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不大,亲和自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qw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4月16日、17日我有幸参加了湟中县“和美课堂”教师培训观摩活动,亲眼目睹了吴正宪、华应龙、张齐华等七位全国数学专家的課堂教学,使我有一种焕然一新、醍醐灌顶的感觉 。几位大师的课堂以课本知识为依据,用“以学为主”为杠杆,教会孩子学习的正确方法、教会他们养成认真倾听和自信回应的习惯、培养学生不断质疑和探索的品质,而这些无一不让我们感觉到什么叫深度课堂、高效课堂。在课堂上他们还渗透了如何做人、如何认识世界的哲学思考萌芽。他们尊重学生,他们了解孩子,他们把课堂、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几位老师都是堪称全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楷模,但是从他们身上,却很难看出那种严肃刻板的感觉,尤其是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随和亲切、机智幽默,语言极富感染力,让我感觉到:“大师不大,亲和自然” 。
  两天時间的耳闻目睹,反思自己,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巧创情景是和美课堂的催化剂”
  1.趣味性:
  学生对故事、动画、自己熟悉的经历非常感兴趣。如:孙敬彬老师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华应龙老师的《国庆阅兵》片段。在教学中,能把数学知识编成故事或融入场景中制造动感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如:华应龙老师在教学中无时无刻都面带笑容,用自己的笑容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和台下的老师,带着学生从上课之初的拘谨、严肃、不敢笑到结束得开怀大笑。张启华老师语言犀利、精准到位。同时又朴实无华,鼓励性的语言变化多样,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原则性的只表扬不批评指正,他总是用通俗易懂的话及时指出孩子回答问题时的不足,又能巧妙的化解孩子的尴尬,免去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求知欲。
  2.生活性: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如孙敬彬老师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片段中设计的一家人分吃蛋糕、华应龙老师的《国庆阅兵》片段中设计的“51名女仪仗队员怎么排列?”“为了圣神的那一刻”等,都是把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真实易于理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美妙的。
  二、“实践操作是和美课堂的主要方式”
  “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听了就忘了,看了就记住了,做了就理解了”,这些话充分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学生都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和美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放手让学生去做,使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做。动手操作是他们思维的源泉和起点,通过动手操作,把活动中积累的经验,转变成丰富的表象,是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发展思维的有效手段。如:先把一元钱平均分成四份,再把两角又分成四份学习小数除法(吴正宪老师);折、涂分数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孙敬彬);画大小不同的三个圆进行圆的认识(张齐华)。
  三、“合作交流是和美课堂的有效途径”
  课堂交流是一种开放性的探索活动,他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决不替他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他讲。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在预设中生成,在动态生成中幻化出灵动的美。
  四、“探索创新是和美课堂的最佳境界”
  应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评价、鉴赏,取长补短,并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改进,提升自我。在课堂中要给学生留给足够的思维活动的空间,捕捉每个交流的机会,尽可能做到人尽其享,鼓励人人动脑想,开口说,互相提示、补充,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把那些宝贵的动态生成资源挖掘出来,在活动探索中,发挥创造性,进行自己建构,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开放地去探索,再发现,再创造。
  总之,一节数学课堂就要面向全体学生,“一个都不少”;就要关注学习过程,“在活动中学数学”;就要注重学用结合,因为“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就要着眼全面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信息是高校的重要资源,学生信息管理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高校的决策和学生的管理来说至关重要,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便捷的查询方式。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学生管理系统、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成为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的迫切需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B/S结构的学生管理及查询系统具有易于操作、客户机的软件安装简单以及便于维护等特点,能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
