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淡闲适的世界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ka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汪曾祺的散文在教科书上屡见不鲜,作为京派的散文,汪曾祺的散文独具特色,散发着独特的气质。他的散文大多是追忆家乡,写作手法、写作技巧和意境布置都非常高超。在释读中通过精彩的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抵达精神的核心。在语言运用上别具匠心,细腻且真挚,给人视觉与感官上的冲击。本文主要对汪曾祺的散文作品進行解读,以期在解读中进一步了解他的散文。解读汪曾祺的散文也已成为我们探索他的世界的一条路径。
  【关键词】汪曾祺散文;语言艺术;解读;审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汪曾祺是为数不多的小说及散文都写得很好的作家,从他的第一本散文集《蒲桥集》出版后他的散文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汪曾祺谢世后人们对他的探索和研究更为深入。然而更多的人对汪曾祺的研究只停留在小说上,却忽略了他的散文。其实汪曾祺的散文造诣很高,释读他的散文,可从中窥见他的为人处世、性格态度等。汪曾祺的文本表述方式与实际的精神世界存在着勾连,这样的勾连同样值得我们瞩目。汪曾祺的散文藏着自由的灵魂,并漫溢出他的精神世界的信息。所以,在解读汪曾祺散文过程中,要从文本深入到作者的精神世界。这也成了另外一种探寻汪曾祺的途径。
  一、深刻地体现出还乡意识
  汪曾祺的散文种类有很多,其中最为特出的就是他对故乡的描述。他通过对故乡的描述,称赞生他养他的地方,把他孩提时的美好回忆都一一展现出来。例如在《花园》一文中,他就详细地追忆了孩童时各种各样的景物,在这片田地里度过的快乐而难忘的时光。“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就足以看出这片天地承载了太多作者的美好童年。在那里,作者品尝把根草的味道;活捉垂柳上的天牛;捕蝉、捕捉蜻蜓、螳螂、土蜂、蟋蟀;逗弄含羞草;聆听鸟叫声;为鸟儿的死亡哭泣;掐各式的花,闻不同的花香……这片花园承载着作者许许多多喜悦与快乐。直至作者晚年,也时常忆起这片花园。或许这片花园也感受着作者的喜怒哀乐,为他的开心而喜悦,为他的伤心而难过。
  这篇散文里作者通过描述大量的关于花园的事物,通过花草树木、鱼虫鸟兽以及作者与这些事物所发生的事情的描写,回忆着作者童年时期的快乐的或遗憾的事情。作者摒弃了巍峨的大山、壮丽的河流,选择平常生活中常见的、平凡的对象,通过巧妙的笔触把这些普通对象的活泼、可爱、生动呈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动植物的奇妙世界,并在这种简朴的生活中展现着清甜、自由、潇洒的气息。汪曾祺的散文流露出的人生态度是淡泊、超然而洒脱的。通过《花园》一文深刻地反映出了他浓厚的还乡意识。表达了汪曾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真诚,对平淡柔和的人生理想追求。
  二、散文用词“语词如花”
  “语词如花”最先是赫尔德林做出的比喻。花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心中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要做到“语词如花”,对一个作者的词语功底考验相当地大。汪曾祺也意识到语言在写作中的分量。他在很多的文章中都提到语言艺术的重要性。他曾说过:“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升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正因为他对于语言的谨慎和敏锐认识,使得他在散文中词语使用非常巧妙,如同绚烂的花朵开在最耀眼的枝头。汪曾祺的文字秘密,其实他在自己的《小说笔谈》里已总结过:语言上:“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结构上:“随便。”叙述和抒情:“在叙事中抒情,用抒情的笔触叙事。怎样表现倾向性?字里行间。”
  例如他的《葡萄月令》一文,写的是葡萄生长、成熟、收获的过程。但他用独特的语言把整个过程的趣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用孩童的口吻,多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力求每个句子都简单明了。但组合起来极富弹性和张力,层层紧扣,融会贯通,从而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他的笔触下,葡萄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一月,下大雪。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二月里刮春风。”“三月,葡萄上架。”这样的妙语连珠,使得散文尽显魅力,展示了作者对纯粹生命的追求及向往。
  三、“散而庄,淡而腴”的意蕴
  姜白石在读过陶渊明的文章后做出了“散而庄,淡而腴”的评价。这样的评价非常巧妙,既突出了他行为特色,也称赞了他的高尚品格。汪曾祺的散文与陶渊明的文章有很多相似之处,从精、气、神各个方面都追求的是平淡。却是淡中有味,值得咀嚼。看似散漫却蕴含本真。汪曾祺的这种“淡”,把他的人格气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散文中时常抱持着老年人的心境去审视世界,没有尖锐的语言、过激的情绪,一切都是淡淡的。他也曾说:“我觉得散文的情感要适当克制,感情过于洋溢,就像老年人写情书一样,自己有点不好意思。”节制成了他写作的宗旨。他在追忆沈从文老师的文章《沈从文先生在南联大》中就用了平时简单的语言来入文,却是简单之中有着深远的意蕴。这样的散文布局和写作正体现了他追求本真世界。
  汪曾祺的小说与散文都相当地出色,人们对于汪曾祺的探索大多停留在小说层面。其实解读汪曾祺的散文,可感受到他在写作过程中追求超然、淡泊的审美趣味。他的散文词语如花,散而庄,淡而腴。他的散文由日常生活生发到深刻的精神世界,反映出了京派散文的文化韵味。
  参考文献
  [1]刘琴.审美的两难困境——汪曾祺散文新论[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黄科安.“边缘化”与闲适之文──论汪曾祺散文的审美艺术[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8(3).
  [3]邓嗣明,朱家玮.典雅朴淡生香真色——汪曾祺散文的语言审美特质[J].写作(上旬刊),1999(3).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倡导体验式写作教学,让学生回归到生活,在生活体验中实现学生的心灵的碰撞,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确定主题”“交流体验”“评价体验”三个方面谈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模式;再从“创设体验情境”“主动参与生活”“在经典阅读中诱发体验”三个方面探讨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写作实施策略,揭示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
