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许多行业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建筑行业在包含在其中。但是在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许多特点,例如流动和变动性大、临时性强、人员组成复杂、交叉作业多、职业门槛低、手工作业多等。所以建筑行业的兴起引起了广大人们的关注,使得业内人士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更加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是建筑施工的重点问题,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如何加强和修改施工安全防范措施并减少安全事故,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便成了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建设大规模开展,工程承建单位本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把好工程建设质量关,争创省级、国家级优秀工程。安全、優质、高效的做好工程项目建设,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且对承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落实
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责任不明、奖罚不严、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力;班组检查、项目部检查、公司检查不能有机结合;工地的安全保障体系薄弱,项目经理只抓生产,不顾安全,更有甚者对上级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彻底整改。
2、施工人员忽视安全问题
很多建设工程单位现场施工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毫无自我保护意识,对施工现场的相关机械设备以及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随意摆放或是改装拆卸。有些工人在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进行高空作业时未佩戴安全带,或者根本就不扣紧安全带,如同虚设。
3、没有完善的施工质量监管
建筑施工管理中普遍存在干涉现场施工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工程的正常施工速度,同时还无法确保工程质量。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缺乏材料的管理。建筑施工中的设备及物料繁多,相应的管理难度较大。若不能及时及全面的对材料及设备进行管理及控制,势必造成材料质量及维修问题等。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通常需要对其进行现场检验及书面材料的形式方可判断材料质量的好坏。同时建筑工程的质检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并不能达到相关的质量检验标准,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评定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其次,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我国建筑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及训练,特别对于新技术不能及时的领会及应用,进而导致施工技术较低,加上施工经验不足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及质量。
二、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1、落实建立完善安全制度
安全制度包括: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检查两个方面,建立安全体系至关重要,工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第一负责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了安全体系之后各个部门要适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补救。并且还要注意检查的时候要仔细、认真。
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
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训。现在由于经济的发展,建筑项目大量增多,对劳动力大量缺乏,建筑企业应该制定和建立完备的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大力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知识的教育,安排专职人员把好监督关,严格监管,以防那些没有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和资格证明的人员上岗。对于有从业资格证的工作人员,应该对他们进行基本的安全教育,并严格按照安全考核制度,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3、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要确保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就要努力提高监督管理力度,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解决,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首先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等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管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也要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对工程的重点位置和环节加强管理,及时发现隐藏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从而有效解决。建筑现场要配备专业的监管人员,全天候的进行巡视、检查,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要找到相关责任人,并要求其进行整改,努力提高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
4、做好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是保证施工现场全部安全生产工作合理实施的重要条件。首先要结合拟建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在对原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指导工程全部施工活动的施工组织设计。其次要对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施工,吊装施工,模板工程施工,基坑支护施工,脚手架与卸料平台施工,用电施工,井架物料提升机安装与拆除施工,外用电梯安装与拆卸施工,预防坍塌事故,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等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活动的施工组织设计。再次要根据项目施工的特点,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和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制定项目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明确人员,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定期进行演练。
5、材料质量管理工作
采购材料要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例如检验合格证、实验报告数据以及出厂合格证等,当材料进入入库阶段时要进行严格的复检工作,对于检查合格的材料允许进场,同时根据材料自身性能进行分类保管工作。比如哪些是大宗常用物品要分类、分库堆放,哪些是易燃易爆物品要专门存放,由专人负责,并配有严格的消防保护措施,如灭火器等等。对有防湿、防潮要求的物品要有防湿、防潮措施。同样要做好危险物品的领取登记工作,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这样才能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做好前期基础工作。详细检查机械设备的管理,桩机管理要重点检查机械的螺栓是否紧固,电气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自行走的桩机做好路面加固工作。
6、加大对安全设施的投入
在工作生产中,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建筑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的完善和落实安全制度。企业应该加大投入安全设施的力度,不能只一味的控制成本,却减少对安全防护的投入,企业必须严格落实各项费用,做到专款专用,在生产中也要杜绝使用假冒伪劣的防护产品。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工程造价部门也应该适当调整安全资费,适当增加对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
7、强化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措施
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脚手架严禁使用锈蚀弯曲有裂缝的金属杆件,着地部位必须硬化处理,与建筑物进行可靠连接,操作层必须满铺竹脚手板,整个脚手架外围或施工层用网罩封闭,防止高空坠物;所有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超高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所有预留洞口,用砼板盖防护,临边洞口、竖直井道、楼梯口必须架设栏杆围护装置,并安装照明设施;模板工程必须有牢固支撑,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爆模坍塌;安装使用的塔吊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合格报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塔机“十不吊”;做到施工用电安全;施工现场设立临时消防通道,配备消防器材,做到布局合理;注意气象预报,提前做好恶劣天气的防范工作,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合理安排现场施工生产。
三、结束语
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需要确保落实的工作,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如果只为了节省“小钱”,而造成人员伤亡就是因小失大了。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虽然有高回报,但同时也存在着高风险,只有准确运用高效适合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并采用全面的风险辨识手段,对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价和有效的控制,才能真正的做到降低风险,以至于消除风险,为民工的安全生产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秦国平.谈建筑施工安全精细化管理[J].山西建筑,2013,39(4):248-249.
