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mz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阶段下,人们开始对食品的质量有更高的追求,而无公害农作物就是人们最理想的食物。无公害农作物主要是指没有受到任何农药的喷洒的无毒无害农作物,并且生长环境良好的农作物。也正是由于无公害农作物的产品质量较高,因此也受到了更多人的追捧。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无毒无害农作物都可以被称为是无公害农作物的,无公害农作物的认证是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的,审批合格后才能被称为无公害农作物。本文就针对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展开了研究分析,同时也对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一、无公害农作物的特点
  能够被称为无公害农作物,首先要保证作物生长环境良好,其次要确保其并未受到任何有害物质的污染,同时只有通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批鉴定,才能被投入市场进行售卖。根据无公害农作物的相关报道可以得知,无公害农作物是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的,并且确保各项指标都符合标准。在我国的农作物种植中,国家对农作物的基本要求就是无公害,也就是说即使是普通的农作物也应当做到无公害,在农作物中,无公害不是最好的,而是最基本的产物,有机食物才是最高级别、最优质的食物。
  无公害农作物并没有一套固定的概念,农作物中所包含的有害物质或者有害成分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具体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在农作物中某种物质含量过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以及污染,那么这个农作物就是有害的。简单来说,就是只有农作物中的有害物质量严格控制在标准规范的范围内时,才能够称之为无公害农作物。
  无公害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没有严格的规定,在任何生态环境中都能够长出无公害农作物,并不一定必须是无污染的干净的生态环境之中,只要生产的农作物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能够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并且能够通过有关部门的无公害鉴定审批,就可以认为是无公害农作物。并且,人们对无公害农作物的认知并不全面,很多人都认为野菜是真正的无公害食物,然而事实上,如果野菜的生长环境十分恶劣,污染十分严重,在野菜中就会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也就是说,生态环境的质量与无公害农作物的生产没有必然的联系,对无公害农作物的认证主要是通过相关部门的专业鉴定来完成的。
  无公害农作物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并不是说在偏远地区或者没有环境污染的村落中种植出来的都是无公害农作物,如果农作物当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超出了无公害的质量规定范围,就不能被称为是无公害农作物。
  二、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
  (一)无公害农作物的生产环境选择
  生产环境虽然不是无公害农作物的决定性条件,但优良的生产环境对无公害农作物的生长有着先决性作用。因此,在进行农作物的无公害培养工作时,必须要对生产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只有通过了相关人员的专业检测考量,才能够确定该生产环境是否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必须的条件,最后根据实际考察情况去定是否将该生态环境作为无公害农作物的培育场地。在对农作物生产环境进行选择时,首先应当避开周边有工业区企业等重污染存在的地区,避免其排出的废气、废水对农作物产生一定的危害。其次,应当尽可能的避免一些病虫害多发的地区;最后,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区不能对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因此,在选择生产环境时也应当尽可能的避免这些区域。
  在农作物培育过程中,培育人员应当确保生产场地的土壤狂物质含量达标、水分充足,同时要严格控制对农药的使用,尽可能多的使用农家肥以及生物农药。当农作物的生产场地只能选在主要交通干道附近时,培育人员应当首先确保农作物生产地距离污染源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一公里,其次,要对周围的水资源进行检测,确保水资源符合无公害农作物灌溉用水的标准。最后也要确保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只有从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才能确保农作物的无公害培育。
  (二)无公害农作物的播种过程
  当为无公害农作物选择好生产环境时,就可以开始进行播种工作。首先要选定播种的具体时间,对土地进行了选择之后,也应当对农作物的品种进行选择,选择抗旱抗涝的种植场地,以及产量高、并且抗虫、抗病能力较高的农作物种子进行培育。在播种过程中,培育人员使用专业的机械设备进行机械播种,首先要对机械设备进行调试,确保播种间距均匀。对于种子的播种深度、播种数量以及范围内的种子量,需要针对不同的农作物品种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育人员也可以采取人工播种和机械播种相结合的播种方式,在播种完成之后的种子上盖上1.5CM左右的细土,在进行土壤踩实,整个农作物播种过程就完成了。
  (三)无公害农作物的农田维护
  培育人员要在种子出苗之后对种子进行保苗水灌溉,,严格控制水量,保证水量不能超过幼苗的高度。培育人员在农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中,要定期处理农作物生长环境中的杂草,尽可能的采用人工物理或者机械的方式进行除草,尽量避免使用除草剂,确保田间农作物的良好生长,同时避免除草剂对土壤造成危害。并且当幼苗成长之后,需要对成熟的农作物开展保水工作,對于浇水的水量以及浇水的时间需要相关人员根据农作物土壤生长情况以及天气情况决定。培育人员在开展施肥工作时,,要根据农作物的长势来判断施肥的多少,要严格控制农作物的施肥量,避免过度施肥,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无公害农作物的生产工作主要是对农作物的生产过程提供了一个标准的生长空间。对影响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在无公害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不仅要确保作物的产量,同时也要确保农作物的质量,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无公害农作物产品。
  (作者单位:324407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模环乡事业综合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玉米的需求也在增加。种子和科学种植方法,促进玉米超高产,充分发挥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种植密度和土壤条件对玉米产
山西省吕梁市201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65.6亿元,同比增长4%,文水县作为重要的平川县半山区,光热资源非常丰富,农作物生长周期较长,整体雨水灌溉条件较好。但是,影响最为严重的就
碧蛾蜡蝉为害嫁接油茶春梢和夏梢,在江西一年发生一代,5月初孵化,以若虫、成虫为害,以卵越冬,混交林较纯林发生重。40%速扑杀乳油、40%杀扑磷乳油、80%敌敌畏乳油、50%吡虫啉可湿性粉
【摘要】 由于政府、出资者、经营者的各自利益诉求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会计需求,进而导致了对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差异,由此形成了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和经营者能力评价会计。  【关键词】 税务会计;财务会计;经营者能力评价会计    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由于参与企业利益分配主体的立场不同,必然会形成不同的会计确认和计量要求。参与企业利益分配的主体,按其利益诉求整体上可以分为三个主体:政府、出资者、经营者(含
马铃薯又称洋芋、山药、土豆,既是世界第4大粮食作物,又是营养丰富的蔬菜作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深受人们喜爱。马铃薯适应性广、栽培简单、产量高,有着
目前,我国总人口数位列世界第一,截止到2017年,我国总人口数量已高达13亿,因此粮食生产关乎到我国的国计民生。随着我国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饮食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人们在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