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其预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zho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死亡的人数日渐增多,虽然自杀个体在大学生总体中比例很小,但这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了严重后果,对高校声誉和正常教学秩序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一、大学生自杀问题的严重性
  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我国有50名大学生自杀,1990—1994年的4年间广东一个省就有10名大学生自杀身亡[1]。2001年至2005年,我国共报道281名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209人死亡。《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蓝皮书调查显示,2005年,媒体报道的中国内地大学生自杀事件116起,分布在全国23个省份近100所高校[2]。在2007年的上半年时间里,北京高校学生自杀人数已接近2006年的总和。不仅如此,潜存的危机更让人担忧[3]。2004年,陈志霞等人对1010名大学生的自杀意识与自杀态度进行调查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表明大学生已成为有自杀倾向群体中的高危人群[4]。
  可见,如何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自杀行为,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大学生自杀的原因
  (一)内在心理因素。
  1.学习和就业压力大。随着当前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29.8%。同时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双向选择”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一些学生对找工作深感焦虑,感到前途渺茫,丧失信心,成为自杀的致命因素。
  2.心理与精神疾病。心理的矛盾和冲突过强,超出了主体的承载力,从而导致心理与生理机能的紊乱,进而发展成为心理与精神疾病。哈佛大学精神病研究者阿瑟·克莱因曼认为,年轻人缺乏应对困难的经验,容易患抑郁症并由此引发严重的心理危机。
  3.情感挫折。情感挫折是大学生自杀的又一重要原因。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恋爱失败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44.2%。初入大学的学生情感方面会出现思想不成熟、经验不足等问题,从而导致心理危机的产生。不仅在对待异性情感方面,甚至在与同性交往方面有的学生也同样会出现沟通、交往与相处等障碍。
  4.缺少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正确认识,缺乏对生命的热爱、尊崇之情。当面临挫折和困境时,大学生容易走极端,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摆脱困境。
  (二)外在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家庭教育背景的缺陷也是造成大学生自杀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社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的研究表明,中国有70%的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合格,这些不合格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年轻人承受挫折的能力差,适应能力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认识,遇到挫折可能采取极端的行为。
  2.社会环境。这主要包括媒体暗示、文化导向等方面。媒体对自杀事件的大肆报道与渲染也对学生自杀行为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如网络上曾出现的“自杀方式研究”等帖子转载率很高,这对有潜在自杀愿望的人,可起指南作用。
  3.学校环境。学校教育观念和体制的缺陷也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最重要的方面是生命教育的缺失。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竞争、创新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而忽视对学生人格、道德、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当他们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视时,他们对生命的漠视也就产生了。
  三、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
  (一)加强交流,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业难度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因此,在学习生活中,大学生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学校应该帮助大学生排忧解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提倡学生之间相互关心与沟通,引导学生善于向师生敞开心扉,主动与他人交流对人生与社会的认识,特别是遇到困难与困惑时,更要主动向师生寻求帮助。教师要热情帮助学生减轻思想和心理压力,使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安心学习,奋发向上。
  (二)进行挫折教育,提高挫折耐受力。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是预防大学生自杀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来看,一帆风顺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一些意志比较薄弱的大学生往往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情绪具有冲动性、爆发性和极端性等特点,遇到挫折时,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因此,引导学生在挫折面前保持理智,培养其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明确“光明前途与曲折道路”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困难和挫折的暂时性,强化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无畏勇气和坚定信念,是非常必要的。
  (三)强化生命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校应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进行“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识别心理危机,有效地自助、他助与求助,帮助大学生正确地对待生命。引导学生学一些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提高其生存境界;启发学生学会理解,懂得有时放弃自我控制才可以更好地控制自我,不懈的努力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四)加强心理干预,及时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创伤。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设有向大学生免费开放的心理辅导中心,学生们遇到诸如学习、交友、恋爱、疾病及生活中的挫折等引起的心理创伤时,可以到中心倾诉自己的苦闷。中心的教师可以对大学生在自身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引导和安慰,使他们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转化;帮助他们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杨惠琴,翟瑞.大学生中的自杀行为的内外因素分析.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2.
  [2]邓奎伟.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青年探索,2008,2.
  [3]曲志华.大学生自杀心理成因分析.科学教育,2008,09.
  [4]朱萌.大学生自杀心理分析与自杀预防策略.中国轻工教育,2008,1.
  [5]陆璐,姚本先.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因素分析及其干预.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6]严敏杰,杨虎.浅谈当代大学生自杀危机的预防与处理.北京教育·高教,2008,1.
  [7]刘金同,李莉.大学生心理发展及素质培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卵巢囊肿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妇科生殖器肿瘤疾病,好发于20岁到50岁之间的女性群体,多数的卵巢囊肿多为良性,然而也具有一定的病风险.卵巢囊肿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例如
期刊
本文研究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对睡眠节律紊乱小鼠的影响,尝试建立更接近人类及临床的睡眠障碍小鼠模型,初步探讨针刺四神聪穴对睡眠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四神聪穴治疗失眠及睡眠
目的:通过观察清肝益气降压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心率、血生化指标和高血压调控因子等因素的影响,探讨本方对血管重构的干预机制,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寻求有效治法和方药。方法:采用国际通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病理模型灌胃给药,观察本方的降压作用;检测ET、NO、AngⅡ等指标;通过对SHR肾常规切片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本方对SHR肾内小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运用免疫
动脉粥样硬化(AS)病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其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有效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是医学界的重大任务。目的:近年来,中药单体及复方防治动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在以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教育功能,调动学生的创造
摘 要: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独立地选择和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积极主动地获取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它要求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反馈。  关键词: 学生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为学生以后的自身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它是青年学生自我发展规律的需要;再次,它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下,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可谓高尚,却淡漠了教师劳动自身的快乐;教师是园丁,培育着祖国花朵的成长,却忽略了园丁的工作有永远不可修复的季节性和只能按照园丁的意愿来修剪花朵的强制性;人们还津津乐道地信奉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要有一桶水”的信条,却忽视了学生不是简单的承载容器的简单道理,也放弃了教学活动本身该具有的创造成分。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
研发税收优惠是我国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实践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估计方法检验R&D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
摘 要: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负载着新的时代使命,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无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是教育评价改革,都指向于学校教育要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探究学习就是这样一种科学教学的新方式。  关键词: 科学 探究性学习活动 类型 策略    一、科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类型    所谓探究性学习活动,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主动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探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