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如何开展班级阅读活动进行了研究,相信孩子们会在阅读的快车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做个快乐的“小书虫”!
关键词:阅读机制;主题阅读;以读促写
一个书香充盈的学校必然是一所美丽的学校,而一个书香充盈的班级也必定是一个最具有凝聚力的班级!
本学年伊始,在学校海量阅读课题的强大推动下,我决定在班级里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孩子们爱上读书,以读书来扩大孩子的视野,以读书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通过书籍的力量来改变孩子对周围事物的认知,通过书籍来引导孩子们度过快乐的童年生活。
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我为我们班的读书活动定名为“我是快乐小书虫”,希望孩子们如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在一本本优秀的书籍中采撷知识的甘露。
一、建立完善的班级阅读机制
1.开设班级图书角:图书角里的图书是学生自己带来的,但为了激励大家的捐书热情,我制定了相关的措施:根据孩子捐书的数量和质量,分别给孩子们的借阅卡定为“会员卡”“银卡”“金卡”“白金卡”,再和班级的量化管理积分结合起来,保证每个同学都有书看,只是根据借阅卡的等级决定借阅时间的长短和能否带回家去读。等图书角的工作完善以后,规定每个孩子每周可以借一到两本书,周二或周五归还。以确保孩子的读书时间和成效。
2.建立班级读书小组。读书小组的成员要每周进行一次小型“读书交流”活动,再推选优秀的书目,每周最少一次小组活动,活动地点和形式有小组成员商定。在平时的读书活动中,可以互相商讨,互相督促,以期取得“优秀读书小组”的荣誉。“优秀读书小组”的评选方法根据阅读数目的多少、各小组读后感的篇数和质量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性为依据。一段时间的尝试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已经显而易见了,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孩子之间的合作意识,可谓是“一举多得”!
3.阅读接力赛。每位同学可以从班级图书角里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读完后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好推荐语,夹在书中,把书传给下一位同学来看,如果自己的推荐语非常精彩,吸引了更多的同学来看,还可以获得积分奖励。
4.每月班内推荐一本大家共读的图书,定于周五为读书交流日,让孩子畅谈读书的收获,分享彼此的感受。在好书推荐活动的影响下全班共读《水浒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王尔德童话》等。经过一学年的阅读,全班共读书目达到十几本。
5.评选“阅读天使——最快乐的小书虫”。在班级里读书认真、读书成果显著的孩子将根据阅读积分优先被评为“阅读天使”。
二、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在班级阅读机制的激励下,本学期以鲁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例,我们开展了主题阅读活动,具体制定读书主题,让孩子们有针对性地读书。具体主题如下:
主题一:诚信、感恩。结合第二单元主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讲诚信,会感恩。
主题二:走进童话世界,感受绚烂童年。 结合第三单元童话主题,以阅读童话故事为主,同时与写作相结合。孩子们续编童话故事,并改编、丰富了《去年的树》一文的提示语,让文章更生动有趣,同时制作了《王尔德童话》《葉圣陶童话》的读书小报。
主题三:我敬佩的海伦.凯勒。结合第四单元生命主题,全班孩子共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成功开展了读书会并制作了读书小报。
主题四:中华魂——英雄人物。结合第五单元主题,搜集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并阅读《小兵张嘎》等英雄故事。
主题五:“诗”情画意。 以阅读古诗词为主,并进行古诗的阅读积累。
主题六:四大名著伴我成长。 结合本学期四年级级部海量阅读专题——《读水浒 学成语》和《读红楼 学成语》,激励孩子阅读名著,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重点阅读其中的片段。
主题七:我和父母共读一本书。借助班级读书群让家长参与到班级读书活动中来,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并进行亲子共读一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孩子读书的积极性。
主题八:我有话说。读说结合,让孩子对自己的读书活动进行一次展示,既让我们看到孩子们在读书中的收获,又让孩子们达到了知识共享的效果。
三、阅读之花结硕果
1.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根据主题阅读制作读书小报,同时小组内开展流动日记活动,组长调控每周的时间安排,更意外的是受孩子阅读热情的影响,家长也会在日记旁留下自己的感受。这种活动形式既丰富了阅读又增进了亲子之情,孩子与家长乐此不疲。
2.班级发行个人作文集。伴着书香成长的孩子,我们班有细心的家长将孩子入学以来的所有作品整理、制作成充满个性的作文集,在班级里学习交流。这样的作文集里,不仅有自己的读书感受,还有平时练笔的得意之作。以一带十,孩子们就这样向榜样学习,随着作文集数量的增加,孩子们会在班级里互相交换作品,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3.阅读好习惯记录、展示。我们在班里分别开展了一周阅读好习惯、30天阅读好习惯以及60天阅读好习惯的养成,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用PPT及时记录每天的阅读内容和时间,活动时间结束后,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在班里分享交流,自豪之情难以形容。
4.充分利用班级读书展示区,每周有固定的孩子负责选出并张贴优秀作品,内容为孩子们读书的收获或是优秀习作,拓展阅读活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看到孩子们如此爱阅读,我由衷的高兴,我相信孩子们会在这辆阅读的快车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做个快乐的“小书虫”!
参考文献:
[1]韩兴娥著.《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江西人民出版社.