【摘要】父母的教诲、老师的教育是孩子成长中缺一不可的两大助力。然而现实生活中这两大力量往往很难得到很好的配合,甚至这两种力量在发挥作用时经常有矛盾与冲突出现。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老师是拥有专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人。  【关键词】沟通;协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3.5 【文献标识码】A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在中国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同样是“老师”,教育的对象
【摘要】杭州师范大学王崧舟教授说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仔细一想,教了这么多年语文,从字词到句式,再到篇章,方方面面还真没离开过这四点。我们备课中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这四点的直接诠释。其中最基础的莫过于语言的构建与运用。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
【摘要】高中语文是高中一项重要课程,也是继承我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有效办法和基本途径。随着时代的进步,高中语文教学也在发展进步,情感教育的融入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文就如何把情感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供可用者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教育;融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是加强我国传统文化学习,提高学生文字功底的一门基础
【摘要】写作是人类通过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思想情感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情感是文章的主体中心,是文章具有感染力的主要来源。名传千古的优秀之作往往是饱含深情,甚至令读者潸然泪下的作品。在中学语文作文练习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当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文章的主题意蕴得到升华,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关键词】语文写作;情感表达;真情实感;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语文作文实现个性化教学变得至关重要。如何实现中学作文个性化教学是现阶段语文教师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个性化作文的概念与特点,第二部分则重点研究了如何实现中学语文的个性化作文教学,希望本文能够给予相关教师、学者参考意见,提高中学生的作文创作水平,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慕课教学在提升中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方面的效果显著。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喜欢关注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的发展。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并借鉴同行优秀教学成果,进行初步探索,以作引玉之砖, 期待为如何利用慕课来提升中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进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慕课;文言文;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慕课教学介绍及现状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的在
【摘要】“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园丁把对花儿的爱蕴含于等待之中——守候花期,俯身丛中,浇水松土,精心呵护,于是这种等待收获了万紫千红,争奇斗艳;果农把对果树的爱浸透于等待之中,渴望成熟,穿梭林间,剪枝施肥,悉心照管,于是这种等待换来了满园飘香,果实累累。班主任们,让我们学会等待吧!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等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师范学校毕业以后,我怀揣美
【摘要】作文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衡量一个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准,所以语文教师对作文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语文作文的教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语文作文的教育问题一定要解决。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字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与今后发展中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如何让学生通过文字更有力地表达
【摘要】阅读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写作是检验学生阅读水平的核心,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因此在进行初中阅读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文章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学生写作能力;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从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在进行教学时,部分学