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力量介入对毒品犯罪形态认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jf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控制下交付与诱惑侦查均属于秘密力量介入下的侦查措施.控制下交付可分为有害的控制下交付与无害的控制下交付.对于采取了有害的控制下交付措施与采取了无害的控制下交付措施的案件,犯罪形态的认定结果应保持一致.对于实施“机会引诱”与“数量引诱”的毒品犯罪不能简单认定为既遂或未遂,需要结合行为人是否有犯意、是否有实行行为等实际情况进行统一考虑.当行为人的行为在形式上满足犯罪既遂条件之后,还需考虑秘密力量介入对犯罪形态的影响,如是否具有实质性的危害后果,管理秩序是否受到了现实的侵害.除此之外,秘密力量介入降低了犯罪中止的可能性,但仍可能存在犯罪中止.因此,有证据证实行为人存在中止行为的,应当认定为犯罪中止.
其他文献
“盛档”中与世博会有关的档案,证明了盛宣怀的眼界与襟怀,也证明了处于贫弱困境的旧中国即使挤进了世博会,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一次深深的刺痛。    中国是最早参加世博会的亚洲国家,比日本还早16年,而作为近代中国倾心倾力于现代化的实业家、洋务运动干将的盛宣怀,是否亲历了早期若干届世博会?这是学界颇感兴趣的课题,但一直没有材料证实,仅作猜想而已。最新披露的一批盛宣怀档案表明,这位工商界领袖没有错过历史机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保险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团体和个人利用保险手段来规避由于某些突发事件的产生给自己造成的经济损失。但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