[2]岳乃红著.《班级读书会AB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薛瑞萍著.《我们班的阅读日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阅读机制;主题阅读;以读促写
一个书香充盈的学校必然是一所美丽的学校,而一个书香充盈的班级也必定是一个最具有凝聚力的班级!
本学年伊始,在学校海量阅读课题的强大推动下,我决定在班级里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孩子们爱上读书,以读书来扩大孩子的视野,以读书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通过书籍的力量来改变孩子对周围事物的认知,通过书籍来引导孩子们度过快乐的童年生活。
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我为我们班的读书活动定名为“我是快乐小书虫”,希望孩子们如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在一本本优秀的书籍中采撷知识的甘露。
一、建立完善的班级阅读机制
1.开设班级图书角:图书角里的图书是学生自己带来的,但为了激励大家的捐书热情,我制定了相关的措施:根据孩子捐书的数量和质量,分别给孩子们的借阅卡定为“会员卡”“银卡”“金卡”“白金卡”,再和班级的量化管理积分结合起来,保证每个同学都有书看,只是根据借阅卡的等级决定借阅时间的长短和能否带回家去读。等图书角的工作完善以后,规定每个孩子每周可以借一到两本书,周二或周五归还。以确保孩子的读书时间和成效。
2.建立班级读书小组。读书小组的成员要每周进行一次小型“读书交流”活动,再推选优秀的书目,每周最少一次小组活动,活动地点和形式有小组成员商定。在平时的读书活动中,可以互相商讨,互相督促,以期取得“优秀读书小组”的荣誉。“优秀读书小组”的评选方法根据阅读数目的多少、各小组读后感的篇数和质量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性为依据。一段时间的尝试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已经显而易见了,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孩子之间的合作意识,可谓是“一举多得”!
3.阅读接力赛。每位同学可以从班级图书角里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读完后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好推荐语,夹在书中,把书传给下一位同学来看,如果自己的推荐语非常精彩,吸引了更多的同学来看,还可以获得积分奖励。
4.每月班内推荐一本大家共读的图书,定于周五为读书交流日,让孩子畅谈读书的收获,分享彼此的感受。在好书推荐活动的影响下全班共读《水浒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王尔德童话》等。经过一学年的阅读,全班共读书目达到十几本。
5.评选“阅读天使——最快乐的小书虫”。在班级里读书认真、读书成果显著的孩子将根据阅读积分优先被评为“阅读天使”。
二、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在班级阅读机制的激励下,本学期以鲁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例,我们开展了主题阅读活动,具体制定读书主题,让孩子们有针对性地读书。具体主题如下:
主题一:诚信、感恩。结合第二单元主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讲诚信,会感恩。
主题二:走进童话世界,感受绚烂童年。 结合第三单元童话主题,以阅读童话故事为主,同时与写作相结合。孩子们续编童话故事,并改编、丰富了《去年的树》一文的提示语,让文章更生动有趣,同时制作了《王尔德童话》《葉圣陶童话》的读书小报。
主题三:我敬佩的海伦.凯勒。结合第四单元生命主题,全班孩子共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成功开展了读书会并制作了读书小报。
主题四:中华魂——英雄人物。结合第五单元主题,搜集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并阅读《小兵张嘎》等英雄故事。
主题五:“诗”情画意。 以阅读古诗词为主,并进行古诗的阅读积累。
主题六:四大名著伴我成长。 结合本学期四年级级部海量阅读专题——《读水浒 学成语》和《读红楼 学成语》,激励孩子阅读名著,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重点阅读其中的片段。
主题七:我和父母共读一本书。借助班级读书群让家长参与到班级读书活动中来,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并进行亲子共读一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孩子读书的积极性。
主题八:我有话说。读说结合,让孩子对自己的读书活动进行一次展示,既让我们看到孩子们在读书中的收获,又让孩子们达到了知识共享的效果。
三、阅读之花结硕果
1.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根据主题阅读制作读书小报,同时小组内开展流动日记活动,组长调控每周的时间安排,更意外的是受孩子阅读热情的影响,家长也会在日记旁留下自己的感受。这种活动形式既丰富了阅读又增进了亲子之情,孩子与家长乐此不疲。
2.班级发行个人作文集。伴着书香成长的孩子,我们班有细心的家长将孩子入学以来的所有作品整理、制作成充满个性的作文集,在班级里学习交流。这样的作文集里,不仅有自己的读书感受,还有平时练笔的得意之作。以一带十,孩子们就这样向榜样学习,随着作文集数量的增加,孩子们会在班级里互相交换作品,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3.阅读好习惯记录、展示。我们在班里分别开展了一周阅读好习惯、30天阅读好习惯以及60天阅读好习惯的养成,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用PPT及时记录每天的阅读内容和时间,活动时间结束后,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在班里分享交流,自豪之情难以形容。
4.充分利用班级读书展示区,每周有固定的孩子负责选出并张贴优秀作品,内容为孩子们读书的收获或是优秀习作,拓展阅读活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看到孩子们如此爱阅读,我由衷的高兴,我相信孩子们会在这辆阅读的快车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做个快乐的“小书虫”!
参考文献:
[1]韩兴娥著.《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江西人民出版社.
[2]岳乃红著.《班级读书会AB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薛瑞萍著.《我们班的阅读日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