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掉期有效性衡量指标的运用

来源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ia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家爱德林顿1979年提出了一个期货掉期交易的有效性衡量指标.从那以后,这项指标在理论界被广泛用做比较衡量指标,即将不同的掉期比率和普通最小平方掉期比率进行对比.本文试图阐明这种对比的方法是不恰当的.爱德林顿的掉期有效性仅适用于衡量普通最小平方掉期比率算出的风险降低,不适用于其他的掉期比率.因此也不能做为一个标准尺度来衡量不同的掉期战略与普通最小平方法掉期战略之间的优劣.片面地强调这一法则的运用是不妥的.
其他文献
2005年全国理综卷生物选择题第3题是这样的: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检测这种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必须使用的酶是()
笔者所在学校使用北京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两年,教师们在摸索中授课,在授课中不断理解新教材理念,改进教学方式。笔者今年第一次使用此教材,在此就“应用实验法探究光对鼠妇(潮虫)分布
2007年10月23日,由上海金融学院发起并主办的第二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在沪举行。来自美国、法国、日本及国内著名专家和金融界高层,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面临
本文借助跨时均衡的分析框架,从动态的视角对经常账户失衡的产生根源、福利后果以及调节机制进行经济学意义上的诠释。本文认为,全球经常账户失衡是各国跨时均衡机制作用的结果
2006年是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革年,伴随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证券市场进入了后股权分置时代。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缺口很大,如何拓宽其筹集渠道、弥补这一缺口?本文从后股权分置时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