期刊
摘 要:通过对盐城市S镇农村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社会支持网络匮乏、交往的能力缺失,儿童普遍孤独。选取部分高孤独感留守儿童组成成长小组,通过具体的小组活动,采用沟通、鼓励、亲子活动等方法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问题进行小组介入,小组评估和后期跟进显示留守儿童与家长都对小组工作过程满意度较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现状明显得到改善。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小组工作  “留守儿童”一
期刊
1996年年仅20岁的雷洋文走上教育岗位,在常宁市一所偏僻的农村学校——塔山瑶族乡中学任教初中物理,这是他教育生涯的第一站,2003年9月调入常宁八中至今。二十多年来,他像农民忠实地守候着自己的园地,不断地播种、耕耘、收获。从“常宁市学科带头人”“衡阳市骨干教师”到“湖南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再到“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优秀教研员”,雷洋文感恩于自己与教育的每一次美丽遇见。  爱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期刊
我国群众文化源远流长,而且是最早产生的、最古老的文化艺术活动的基本形态,它几乎贯彻我国整个历史。为了表达人类的精神寄托和对理想的追求,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创造了狩猎舞、图腾崇拜、求神娱神、击石而舞、祭坛而舞等各种群众歌舞形式;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群众文化建设,即使在严酷的战争环境里,也从没放松群众文化建设,从1929年的《古田会议》到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党都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以
期刊
摘 要:从角色设定与行为中得出作品中主要人物自身的性格原型,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厘清文学作品中隐藏的人物关系。本文运用荣格原型理论中的“阿尼玛”与“阿尼姆斯”理论,可窥见李碧华小说《青蛇》中的青蛇实质上受“阿尼姆斯”人格统摄,从心理根源上印证她对白蛇的同性之爱、对许仙的错觉与对法海微妙的迷恋的合理性。  关键词:原型分析;阿尼姆斯;阿尼玛;人物关系;女性意识  一、 “阿尼玛”与“阿尼姆斯”理论总说 
期刊
摘 要:“创客”在2015年成为一个强势流行语,创客文化逐渐兴起。本文从文化视角分析了什么是创客、什么是创客文化和什么是创客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文化视角;创客;创客文化  上海文化出版社《咬文嚼字》刊物每年集合国内语言文字专家评选“年度十大流行语”。2015年十大流行语榜单上,“创客”位居第五名。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
期刊
摘 要:国产喜剧片《煎饼侠》与西方喜剧作品《堂吉诃德》都是具有喜剧精神的成功作品。二者都塑造了“荒诞英雄”的滑稽形象,除了博人一笑之外,作品都具有喜剧审美意蕴。本文將从喜剧特征说起,剖析两部作品共有的喜剧精神,并反观当下的国产喜剧片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喜剧特征;喜剧精神;喜剧片  一、从喜剧的基本特征——错位性说起  近年,国产喜剧片备受国人欢迎,票房数据不断刷出新高度。今年暑假,一部名为《煎
期刊
摘 要:儒家的启蒙经典《弟子规》,可以说是孔孟思想的根,也是中国文化的根,是伦理道德大全,蕴含无穷的教育智慧。是对孩子进行学习指导和人格修养的优秀启蒙读物,并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被广泛地在学校、企业等各个部门推广,被称为“做人之法”。  关键词:弟子规;意蕴;解读  一、何谓《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它是根据至圣先师孔
期刊
摘 要:莱辛在《野草在歌唱》中真实再现了殖民统治下南部非洲的社会图景,对白人群体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进行批判,并通过塑造黑人摩西完成了对殖民话语的颠覆。然而,作为白人殖民者后代的莱辛最终未能摆脱殖民话语的束缚。《野草在歌唱》对于殖民话语的批判、颠覆,但却最终受制于殖民话语。  关键词:批判;颠覆;束缚;野草在歌唱  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长篇处女作《野草在歌唱》(The Grass Is
期刊
摘 要:阿昌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考查了阿昌族宗教信仰的基本面貌以及主要活动形式,论述了保存相对完整的梁河地区阿昌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但因受外来宗教的影响,陇川地区的阿昌族出现了原始宗教残余与小乘佛教、道教相并存的格局。  关键词:阿昌族;原始宗教信仰;现状;融合  阿昌族是云南省境内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中约90%的人口居住于陇川县户撒、腊撒和梁河县的九保、曩宋等地。阿昌族因居住地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