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不可思议”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sh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重”是什么?很多人会说礼貌、平等、友好地讨论问题,理智地分享观点……没错,这些都是尊重。事实上,我们内心都有一条并不公开的底线——如果遇见的事物超出了常理的认知,我们还会做到如上描述的气度吗?
  一位报社总监带着实习记者去被访对象家中采访,这是一位老画家,无儿无女,独自生活。他们进门的时候吃了一惊——屋子里散发着霉臭的味道;袜子与内衣随便堆放在一起,时不时蹿出几只蟑螂……
  他们几乎是在各种杂物中“开”出一条路来才走到沙发旁边的,为了可以坐得宽敞一些,只好自己动手把沙发上那些沾满颜料的画笔与调色板以及大堆的废纸团挪到地上。
  老画家却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很坦然地接受了采访。采访结束后,两人与他道别,他说:“谢谢你们来采访我,但是麻烦临走前把沙发上的那些东西复位,一会儿还要用的,怕找不到。”总监说好的,然后又把那些画笔、纸团一一摆放回原位。
  出门以后,实习记者十分不理解,愤怒地说:“那么乱的家,有什么可复位的?他都不会不好意思吗?”
  总监笑笑:“不必生气,因为也许他真的觉得那就是最合理的生活方式,我们看到的杂乱无章,在他眼里就是井然有序。”
  “没有人会愿意过这样可怕的生活!”实习记者依然愤愤不平。
  “我们不会这样生活,可他这样生活,我们也没有资格批判和敌视,因为他并没有依靠我们什么。他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与理念。未必正确,但须尊重。”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做到“尊重”,只是因为面对的事情实在超出了“常理”,颠覆了我们认可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与所受的教育背道而驰。
  然而冷静下来再思考,每个人都是自由存在的个体,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哪怕是公认的荒谬或诡异,只要不违背人类道德与法规,那么就无法抹杀其存在的意义。
  一位台湾学者写过一篇《日本地震教我们的事》。他在文章中总结了日本电视媒体在灾难来临时的冷静、客观与专业。所有拍摄的镜头都严格保证着一定距离,电视机前的民众几乎见不到血腥、死亡与声嘶力竭的号啕大哭。
  很多时候,尊重绝不是社交场合的礼节,而是来自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自然的平视,发自内心的平等对话,质朴而明确,不功利也不廉价。
  不歧视他人的处世态度,不干扰他人的生活状况,给予彼此独立的个人空间,并体谅对方以任何形式存在于这个社会,以平和的心态去接纳所有看似“不可思议”事物的存在。这才是真正处世的高贵与灵魂的优雅。
  (摘自《青年博览》)
其他文献
唐玄宗的開元盛世也是个歌舞盛世,就连马匹也有御用的舞马。当时宫中驯养了100匹舞马,专门用于表演歌舞,它们按照需要被分为几个部,以“某家骄,某家宠”一类的名字命名。这些马中的御用“文工团”,受到了很好的训练,对于所表演的曲目无不曲尽其妙,因此极受宠爱。玄宗命令给这些马“衣以文秀,络以金银”,就连马鬃和尾巴上也都杂以珠玉装饰。  舞马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和表演水准。几十个章回的歌舞大戏《倾盂乐》,它们奋
在阐述财务公开定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内部公开和对外公开这两种财务公开的基本形式,论述了财务公开可产生的社会效益.
这是一个初冬的清晨,我在贝尔格莱德老城。  这是座缓慢的城市,到处都能看到陷入沉思般的表情,在咖啡馆桌前客人的脸上,在书店收银柜台后的店员脸上,甚至在街道上等公车、在街角等街灯转换的行人的背影里。也许因为漫长的冬天已经到了,也许南联盟解体的噩梦对塞尔维亚来说就是被斩断了四肢的人,可以活着,但无法恢复健康。但是当我问路,喝咖啡,找换钱的地方时,仍能惊奇地发现,人们总是用不熟练的英语帮助我,或者用德语
荣德生,荣毅仁的父亲,中国著名实业家,享有“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美誉。  1946年4月25日,71岁高龄的荣德生和儿子、女婿一起外出。车行途中,窜出3个身穿军装的人拦住了汽车,挥舞着手枪和红色逮捕证大声宣布:“荣德生是经济汉奸,请他到淞沪警备司令部去一趟!”不由分说,硬把荣德生带走。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    儿子当即乘车赶到凇沪警备司令部,哪知二处处长毛森矢口否认有此事!荣德生被绑架,引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老年男性患者的疗效。方法95例CHF合并BPH老年男性按数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