[2]张文星.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建筑.2010(35).
[3]陈元权.试论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建设大规模开展,工程承建单位本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把好工程建设质量关,争创省级、国家级优秀工程。安全、優质、高效的做好工程项目建设,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且对承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落实
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责任不明、奖罚不严、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力;班组检查、项目部检查、公司检查不能有机结合;工地的安全保障体系薄弱,项目经理只抓生产,不顾安全,更有甚者对上级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彻底整改。
2、施工人员忽视安全问题
很多建设工程单位现场施工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毫无自我保护意识,对施工现场的相关机械设备以及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随意摆放或是改装拆卸。有些工人在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进行高空作业时未佩戴安全带,或者根本就不扣紧安全带,如同虚设。
3、没有完善的施工质量监管
建筑施工管理中普遍存在干涉现场施工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工程的正常施工速度,同时还无法确保工程质量。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缺乏材料的管理。建筑施工中的设备及物料繁多,相应的管理难度较大。若不能及时及全面的对材料及设备进行管理及控制,势必造成材料质量及维修问题等。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通常需要对其进行现场检验及书面材料的形式方可判断材料质量的好坏。同时建筑工程的质检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并不能达到相关的质量检验标准,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评定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其次,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我国建筑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及训练,特别对于新技术不能及时的领会及应用,进而导致施工技术较低,加上施工经验不足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及质量。
二、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1、落实建立完善安全制度
安全制度包括: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检查两个方面,建立安全体系至关重要,工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第一负责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了安全体系之后各个部门要适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补救。并且还要注意检查的时候要仔细、认真。
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
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训。现在由于经济的发展,建筑项目大量增多,对劳动力大量缺乏,建筑企业应该制定和建立完备的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大力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知识的教育,安排专职人员把好监督关,严格监管,以防那些没有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和资格证明的人员上岗。对于有从业资格证的工作人员,应该对他们进行基本的安全教育,并严格按照安全考核制度,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3、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要确保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就要努力提高监督管理力度,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解决,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首先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等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管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也要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对工程的重点位置和环节加强管理,及时发现隐藏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从而有效解决。建筑现场要配备专业的监管人员,全天候的进行巡视、检查,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要找到相关责任人,并要求其进行整改,努力提高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
4、做好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是保证施工现场全部安全生产工作合理实施的重要条件。首先要结合拟建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在对原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指导工程全部施工活动的施工组织设计。其次要对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施工,吊装施工,模板工程施工,基坑支护施工,脚手架与卸料平台施工,用电施工,井架物料提升机安装与拆除施工,外用电梯安装与拆卸施工,预防坍塌事故,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等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活动的施工组织设计。再次要根据项目施工的特点,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和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制定项目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明确人员,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定期进行演练。
5、材料质量管理工作
采购材料要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例如检验合格证、实验报告数据以及出厂合格证等,当材料进入入库阶段时要进行严格的复检工作,对于检查合格的材料允许进场,同时根据材料自身性能进行分类保管工作。比如哪些是大宗常用物品要分类、分库堆放,哪些是易燃易爆物品要专门存放,由专人负责,并配有严格的消防保护措施,如灭火器等等。对有防湿、防潮要求的物品要有防湿、防潮措施。同样要做好危险物品的领取登记工作,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这样才能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做好前期基础工作。详细检查机械设备的管理,桩机管理要重点检查机械的螺栓是否紧固,电气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自行走的桩机做好路面加固工作。
6、加大对安全设施的投入
在工作生产中,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建筑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的完善和落实安全制度。企业应该加大投入安全设施的力度,不能只一味的控制成本,却减少对安全防护的投入,企业必须严格落实各项费用,做到专款专用,在生产中也要杜绝使用假冒伪劣的防护产品。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工程造价部门也应该适当调整安全资费,适当增加对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
7、强化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措施
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脚手架严禁使用锈蚀弯曲有裂缝的金属杆件,着地部位必须硬化处理,与建筑物进行可靠连接,操作层必须满铺竹脚手板,整个脚手架外围或施工层用网罩封闭,防止高空坠物;所有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超高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所有预留洞口,用砼板盖防护,临边洞口、竖直井道、楼梯口必须架设栏杆围护装置,并安装照明设施;模板工程必须有牢固支撑,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爆模坍塌;安装使用的塔吊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合格报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塔机“十不吊”;做到施工用电安全;施工现场设立临时消防通道,配备消防器材,做到布局合理;注意气象预报,提前做好恶劣天气的防范工作,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合理安排现场施工生产。
三、结束语
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需要确保落实的工作,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如果只为了节省“小钱”,而造成人员伤亡就是因小失大了。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虽然有高回报,但同时也存在着高风险,只有准确运用高效适合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并采用全面的风险辨识手段,对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价和有效的控制,才能真正的做到降低风险,以至于消除风险,为民工的安全生产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秦国平.谈建筑施工安全精细化管理[J].山西建筑,2013,39(4):248-249.
[2]张文星.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建筑.2010(35).
[3]陈元权.试论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