位同学信守诺言,还考上了麻章区一中。
从例子中可以得知,正是凭教师与后进生铁哥们的关系,才能一次次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一次次成功地排解了他们的心结。
参考文献:
[1]宋运来.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关键词:后进生;内心世界;铁哥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优等生和后进生同样具有一个宏大的内心世界。不同的是,优等生之所以成为优等生,是因为他愿意敞开内心世界的大门,乐意接受教育;而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是因为他紧闭心灵之门,心存戒备。魏书生说过,“走进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里得到答案。”可见,只要走进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就能解读后进生的心理,实现针对性教育。如何才能走进后进生的内心世界?笔者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摸索出以下三种有效的渠道。
一、让铁哥们去敲开后进生的心灵之门
后进生的形成因素有很多,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但他们普通存在一种心理现象:认为自己是父母眼中的坏孩子,是老师心中的坏学生,对父母、老师心存戒备。自己有困难不愿意告诉父母,自己有心事不愿意向老师吐露。但这些后进生也有自己的铁哥们,这就给教师了解后进生留了一个突破口。我们何不也让铁哥们去敲开后进生的心灵之门?
有一次,笔者班的调皮大王陈某的脸被打得青一块、黑一块,无论父母老师怎么盘问都不开口,甚是令人担忧。在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忽然想起他的铁哥们吴某。笔者向吴某说明此事的危害之大,说服他去探明缘由。果真,不费吹灰之力就得知是陈某偷了别人的东西,放学的路上被人家围打。总算找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突破口。可见,当我们无法走进后进生的内心世界时,可让他的铁哥们去敲开他的心灵之门。
二、通过沟通走进后进生的内心世界
沟通是老师与学生心灵之间的桥梁。后进生常犯错误,教师若一味批评指责,虽然后进生表面承认错误,却引发了他们的忌恨心理,欲速则不达,治标不治本。若能在批评指正前先沟通,了解犯错的原因,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进生的内心之门更能向教师敞开,乐意接受心靈的洗礼。正如一则寓言所说,“太阳比风能更快脱下行人的外衣”。沟通正如暖阳,批评正如冷风,沟通之暖比批评之冷,治后进生之病更见长效。
譬如,有一天,陈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了平日里不认真听课的梁同学又趴在桌子上睡觉,拉起来便批评,之后才发现梁同学脸色苍白,原来是感冒了。若老师先问清楚再批评,怎会酿成这一后果?沟通能避免教育失误,只有沟通才能更好了解后进生的生活、心理,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三、顺水推舟,成为后进生的铁哥们
校园生活中,后进生直呼教师姓名的情况时有发生,他们愚弄教师,嫉恨教师。如果教师以牙还牙,更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矛盾;若视而不见,他们便会肆无忌惮,恶习继续蔓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愚弄自己,而怀恨他们,放弃教育。教育是老师的天职,要把他们从错误的边沿拉回来,把教育中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例如,当遇到后进生直呼我的姓名时,我可以选择顺水推舟,淡定地说:“朋友才能直呼姓名,你想成为我的好朋友?那就叫我仲哥吧。”此时,我的宽宏大度往往会令他们感到愧疚,从而拉近了距离。
与学生拉近距离后,他们自会信任你,会将心底的话说给你听。我们来看下面一个例子,这位教师的处理方式就很恰当。一个无心向学的学生对教师说:“我喜欢月冰同学,你能安排我坐在她的旁边吗?”学生能对教师说出如此深藏在心底的话,是对教师极大的信任。爱一个人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他还是个学生,但想扼杀一个人的爱情谈何容易?扼杀不了,倒不如顺个人情,把这种感情控制在萌芽之中,不让它成长壮大。教师深情地说:“她是个好女孩,为什么只要坐在她旁边?要坐也可以。”他表现出无比惊喜,对老师这个铁哥们更是感恩有加。转而,老师严肃地说:“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因为你现在还是学生,你跟她坐在一起,不得骚扰她,更重要的是,你要努力学习,争取进步,赢得她的芳心。”后来这位同学信守诺言,还考上了麻章区一中。
从例子中可以得知,正是凭教师与后进生铁哥们的关系,才能一次次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一次次成功地排解了他们的心结。
参考文献:
[1]宋运来.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